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百年僑心
司馬文森:忠誠剛毅的革命英杰
2021年05月13日14:15  來源:福僑世界總網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全省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之際,由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指導,福建省僑聯主辦,各設區市僑聯等協辦,聯合推出“追夢中華 學僑史 憶僑杰”專題宣傳。報道百名閩籍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代表(或事件)與祖(籍)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百年歷程,投身中華民族獨立解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展現敢拼會拼愛國愛鄉無私奉獻的華僑精神,進一步凝聚實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磅礡福建僑界力量。

司馬文森(1916∼1968),原名何應泉,菲律賓歸僑,祖籍福建泉州鯉城,中國共產黨杰出的統戰、文宣干部,著名作家、外交家。1933年加入共產黨,任中共泉州特區委員會委員,1934年參加“左聯”。1939年-1944年任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桂林分會理事,先后任中共桂林統戰工作組委員、地下黨文化支部書記。1941年創辦《文藝生活》月刊。1944年任中共桂北工委委員,領導抗日武裝。1946年后任中共香港工委文委委員、香港文協常務理事、達德學院教授。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共同綱領(草案)》整理委員會委員。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中共中南局、華南分局文委(港澳工委)委員,香港《文匯報》總主筆兼社長,中央電影局香港委員,發起成立中國新聞社,任理事,歷任《大公報》《文匯報》《中國新聞社》聯合辦事處主任,華南文聯常委、中南文聯常務理事、廣東作協常務理事等職。1955年后,先后任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文化參贊、對外文委西亞非洲司司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文化參贊。

發家印尼 土產之王

司馬文森

“上海膠州路萬國殯儀館二樓二號房,魯迅的遺體陳放在那裡……遺體旁虔誠地肅立著一位剛滿20歲的‘左翼’作家……他邁著沉重的步伐離開靈堂后,奮筆寫下悼念文章《文學家、戰士與革命家》,以‘林娜’的筆名發表於《光明》雜志,表示要繼承魯迅的遺志,為祖國和社會的生存而奮斗。”北京魯迅博物館原副館長研究員陳漱渝《司馬文森:他的一生是傳奇》一文中這樣寫道。這位以“林娜”為筆名的左翼作家,便是泉州籍著名作家、外交家司馬文森。

司馬文森原名何應泉,1916 年出生於泉州市區東街一個勞動人民家庭。1928年,他隨族人到菲律賓做工,備嘗艱辛。1931年回國,就讀於泉州黎明高中。

在黎明高中,司馬文森加入共產黨的外圍群眾組織“互濟會”。1932年,他參加共青團,任共青團泉州特支委員會委員,以筆為槍,在泉州多家報刊發表文章,針砭時弊。1933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泉州特區委員會委員,根據廈門中心市委指示復刊地下黨《赤色群眾報》,傳播革命思想﹔領導南區農會,組織武裝斗爭,干擾國民黨對閩西蘇區的圍剿。

1934年秋,泉州地下黨組織遭破壞,司馬文森身份暴露轉移到上海。經左聯黨團與廈門中心市委核實,他參加了“左聯”法租界黨小組,任組織干事,負責暨南大學和江灣農民文藝小組,成為“左聯”最年輕的戰士,在上海文壇嶄露頭角

亦文亦武投身抗日戰爭洪流

1941年司馬文森在桂林結婚,夫人雷維英

司馬文森是黨領導的文藝界抗戰救亡協會在抗戰文藝中心上海、廣州、桂林的核心成員,他不僅在文藝戰線戰斗,還拿起槍抗擊侵略者,八年抗戰中,司馬文森有四年的軍旅生涯。

1937年,司馬文森在上海文藝界救亡協會宣傳部工作,負責職業青年和學生團體的救亡活動。是年8月,《救亡日報》在上海創刊,司馬文森成為了這家報紙的撰稿人、記者、編輯,直至1941年停刊。1937年底,他隨救亡日報社同仁轉戰廣州,與文藝界友人一起創辦抗戰壁報總站、文藝通訊員總站,發起文藝通訊員運動,倡導、組織抗戰報告文學的寫作,揭露敵人暴行和漢奸出賣民族利益的行為,弘揚抗日英雄事跡,將抗戰文藝的種子播撒到工廠、農村、戰壕,組織民眾同仇敵愾共同抗戰。

