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一百一十八)
王耀生:土地裡的“生態守衛者”
2021年06月03日14:05  來源:中國僑聯

王耀生,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英才計劃”和“農科英才”。擔任中國僑聯青年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和國家機關僑聯第一屆委員會委員、農業農村部僑聯副秘書長。同時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工會委員、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2018年榮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

銳意進取 報效祖國

2008年,王耀生獲得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全額獎學金資助,前往哥本哈根大學植物與環境科學學院從事農業資源與環境領域的科研工作。讀博期間,他是實驗室裡每天走得最晚的那一個。雖然身體上會感到疲憊,但內心卻無比的踏實,因為他知道自己來這裡的目的是最大化地汲取知識,學有所成、報效祖國。他的努力獲得了認可,博士二年級時就獲得了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由於其博士期間突出的科研成果,2011年11月起王耀生獲得了國際水資源研究所和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后基金的資助從事了近四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曾經的高校教師的工作經歷使王耀生在做科研的同時也在學習丹麥高校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還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學教師資格認証。他希望吸收丹麥大學授課中的一些優秀經驗和教學模式,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思考形式碰撞出新的靈感火花,回國后能夠成為學生們高效、專業的教育者、指導者和引路人。

在丹麥學習和工作期間,王耀生曾擔任丹麥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學術部部長及哥本哈根大學負責人等職務,將自己的科研、生活和留學經驗與周圍的老師和同學們分享,服務於更多的留學人員。

留學丹麥近七年的時間裡,他一直牢記自己要學成歸國的誓言。面對哥本哈根大學“常任軌”的工作機會,他不忘初心,於2015年回到祖國,來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秉承對科研事業的熱愛與執著開展科研工作。

精准農業技術 助力農業現代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農業科技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中以前靠灌水、化肥和農藥等大量投入驅動的“粗放型”種植模式已經不符合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對生態和環境的不利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通過精准農業技術,監測和分析作物的水分和營養狀況、土壤供肥能力等進行耕作和田間管理決策,可以減少灌溉和化學物質投入,對提高農業資源有效利用率、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土地等農業自然資源,提升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加快農業生產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王耀生一直在農業資源與環境這一研究領域,進行具有前瞻性的基礎科研工作。通過作物生長的反饋信號,提升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降低生態環境風險,尤其在作物水肥需求信號的感知、智能化診斷、匹配和基於作物反饋信息的智能精准管理方面取得了原創性成果,解決了該研究領域的一些重要科研問題。他先后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參與多個項目。已取得的一些原創成果包括:(1)提出了根源化學信號傳導與養分改善共同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雙調控理論。首次明確了干旱信號和養分信號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調節是通過氣孔運動的優化調控以及養分的優化分配兩個途徑。(2)率先明確了作物根區水分狀況通過促進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底物濃度的有效性,使土壤中有機氮的礦化提高25%,提升作物根系對土壤養分的感知和吸收能力,使根系吸收養分增加30%,氮素吸收提升16%的生物學機制。(3)率先引入碳氧穩定同位素技術(δ13C和δ18O)到精准水分和養分監測過程中,用來指示作物的生命需水信息和長時間尺度上的水分利用效率信息。(4)提出了使用作物根系根長/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值來指示和監測作物動態生長的信息及作物養分高效吸收利用的信息,用於作物實時智能化營養診斷,作為智能精准管理的專家支持系統模塊。(5)基於作物生長的反饋信息和實時診斷信息,減少資源投入,研究精准變量減施技術,降低水分投入30%,建立最優養分管理制度,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提升農產品產量和品質,減小環境風險。(6)基於物聯網技術,並利用高光譜遙感反演技術等,研究智能化服務系統,實現數據採集、水分和養分營養診斷、作物生長信息反饋、智能專家系統決策的精准管理系統。目前正參與中歐政府間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研發土壤綜合觀測與智能服務平台。利用土壤多源異構數據融合、土壤信息定向解譯等,基於作物生長的反饋信息,構建大數據智能分析與決策引擎,解決面向變量作業的水肥科學施用和智慧決策,基於物聯網雲平台開發構建數據管理和智能應用系統,研發土壤綜合觀測與智能管理平台,進行精准農業的農田示范工作。

普惠於民 成果斐然

作為一名農業科研人員,在回國后五年多的時間裡,王耀生跑遍了新疆、甘肅、遼寧、黑龍江、山西等地多個基層試驗點,布置實驗,送技術下鄉,還與企業合作對接成果。在技術推廣應用過程中通過物聯網技術的無限傳感網絡,並利用高光譜遙感反演技術等,研究土壤綜合觀測與智能服務平台,實現數據採集、水分和養分營養診斷、作物生長信息反饋、智能專家系統決策的精准管理。大幅提升水分和養分的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作物產量、極大地減少病害發生,增加農民收入並降低了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促進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王耀生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其在農業資源與環境領域的研究成果已經在國內外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科技文章5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0篇﹔受邀擔任國際SCI期刊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副主編和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客座副主編﹔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之一,參加G20、FAO會議磋商、討論水資源管理議題﹔多次在7th International Corp Science Congress等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做大會報告,分享研究成果。在研究所的支持下,初步建立了國際化的科研團隊和研究平台,其中留學生比例佔50%,積極融入和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2018年,王耀生作為代表參加了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深刻地感受到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僑聯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廣大僑界群眾的親切關懷。作為一名新歸僑,王耀生與在丹的留學生、訪問學者和華僑們時刻保持聯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作為僑務工作者中的一員,全力為僑解難事、辦實事,為歸僑僑眷們搭建“溫暖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王耀生時刻關心農業農村部歸僑僑眷們的生活,代表部僑聯為他們送上防疫物資,還與老同志電話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特殊時期的實際困難,傾聽他們的故事,王耀生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作為一名僑務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