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黃仲咸:教育可以興邦
2021年06月07日10:25  來源:福僑世界總網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全省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之際,由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指導,福建省僑聯主辦,各設區市僑聯等協辦,聯合推出“追夢中華 學僑史 憶僑杰”專題宣傳。報道百名閩籍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代表(或事件)與祖(籍)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百年歷程,投身中華民族獨立解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展現敢拼會拼愛國愛鄉無私奉獻的華僑精神,進一步凝聚實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磅礡福建僑界力量。

 

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海外僑胞,秉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不忘祖國,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華民族血液,熱情支持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祖國人民將永遠銘記廣大海外僑胞的功績。

——2014年6月6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七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代表時的重要講話

 

從背井離鄉艱苦創業到成為富甲一方的商賈﹔從捐建家鄉仙都小學到面向全省老區山區的獎教助學﹔從用結余資金做公益到不斷變賣海外資產、傾家創辦基金會……黃仲咸先生以其艱辛的創業歷程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為世界華僑華人樹立一個光輝的典范,成為商界楷模、慈善豐碑。

黃仲咸(1920.1-2008.7.30),印尼籍華人,祖籍福建省南安市碼頭鎮仙都村。著名愛國華僑、企業家、銀行家、慈善家,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的創立人,“養金母雞下金蛋”捐助模式的首創者。他將一生積攢的億萬財富奉獻給祖籍國的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福利事業。

1

遠渡重洋 艱苦創業

黃仲咸先生

1920年,黃仲咸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市碼頭鎮仙都村一個貧農家庭,家裡兄妹8人,黃仲咸排行第三。因家貧,黃仲咸15歲即離鄉背井,南渡印尼謀生。

在印尼,他篳路藍縷,艱辛創業,從做農活、養豬、當水手開始。他經營過農場、組建過船隊,到后來,成立了銀行——大眾福利銀行。

在“千島之國”,黃仲咸能吃苦、敢打拼,“誠信為本”,抓准商機,穩扎穩打,涉足的行業涵蓋農業、航運業、紡織業、造紙業、銀行業、房地產等。他做一項,成功一項,尤其是銀行業,使他大有斬獲,最終成為印尼華人中首屈一指的富豪。

2

興學助醫 投身慈善

1959年,黃仲咸應邀回國參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目睹了新中國成立后祖國的巨變,也看到了家鄉落后的面貌。他慷慨解囊,在家鄉捐建仙都小學,開啟了在故土家園的公益之旅。

“要改變家鄉落后面貌,最根本的是要發展教育和衛生事業,首先要從改善辦學和就醫的條件著手。”

改革開放后,黃仲咸不斷捐獻巨資為南安多所學校、醫院等興建樓宇。他先后為南安近20所中小學捐建教學樓、科學樓、師生宿舍樓30多幢﹔為南安5所醫院捐建7幢門診大樓、病房大樓。此外,他還助建安溪一中、長汀“希望小學”、南安兒童樂園和婦幼保健院等8個工程。

有感於國弱民受欺,需得教育強國。1990年,黃仲咸創建“南安市黃仲咸教育基金會”,把公益慈善活動職業化,廣泛開展獎學獎教和助學活動。

3

傾盡家財 永續奉獻

黃仲咸先生應邀參加國慶五十周年慶典

為確保其公益事業能持續運作下去,黃仲咸不斷探索公益慈善運作模式。1990年,他開始從商界隱退,幾乎變賣掉海外所有資產,把資金帶回祖籍國內。1991年和1994年,他先后斥巨資在南安和廈門各建造一幢“必利達大廈”,並以物業出租的經營形式獲取收入,為公益活動提供穩固的資金保証。

2000年,黃仲咸回祖籍國定居,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他自喻為“落業歸根”。“落業歸根”與“落葉歸根”雖一字之別,但其愛國之情感人肺腑。

2004年黃仲咸將基金會升格為“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把公益慈善活動范圍擴大至全省老區、山區。

2005年2月,他和夫人戴子媛女士在廈門市公証處立下遺囑,將其在海外打拼近70年積攢的財產(時值5億多元人民幣)悉數贈予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