1938年7月,司馬文森根據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文彬指示,投筆從戎到抗日戰爭第四戰區政治部,為三組少校組員,參與創辦戰區《小戰報》,宣傳共產黨的抗戰主張﹔培訓政工人員,兼《救亡日報》戰地記者,在《救亡日報》及《文藝陣地》發稿。1939年1月,國民黨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4月,司馬文森等同志被遣散,八路軍桂林辦事處李克農將其調到桂林廣西地方建設干部學校,從事對桂系的統戰工作,並負責編輯校刊及對泰國華僑機工歸國參戰政治培訓。

1941年,國民黨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八路軍辦事處撤回延安,救亡日報社被關閉,桂林陷入白色恐怖中。司馬文森的組織關系由李克農轉中共南方局,與南方局派來的李亞群建立聯系。他協助南方局胡髟在一家故衣店設立同南方局聯系的電台,領導文化系統部分地下黨員。

1941年7月1日,司馬文森和雷維音結為革命伉儷。9月,抗戰時期的重要文藝期刊——《文藝生活》在桂林創刊。司馬文森擔任主編,妻子雷維音是他的好幫手,承擔了文稿的初選、初校等工作。《文藝生活》始終堅持抗戰、進步、團結,反對投降、倒退、分裂,並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文藝陣線。因內容豐富、立場堅定,深受讀者擁護,盡管有國民黨嚴苛的圖書審查,銷量從創刊的 4000冊,兩年內激增近20000冊,成為國統區抗戰進步文藝的一面旗幟。1943 年國民黨發起第三次反共高潮,《文藝生活》被停刊。1946年,司馬文森在廣州復刊《文藝生活》,雷維音得到父親支持,承擔了四萬元開辦費,才得以復刊。

司馬文森亦文亦武,拿起筆能寫,拿起槍能打,始終沖鋒在前。1944年湘桂撤退,根據南方局指示,司馬文森帶領桂林文化支部的同志到桂北融縣、羅城一帶與地方黨組織組建抗日青年挺進隊﹔把國民黨散兵統戰整編為抗日別動縱隊,和《柳州日報》自衛隊協同作戰直到日本侵略者投降。

筆耕不輟文藝作品逾千萬字

司馬文森寫作十分勤奮,抗戰期間發表了大量反映南中國抗戰的紀實文學。較有影響的有《尚仲衣教授》《粵北散記》《轉形》《一個英雄的經歷》《雨季》《人的希望》《大時代的小人物》《危城記》等。

作為報告文學寫作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之一,他的“特寫、報告文學注意寫人,表現手法類似小說﹔他摘取的是大時代急劇變幻中的某一片斷或細微的事件,採取的是散文形式的寫法,因此富有自己的特色。”《中國現代文學詞典》中對司馬文森給予了高度評價。

司馬文森的文章是在日寇轟炸下的緊張繁忙工作之余寫成的,他認為:“我們這次的抗戰,意義非常重大,每一片斷、每一細節的記錄,隻要它是真實的,都足以作為歷史紀念碑的珍貴材料。自己既生活、呼吸在這動蕩的氣息中,且又是力所能及的,替歷史留一點痕跡,供今后抗戰史家參考,似乎也很必要。”因此,即使在混亂的局勢中,第四戰區部隊行軍打仗行李隻允許帶15公斤,他寧可丟掉其他東西,也把稿件背著跑。

據不完全統計,他創作的中、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散文集、報告文學、電影文學劇本及其他作品逾千萬字,其中有近400萬字抗戰紀實文學。《南洋淘金記》是司馬文森的代表作之一,最早連載於 1948年9月創刊的《文匯報》副刊,在東南亞引起轟動。《南洋淘金記》1949年在香港出版,內有黃永玉創作60幅插圖,被譽為“開創了華僑社會文學的先河”。在2016年4月舉辦的“著名作家、外交家司馬文森誕辰100周年紀念會”上,來自新加坡的國際知名華文文學作家駱明表示,司馬文森是東南亞華文文學的“先驅人”“點燈人”。

