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一百零八)
謝鵬: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2021年05月27日15:02  來源:中國僑聯

謝鵬,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衛健委功能性腦疾病診治重點實驗室主任,神經精神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歷時20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以通訊作者在Lancet, World Psychiatry等雜志發表SCI論文285篇,10分以上14篇,總影響因子1108分,單篇最高影響因子47分,他引總次數4800次。授權發明專利6項,科技成果轉化1000萬元。

成長:梁園雖好,非久戀之家

中學畢業后,謝鵬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的轉折。從75年到77年,他都在四川忠縣(現重慶忠縣)下鄉插隊。“當時農村的條件非常艱苦,艱苦到你們現在根本無法想象的程度。而且除了體力勞動帶來的身體上的疲累,在那種近乎與世隔絕的地方,精神上的孤寂感也是很強烈的。”謝鵬回憶起知青歲月充滿感慨。“當時確實是痛苦不堪,但后來回想,這種磨礪對人生的成長是有益的,造就了我們那一代人頑強拼搏、昂揚向上的精神氣質。”

1977年10月21日,中國各大媒體公布了恢復高考的消息。謝鵬憑著中學時代打下的基礎,成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也就是著名的“77級”。 那個時代的人仿佛都患上了“知識飢渴症”,進入大學后,每個人都好似海綿般貪婪地汲取知識。謝鵬笑著回憶道,“這話聽起來可能有些夸張,但是那時我們對知識的渴望,現在的孩子們確實無法企及。”

1985年謝鵬研究生畢業后成功留校,成為重醫附屬第一醫院的一名神經內科醫師。畢業后的十年裡,謝鵬從助教開始,一步一步走到了主治醫師。隨著國際學術交流的機會增多,1995—1996年,謝鵬留學日本浜鬆醫科大學神經精神科和日本福島醫科大學微生物教研室,擔任客座研究員。

謝鵬深知機會來之不易,他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如飢似渴地學習深造。不同於其他留學生,在日本謝鵬沒打過一天工,每天扑在實驗室工作至少16個小時,專攻嗜神經感染博爾納病病毒的研究。“這段留學經歷對我的影響非常大”,謝鵬說。這個影響一個是在事業上,畢業10年,他走的都是臨床路徑,而留學后,他走的就是臨床和科研並重的路徑,這是事業生涯的重大轉變﹔另一個是心態上的影響,“感覺出國之后更愛國了”,謝鵬說,“在國內的時候,覺得中國有很多問題、很多不足,覺得出去之后也許就不想回來了。然而走出國門再看中國,才覺得祖國什麼都好。”所以當他留學結束,明明有可以留下的機會,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國。

“人不能選擇祖國,就像不能選擇母親。作為中國人,一顆中國心、一種中國印,是磨滅不掉的。”謝鵬表示,即使在國外生活很好,功成名就,但始終是游子、是浮萍。而回國工作即便再苦再累,也是為自己的祖國做事,很自豪坦蕩。所以,回國之后他對科研更加追求,對事業更有干勁,對祖國更加熱愛。當年有些同學留在了異國,現在都很羨慕他,覺得他當年賭對了。“這不是賭,我也沒想到祖國的發展會這麼迅猛。”謝鵬笑稱。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謝鵬回國后的人生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在臨床神經病學和抑郁症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破解了快速識別腦出血血腫擴大的重大難題,為腦出血診治提供了廣闊前景。

腦出血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能否通過CT平掃就能預測血腫是否擴大及神經功能惡化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主編並發行的2016《中國醫學科技發展報告》收錄了重慶醫科大學謝鵬教授團隊提出並命名的腦血管疾病新征像——混雜征(Blend sign),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由中國神經內科醫生提出並命名的腦血管疾病征象。