這份遺囑至今珍藏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內,遺囑中寫道:我們將名下的5萬多平方米的樓房(位於廈門和南安的兩座必利達大廈)、萬兩黃金、 800萬元存款以及60畝地皮悉數捐給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以實現本人資助經濟困難的高中生、資助教育文化、衛生福利等公益事業的夙願,所有房產不得銷售、抵押、轉讓等,我們的所有合法繼承人在我們逝世以后,均不得對上述業產主張任何權益,要求繼承或分割......基金會運用以上業產從事物業租賃和理財投資等經營,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收入,持續奉獻社會公益事業。

黃仲咸終於如願實現了基金會的“自我造血”。他把這一獨創的運營模式形象喻為“養金母雞下金蛋”。他對身邊的人說,“這是永久性的事業,要將這事業永遠做下去”。

4

節儉生活 關注民生

黃仲咸紀念館內的金母雞計劃展陳

和揮撒億萬家財做公益的氣概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黃仲咸個人生活卻十分儉朴,一件衣服穿舊了也舍不得換新的,腳上經常穿的是十幾塊錢的粗布鞋,手上戴的是幾毛錢的勞動手套。臥室狹小,夏天熱得滿身大汗也舍不得裝空調。出行輕車簡從,乘坐飛機都選經濟艙。

很多人不能理解一個億萬富翁,為什麼如此節儉?他說:個人擁有財產再多,也不一定有意義,能夠為國家、民族多辦點實事,才是人生價值的真正體現。

他的節儉也並非吝嗇,而是認為:這筆錢要是省下來,又可以救助多少個孩子上學了。

2005年,夫人戴子媛女士去世,黃仲咸隻舉行簡朴的告別儀式,不讓親朋好友送花圈。他把節省下來的資金在家鄉的中學捐建了一幢綜合樓和一幢宿舍樓,命名為“子媛樓”,用以紀念夫人。

幾十年來,黃仲咸和基金會獨資捐建和出資助建的學校、醫院、福利機構樓宇等有100多幢,卻沒有一座寫上自己的名字,而是以家鄉“仙都”之名,或泛稱“印華樓”、“繼志樓”﹔僅個別用他父親名字,或稱“念慈樓”,表達反哺之情。隻有在黃仲咸去世后這幾年,基金會在捐資翻建舊校舍時,才商請將部分建筑名稱更改為“仲咸樓”,以此來紀念和緬懷黃仲咸老先生。

5

薪火相承慈善花開

黃仲咸與部分受助學生在一起

2008年7月30日,黃仲咸辭世。他一生所獲的嘉獎不計其數,被譽為“南安陳嘉庚”。福建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其“樂育英才”金質獎章,兩次為其立碑嘉獎,授予“福建省榮譽公民”等稱號﹔國家教育部授予其“尊師重教、振興中華”獎牌……

2015年10月,黃仲咸教育基金會榮獲“2015中國消除貧困獎捐贈獎”,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了基金會理事長黃滌岩,以表彰基金會在精准扶貧方面做出的特殊貢獻。

截至2019年年底,黃仲咸和基金會公益捐資累計6億多元,為社會公益慈善事業作了大量積極的奉獻。

與此同時,黃仲咸“艱苦創業,愛國奉獻”崇高精神也深深扎根於廣大受獎助學生心中,並綻開朵朵美麗的愛心之花。

“對於您的幫助,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會奮發向上,爭取一次次的進步,我一定會以您為榜樣,做個有用的人,回報您的愛心,回報社會的關懷。”在黃仲咸紀念館內有兩面大大的展框,張貼著幾百封從全省各地寄來的感謝信,這只是先生收到的10多萬封感謝信中的一部分。

黃仲咸曾說,他最大的財富就是八閩大地學子寄來的10萬多封感謝信。

“他的全部生活就是愛國、愛鄉和公益。他跟我們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不管什麼人都要愛國。”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黃仲咸先生助理劉清影說。

“黃仲咸老先生是一個愛國愛鄉的楷模,為家鄉為中國的發展,傾其所有。他把自己畢生對於慈善的追求,變成千秋的偉業,留給后人,留給祖國。”原中國僑聯主席林兆樞說。

黃仲咸的精神深深地激勵著廣大受助學生熱愛祖國、勇於拼搏、樂於奉獻,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和工作,他的名字將永遠為人們所銘記。

(責編:王燕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