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江蘇省僑聯、南京市僑聯共同組織30余名機關黨員走進六合區黨史學習教育基地、鄉村振興示范點,開展“走進黨史教育基地,共建美好幸福家園”主題黨日活動,中國僑聯兼職副主席,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周建農,南京市僑聯黨組書記毛銀玲,六合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長征參加活動。
黨員們首先來到桂子山烈士陵園,感悟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長眠於桂子山烈士陵園中的烈士,不僅有抗日戰爭期間為國捐軀的烈士,也有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壯烈犧牲的革命先烈,還有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事業殉職的人民子弟兵。在烈士紀念碑前,黨員們向紀念碑敬獻花籃,整理花籃緞帶並駐足凝視,寄托對英烈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
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黨員們在瞻仰了烈士墓,參觀了陳列館、忠魂亭后紛紛表示,革命先烈偉大的犧牲精神是我們奮進新征程的最大精神力量,要永遠牢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矢志不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在六合鄉村振興示范點——冶山街道雙墩社區,省、市僑聯和六合區委統戰部、冶山街道辦事處的領導,重點圍繞推動鄉村振興開展座談交流。李長征介紹了六合區僑聯充分發揮僑聯組織聯誼、服務、引導作用,堅持把為僑服務與推進六合發展緊密結合的方法舉措,希望省、市僑聯在項目引進、人才集聚、文化交流和創新創業基地培育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扶持。
周建農表示,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信心,對農村美好前景有期盼,希望大家圍繞一個目標,統籌規劃,同頻共振。省僑聯將緊緊圍繞“黨史共學、實事共辦、發展共謀”,和市、區僑聯聯合做好“三個推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僑智僑力。一是推動信息資源從單向傳遞向雙向互動轉變。緊緊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和重點發展方向,加強精准對接,凝聚僑界優勢資源,服務鄉村發展戰略。二是推動服務手段從獨立項目向系統化體系轉變。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挖掘地方文化資源開展廣泛宣傳,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賦能鄉村振興。三是推動協同共建從隨機性動議向常態化機制轉變。為群眾辦實事不能滿足於一時一事,要定期開展調查研究、信息交流、工作會商,因時而動舉辦各項卓有成效的活動,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
毛銀玲說,市僑聯近幾年來取得的各方面成果,離不開省僑聯的有力指導,離不開區僑聯的大力支持。推動鄉村振興是要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市僑聯將積極對接上級僑聯資源,聯合各區僑聯和僑商僑企,從三方面為六合區鄉村振興助力。一是因“地”制宜,根據農村區域特色,提供資源和智力支持,推動產業振興﹔二是因“僑”制宜,發揮六合農民畫博物館、茉莉花史料館等華僑文化交流基地作用,組織海內外僑界人士參訪交流,推動文化、人才振興﹔三是因“業”制宜,圍繞當地產業特色,用好僑商經貿合作大會、僑家名品博覽會、雲播中心等平台,促進供需匹配,助力特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