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九十六)
杜勇:持之以恆鑄就大國之“材”
2021年05月19日14:53  來源:中國僑聯

杜勇,中南大學教授、博導,國家杰青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984年本科畢業於中南大學,1992年於中南大學獲博士學位,隨后在東京工業大學、巴塞羅納大學、克勞思塔爾大學、維也納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從事材料學研究11年,在德為洪堡學者。2003年歸國,現任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12年、2018年分別獲德國科學基金委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資助,建立“中德微結構聯合實驗室”和“中德電化學存儲系統集成計算材料工程聯合實驗室”,並出任中方主任。主要從事相圖熱力學、擴散系數和界面能等熱物性的實驗和計算、硬質合金/耐磨涂層的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及鋁合金凝固和后續熱處理過程中微觀結構演變描述等領域的研究。

碩果累累:材料科學研究的“傳承者”

1984年,本科畢業后的杜勇選擇繼續在中南大學開展學習研究,與金展鵬院士和黃培雲院士一起開展“相圖”研究。出於對材料學的熱愛,他選擇了科研作為終身職業。從他踏進實驗室那天起,就以滿腔的熱忱和活力,投身於這片材料科學研究的沃土之中。30多年來,他不忘初心,默默耕耘,與材料研究工作者討論學習,交流心得,成果豐碩:其團隊在國際刊物發表論文689篇,SCI收錄601篇,SCI引用近9000次﹔2018年9月經3年嚴格評審,於2021年獲准在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社出版專著一本﹔主持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973等項目45項。獲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國際相圖委員會最佳論文獎1項。

教書育人:材料科學研究的“建設者”

2003年,為了發展材料學學科,杜勇回歸母校中南大學,由研究者變身為教育者,由實驗室走進了課堂,他克服重重困難,建團隊、搭平台,忘我工作,十八年的耕耘碩果累累:先后負責承擔各類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企業合作項目﹔建立硬質合金熱力學和動力學數據庫,致力於解決國內硬質合金研究開發中的關鍵技術難題﹔2005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項目帶頭人﹔2006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7年被選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負責人。

德國化學工業革命先驅李比希曾說過:“一個科學家不僅是一個科研人員,而且應當是一名優秀的教育家”。杜勇注重團隊建設,其領導的研究室形成一支高層次、結構優化、拼搏創新的學術梯隊。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杜勇堅持教書和育人兩手抓,採取“三位一體”的核心理念,通過此模式培養出的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高。杜勇研究團隊注重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獨創“國際大師—青年教師為核心”的國內外聯合培養新模式,鼓勵和支持團隊的青年教師和學生出國深造、訪學交流和參加國際會議。為了能夠給學生搭建一個更為寬闊的學習平台,杜勇每年選派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推薦學生到國外知名大學進行聯合培養、短期研修、合作研究等。為拓寬學生的科研視野,他還經常邀請國外專家來校講學和培訓、國外研究生進入課題組交流學習。

大國之材:材料科學傳承的“踐行者”

杜勇工作上勤奮刻苦,科研上執著探索,生活中朴素簡約。他時時教導學生“科研時常是寂寞的,但隻要你堅持下來,最終的收獲都是甜美的”。30多年來,杜勇始終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瞄准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先后主持了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項目。他博採眾長,虛心求教,向不同學科學者學習,收集各學科中能與材料學科相結合的關鍵點,從科學角度展開調查核實驗証,傳承積澱到多學科交叉融合,發掘了一套獨具的集合熱力學、動力學、第一性原理以及相場的多維模擬研究方法,並從理論發展到實際應用。

享譽國際:材料科學學術交流的“推動者”

科學沒有國界,杜勇出色的研究成果得到該領域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他積極推動材料科學國際學術工作的合作與交流,近15年在國際會議作大會主題報告75次。同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維也納大學、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維也納技術大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等20余所國際著名大學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關系。

CALPHAD國際會議(即國際相圖和熱化學計算機耦合學術會議)是國際材料科學界久負盛名的專業學術會議,每年舉辦一次,已經連續舉辦48屆,參會代表水平高、國際性強。會議主要研討和交流有關材料和化學領域相圖和熱力學、相變和材料設計的前沿學術問題。自2003年以來杜勇一直擔任歷屆CALPHAD國際會議分會場主席並作報告。應CALPHAD國際組委會邀請,杜勇作為大會主席組織的2014年第43屆CALPHAD國際會議在長沙圓滿舉行。此外,杜勇還組織了2016年第一屆MSIT-China會議暨非均質多元相平衡國際研討會、2019年難熔金屬及硬質材料研發國際論壇及2019年相場模擬及相關方法國際學術會。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