戰斗不息參與制訂《共同綱領》

1949年10月,司馬文森(后排左四)和出席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的福建省籍僑界代表在盧溝橋合影。

1946年至1955年,司馬文森先后負責中共香港文藝、電影、新聞、對外宣傳工作,被譽為中共香港文宣工作的靈魂人物。

1946年,司馬文森和陳殘雲在廣州復刊《文藝生活》,並創刊《文藝新聞》。但僅僅幾天,新創刊的《文藝新聞》及《自由中國》《新世紀》《學習知識》被國民黨禁售。司馬文森帶領四雜志代表到國民黨社會局抗議迫害進步文化,在報刊發出《我們的抗議》﹔主持召開記者會,控訴四家雜志被反動當局封禁的真相﹔召開《十五家雜志聯合增刊》第一期編前會,連夜編印散發《聯合增刊》,15家雜志聯誼會迅速發展到29家雜志聯誼會。司馬文森成為共產黨領導的廣州反飢餓、反內戰、反獨裁、反迫害,爭民主運動的領頭人。

同年6月27日,被國民黨特務列入文藝界黑名單首位的司馬文森,得到黨組織的通知,從家裡的天台搭踏板逃離特務監視,轉移到香港。29日,國民黨社會局查抄司馬文森的家及《華商報》《正報》營業部,文藝生活社,在車站、碼頭四處布控搜捕他。妻子和安置在家中的東江縱隊小隊員攜兩個幼女流落街頭。黨組織派人在公園的長椅上找到她們,安排到香港。生活尚未安頓好的司馬文森,馬上著手在香港復刊《文藝生活》,開展新的工作。

其后,根據黨中央部署,司馬文森參與中共和民主黨派、愛國人士合作創辦香港達德學院,任文哲系教授,為解放戰爭及新中國建設培養干部,同時從事對民主黨派統戰工作,為新中國政協會議召開做准備。

1947 年,司馬文森在香港、南洋發起文藝生活社征求社員運動,成為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播的先驅。文藝生活社在舊金山、加拿大、巴西、菲律賓、荷印、馬來亞、緬甸、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分社,通過《文藝生活》月刊及社員運動推動“馬華文藝”、“暹華文藝”、“菲華文藝”的蓬勃發展,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燈塔。

1949 年 9 月 5 日,司馬文森作為中共香港工委的文委委員,秘密北上北京出席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大會,參與共商建國大計。他是共同綱領草案整理委員會委員,參與制訂新中國奠基的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討論、表決建國的三大民主憲章、國旗、國歌、國都、紀年,選舉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出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會暨開國大典。一個個深夜,他不斷寫作,向香港《文匯報》《大公報》發稿,率先向世界報道了發生在北京的新中國誕生的偉大事件,集成冊的《新中國的十月》《新社會,新人物》,在海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去國離家新中國外交官與“留守兒童”

1957年國慶日,司馬文森、雷維音在駐印尼使館合影

為突破西方大國對新中國的封鎖,1955 年夏司馬文森夫婦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外交官,被派往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工作。

司馬文森擔任文化參贊,幾乎每天都有外事活動,工作不分白晝,出現問題隨時要處理,且當時印尼的社會局勢並不穩定,爆發了一些社會事件甚至威脅到司馬文森夫婦的生命安全。當時司馬文森一家在北京沒有房子,除了帶出國的最小的女兒,其他5個留在北京的女兒,都隻能在學校、幼兒園寄宿,節假日在外交部招待所團聚,一年又一年,成為新中國最早的“留守兒童”。當時國家規定兩年享有一次探親假,司馬文森在印尼工作 7 年,僅於1958年回國探親一次。

1964年4月1日,《中國和印尼友好條約》及《中國和印尼文化合作協定》在印尼外交部正式簽訂,中方陳毅副總理兼外長、代表團成員、黃鎮大使、司馬文森參贊(后排左一)等出席

