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海外行動
疫情催生各式詐騙 華僑華人需提高防騙免疫力
金旭
2021年06月25日10:41  來源:中國僑網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各式新型詐騙。

5月以來,涉疫苗詐騙案件的數量在美國、西班牙、德國、日本等國激增。除了以預約、收取“疫苗接種費”為借口,騙取民眾錢財的慣用伎倆外,借疫情大行其道的詐騙話術又出新花招。

民眾在一個由斗牛場臨時改建的疫苗接種中心裡接種新冠疫苗。來源:<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p  align=

民眾在一個由斗牛場臨時改建的疫苗接種中心裡接種新冠疫苗。來源:中新網

近日,一位新西蘭華人告訴記者,自己曾接到號稱是來自衛生部的電話,對方用標准普通話告訴她,因懷疑她在上海與病例有密切接觸,之后會有工作人員上門為她做新冠病毒檢測,然后將她送到隔離酒店進行隔離。

由於對方演技逼真,不僅能准確地說出她的中文姓名,甚至通話過程中還有話務中心打字說話的背景聲出現,一度讓她信以為真,極具迷惑性。

這位華人已經兩年沒有回國了,對通話內容很是驚訝。對方隨即表示該華人是被冒用了身份,在告知案件的檔案號碼后,讓她打電話給上海公安局備案並說明情況。

對方還“好心”表示,可以幫忙轉接到上海公安局,不停催促她趕緊“備案”后,再和家人商量。

幸運的是,這位華人察覺到對方的不對勁,立刻挂掉電話,讓騙子沒有可乘之機。

事實上,冒充中國駐外使領館、衛生部、公安、海關是詐騙分子的常用套路。

詐騙分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一開始便能直接叫出手機機主姓名,欺騙性非常強。在取得公民信任后,通過網絡電話改號軟件套用公共部門對外公布電話號碼,運用民眾心理設計驚悚騙局、迷人話術,誘騙當事人向指定賬戶匯入所謂“保証金”、“優先調查金”等。

一些不法分子還會偽造所謂“通緝令”、“逮捕令”,甚至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公檢法機構網站,以騙取信任。

中國駐奧克蘭總領館網站截圖

中國駐奧克蘭總領館網站截圖

提醒廣大華僑華人朋友,中國駐外使領館從來不會以電話方式通知海外華僑華人有涉及國內的案件需要處理,不會在通話時將電話轉接至國內外任何第三方,不會代表其他公共部門送達或通知當事人領取法律文書等公文、包裹,不會要求當事人通過轉賬等方式繳納費用、罰款或保証金等費用,更不會通過電話向任何人索要銀行卡號、賬戶號、護照號等個人隱私信息。

如果接到類似電話,請立即挂斷電話,再去這些機構的官方網站查詢,撥打他們的官方電話查詢。

除了常見的電信詐騙,旅游行業也是出現詐騙現象較多的領域。隨著新冠疫苗接種率的提高,消費者安排出行的意願明顯增強,其在線預定機票、酒店等行為又被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他們想要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消費者的信用卡或銀行賬號信息。

中國駐荷蘭大使館網站截圖

中國駐荷蘭大使館網站截圖

近日,假租車真詐騙的案件在美國激增,看似正規的租車網站實則暗藏玄機。當消費者在網上預訂車輛時,中途彈出的視窗將他們引導到虛設的第三方網站,以購買禮物卡的方式支付一筆訂金。

結果,合法租車業者由於根本沒有進行交易,不能為消費者走退款程序,更不可能租車給沒有預約的客人。很多人付了錢卻領不到車,損失嚴重,也隻能自認倒霉。

詐騙手法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僑胞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警惕、謹防上當,以下四點需牢記:

未知鏈接不點擊

陌生來電不輕信

個人信息不透漏

轉賬匯款多核實

(來源:中國新聞網、美國中文網、歐洲時報、中國駐奧克蘭總領館網站等)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