腦出血早期血腫擴大影像學表現提示兩部分血腫的密度截然不同提示新舊血腫共存,腦出血可能並非以前認為的是單一過程,新舊的血腫証明可能是多項病程。謝鵬教授帶領團隊通過對172名腦出血患者進行研究首次提出並命名了混雜征(Blend Sign),混雜征即血腫由2種不同密度(CT測量值至少相差18HU)的組成部分構成,兩種成分界限明顯可肉眼輕易分辨。混雜征命名靈感主要來自於重慶渝中朝天門碼頭嘉陵江和長江交匯處,根據兩江匯合處水渾濁程度不一樣受到啟發,從而聯想到新舊血腫的邊界對血腫擴大有無預測意義。該臨床研究成果於2015年6月18日發表於國際頂級腦血管疾病雜志《Stroke》。該研究結果發表之后立即受到國內外學者廣泛重點關注。眾多臨床一線神經內科醫生紛紛表示自CT臨床應用30多年來全球已有幾千萬腦出血患者進行CT平掃,但均未發現這一具有如此重大意義的臨床研究成果。

抑郁症是嚴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重大精神疾病。據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抑郁症患者數已達3.22億,中國有5775萬抑郁障礙患者。謝鵬教授說,抑郁症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尤其傷及兒童和中青年人群,對家庭、社會的影響相當巨大,真是一人得病全家不寧。同時,抑郁症是一種基因與環境交互影響的異質性重大精神疾病,發病機制不清,缺乏客觀診斷方法。近八成抑郁症患者沒有被“發現”,多數患者沒有得到規范專業治療。闡明生物學發病機制並建立客觀的臨床診斷方法是亟待解決的國際性難題。

謝鵬教授介紹到,未來抑郁症診斷隻需1毫升的血液及少許尿液就可以檢查出一個人是否患抑郁症,診斷結果將更加客觀可靠,診斷效率將更高。謝鵬教授帶領團隊通過在動物和臨床樣本的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發現了抑郁症數個潛在的血漿、尿液蛋白質和代謝診斷標志物,這類標志物使抑郁症診斷效能將大幅提高並有利鑒別於其他神經精神疾病,為臨床客觀診斷標准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謝鵬教授表示人類腸道微生物組是一個數量龐大的微生物群落,它們與宿主互為影響,被認為是維持機體健康和許多疾病致病機制的重要環節。腸道正常菌群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情感的調控至關重要。謝鵬教授團隊從生物標志物的發現著手,通過尿液代謝組學分析發現了腸道微生物紊亂相關差異代謝物,基於這些抑郁症腦外致病因子的重大發現,在國際上率先提出抑郁症腸道微生物紊亂的新假說,在Mol Psychiatry 發表的“腸道微生物紊亂為抑郁障礙新的潛在病因”引起國際的關注,被新英格蘭雜志旗下NEJM Journal Watch 評為2016年“Practice-changing Articles ”並予以重點介紹,主編Peter Roy-Byrne 教授以UpToDate 形式向精神科醫師推送這一進展。僅1年內被國際著名雜志Cell 正刊、Nature Reviews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Nature Neuroscience及Mol Psychiatry 等著名期刊重點他引﹔獲Mol Psychiatry、BioEssays 以及《生命科學》雜志主編邀請撰寫專題述評﹔同時應邀世界精神病遺傳學大會以及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作專題報告。此外,謝鵬教授團隊還証實了在精神疾病中引起抑郁障礙腸道菌群的高度異質性,並進一步研究了神經系統疾病與抑郁症的腸道微生物致病菌株的特異性,該系列研究成果受邀寫入中國科學院2019《科學發展報告》。

此外,謝鵬教授對兒童、青少年血漿代謝組學的研究表明,成年和青幼年抑郁發病機制存在巨大差異,經循証研究証實,大部分抗抑郁劑除氟西汀外,對兒童青少年患者無效,提出兒童青少年抑郁障礙藥物治療優化策略,對全球現普遍用抗抑郁劑減量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郁提出了異議。該成果被國際130余家媒體爭相報道,社會影響力Altmetric高達1547分,Lancet和BMJ分別發表專題述評對此予以高度評價。據此,美國FDA2018年對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郁僅推薦氟西汀,並因增加自殺風險而警示慎用其他抗抑郁藥物。據此謝鵬教授提出,對於兒童青少年抑郁的心理治療,首選認知行為和人際關系療法,治療焦慮首選團體認知行為療法,並提出了兒童青少年抑郁藥物和心理聯合治療的新方案。系列成果已被收入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醫學指南,用於指導全球醫師對兒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診療。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