在女兒們成長中最需要關愛的階段,父母卻長期身處在萬裡之外,7年間,他們隻能在信中,陪伴女兒們成長。司馬文森的女兒司馬小莘講述了父母一段曲折艱辛的回國探親歷程。1960年,輪到司馬文森夫婦回國探親,此時發生了印尼反華排華事件,局勢緊張起來。她們滿心的期待泡湯了,父母來信說,“我們的崗位是在前哨,特別緊,守住崗位比一切都重要。”在嚴峻的形勢下,司馬文森參與組織新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撤僑,多次和黃鎮大使慰問看望難僑,到碼頭送他們回國,並寫作了一組來自印尼迫遷地區的報告文學,記述該國際斗爭事件。

轉眼到了翌年春,局勢有所緩和,組織決定他們可以輪換回國了,卻因為國內遲遲沒有人來接手工作,再次推延。與父母分別多年、極度思念父母的五個女兒,鼓起勇氣給陳毅外長寫信,請求調父母親回國工作。對此,陳毅非常重視,指示加強對外交干部子女的關懷。得知此事,司馬文森在回信中語重心長地說:“為了建設社會主義,什麼人都應該把個人利益放在國家和黨的利益下,……外交工作不是看上去那麼輕鬆,實際工作非常艱苦,比在前線打仗還艱苦。但是這條戰線作用卻很大,做好了工作,對我們的國家、黨貢獻都是很大的。”

1962年秋,司馬文森夫婦離任回國,全家得以團聚。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1964年春,中法建交轟動世界外交界,司馬文森夫婦再次告別親人,奔赴中國駐法大使館,司馬文森出任文化參贊至1966年。外交工作期間,司馬文森曾推動中國與印度尼西亞、與阿爾及利亞第一個文化合作協定的簽訂及實施,曾推動中國與第一個西歐國家— —法國政府的文化交流計劃的簽訂及實施。以此為綱,他推動了兩國間新聞、廣播影視、科技等協定的簽訂,為新中國文化外交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忠誠正直時刻以國家為要

司馬文森一生正直做人,忠誠於革命理想、信仰、事業和家庭。新中國成立后,長期在白區工作的司馬文森十分渴望回到內地參加祖國的建設,懇切地向周恩來請求回內地工作。當周總理語重心長地說,香港工作對黨和國家很重要,青山何處不埋忠骨?司馬文森聽從組織的安排,把個人利益放在黨和國家利益之下,繼續戰斗在香港。為大局著想,不計較個人利益,是司馬文森的一大特色。著名作家秦牧回憶說,解放戰爭時期,在香港工作的同志,每人每月有60元的生活津貼。為了不給組織添負擔,司馬文森主動放棄了這筆津貼。由於辛勤寫作,一天夜裡,他突然雙眼完全看不到東西了。在治療期間,無任何經濟來源,勉強接受了生活補助,視力一恢復,又謝絕了組織的照顧。

司馬文森不僅正直、廉潔,而且非常孝順,家鄉親屬都稱他為大孝子。1953年,他回泉州拍攝《故鄉》時,終於見到了闊別多年的母親,此后母親的生活費都由他負責,直至文革中遇害,從未間斷。

心系故土創作多次對准故鄉和人民

1966年,司馬文森、雷維音和女兒們在北海公園

故鄉泉州是司馬文森革命與文學生涯的起點,“父親生於泉州,長於泉州,少年時代又從這座城市出發下南洋。他從南洋回來后,在黎明中學求學,在中共地下黨的影響下踏上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后,他還回泉州拍攝紀錄片《故鄉》,反映閩南僑鄉的人文景觀和社會風貌。一生與故鄉泉州有著不解之緣。”中國晚報攝影學會會長、司馬文森的二女兒司馬小萌說。

盡管一生為黨工作,風雨兼程、四海為家,但泉州一直在司馬文森的心底深處。他將筆觸對准故鄉人民的戰斗史,創作出了長篇小說《風雨桐江》。小說講述了1935年中央紅軍北上長征后,泉州僑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與敵人展開驚心動魄斗爭的故事。敘事宏大,結構嚴密精巧,堪稱一部史詩性質的作品。

《風雨桐江》出版后廣受讀者喜愛,司馬文森的小女兒司馬小加將其改編成電影劇本,由其丈夫、著名導演吳子牛執導,拍攝成《歡樂英雄》和《陰陽界》兩部電影,獲得1989年政府優秀影片獎,及金雞獎、百花獎中多個獎項。電影充滿了泉州元素。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