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走向富裕——全國僑界脫貧攻堅紀實
2021年05月11日15:12  來源:中國僑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在突出位置。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會提出了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2015年12月,中國僑聯下發《關於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中僑發〔2015〕105號),全面部署並大力推進僑聯系統開展助力脫貧攻堅戰的工作。2018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正式印發,進一步明確了脫貧攻堅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2018年5月22日,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一行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僑聯主席馬志武陪同下,赴上饒縣鄭坊鎮石峽村、嘉裡兒童村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幫扶貧困戶並進行座談,與縣、鄉鎮、村三級組織負責人就脫貧攻堅、促進經濟發展,發揮僑聯組織獨特作用進行交流。中國僑聯組織人事部部長姚林楠,權益保障部部長張岩,上饒市委書記馬承祖,省僑聯黨組書記張知明、副主席羅麗都及市縣領導陪同。.jpg

2018年5月22日,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一行在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僑聯主席馬志武陪同下,赴上饒縣鄭坊鎮石峽村、嘉裡兒童村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幫扶貧困戶並進行座談,與縣、鄉鎮、村三級組織負責人就脫貧攻堅、促進經濟發展,發揮僑聯組織獨特作用進行交流。中國僑聯組織人事部部長姚林楠,權益保障部部長張岩,上饒市委書記馬承祖,省僑聯黨組書記張知明、副主席羅麗都及市縣領導陪同

黨有號召,僑有行動。三年來,全國各級僑聯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地方黨委、政府決策部署,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的現實檢驗和具體實踐,充分發揮僑聯組織人才薈萃、聯系廣泛的優勢,創新機制方法,強化責任擔當,積極團結引領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參與精准扶貧事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僑界力量。

基本情況

2020年6月,中國僑聯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對全國僑聯系統助力“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工作進行總結的通知》。截至11月底,共收到各省提交的總結報告32份,匯總統計表30份(缺廣西、西藏),較全面地反映了三年來全國僑聯系統和海外僑胞在助力脫貧攻堅戰中所做的貢獻。

據此不完全統計分析,2018年以來,全國各級僑聯匯聚僑界愛心力量,持續引導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海內外慈善機構和僑界愛心人士,在開展定點扶貧、貧困歸僑僑眷幫扶和社會幫扶等方面,圍繞產業技能、基礎設施建設、基礎教育、衛生健康、慰問救助等五大領域,通過開展公益慈善事業等途徑,實施資金、產業和項目幫扶,共實施各類中小項目1.5萬個,惠及270余萬人次,引進和投入幫扶資金78.6億元。在所有幫扶資金中,來自各類僑界資金65.46億元,佔總額80%以上。

定點扶貧方面——三年來,各級僑聯組織按要求選派干部深入扶貧工作一線,擔任挂職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或組建駐村工作隊,機關干部相繼有9974人次參與扶貧。通過駐點駐村、產業技能培訓、中小產業扶貧項目建設、中小基礎設施建設、基礎教育普及、衛生健康幫扶和慰問救助等多種形式的幫扶,引進和投入資金17.47億元。其中,駐點幫扶惠及人員2.13萬戶,脫貧6萬余人﹔產業技能培訓6.3萬人次,投入資金約8.2億元﹔建設中小產業扶貧項目1422個,惠及3.3萬戶﹔建設中小基礎設施2259個,投入資金約5.8億元﹔幫扶基礎教育惠及學生6.8萬人次,發放獎助學金1.5萬人次,投入資金約1.2億元﹔幫扶衛生健康惠及34.3萬人次,投入資金約1.3億元﹔慰問救助8.6萬人次,投入資金約4900萬元﹔其他幫扶引進項目700個,惠及14.6萬人次,投入資金5200余萬元。在上述資金中,僑界資金超過9億元,佔總額半數以上。

貧困歸僑僑眷幫扶方面——據統計,2018年全國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歸僑僑眷約13.4萬人,相對困難約9.2萬人。建檔立卡的13.4萬貧困歸僑僑眷均已納入地方扶貧計劃實現脫貧。在此期間,全國僑聯系統共投入資金約3.7億元。其中,開展小微幫扶項目6620個,惠及30.41萬人次,引進和投入資金1.42億元﹔慰問救助等形式幫扶17.2萬人次,引進和投入資金2.25億元。在上述資金中,僑界資金約1.96億元,佔總額半數以上。

社會幫扶方面——全國僑聯系統共投入資金57.42億元。其中,產業技能培訓9.7萬人次,惠及7.4萬戶,投入幫扶資金約7.8億元﹔建設鄉村中小基礎設施1811個,投入幫扶資金23.97億元﹔基礎教育方面發放獎助學金惠及學生46萬人次,投入幫扶資金約7.7億元﹔衛生健康方面惠及近73萬人次,投入幫扶資金約8億元﹔慰問救助方面惠及26.6萬人次,投入幫扶資金約2.2億元﹔其他幫扶惠及人員63.9萬人次,投入幫扶資金約7.9億元。同時還引進中小扶貧產業項目1037個,支持脫貧攻堅。在上述資金中,僑界資金54.5億元,佔總額90%以上。

主要做法

(一)以落實黨建為根本點,切實扛起定點幫扶任務

三年來,全國僑聯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履行定點扶貧等政治責任。堅持將脫貧攻堅列入僑聯理論學習與業務工作的重要議程,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切實履職盡責。全國32個省級僑聯中近3/4承擔了定點扶貧任務,部分未承擔定點扶貧任務的省、市、區僑聯,也按照地方黨委政府要求,積極投身到東西協作、對口幫扶等脫貧攻堅行動中。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僑聯副主席(兼職)蔣陽秋(左四)競選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菱角塘鎮文雷村村支書,引進現代技術,狠抓反季蔬菜種植質量、品種和茬次,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圖為文雷村反季節苦瓜大豐收.jpg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僑聯副主席(兼職)蔣陽秋(左四)競選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菱角塘鎮文雷村村支書,引進現代技術,狠抓反季蔬菜種植質量、品種和茬次,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圖為文雷村反季節苦瓜大獲豐收

一是抓好黨建引領,建強支部堡壘。各地僑聯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強化“龍頭”效應。山西、安徽、福建、四川、內蒙古通遼和鄂爾多斯等地僑聯,秉持“捐錢捐物,不如幫個好支部”的理念,始終將扶貧村黨組織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抓緊抓實。通過建立黨建工作聯系點,開展結對共建和聯創,協助農村基層黨組織理清發展思路、找准發展方向,健全完善制度、規范陣地文化建設。以建好建強定點幫扶村黨支部為基礎,充分激發其在村社會發展中的核心和領導作用。安徽、湖南、新疆、陝西寶雞等地僑聯,建立機關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機制,開展“進窮家、結窮親”活動。既加深了黨員干部與貧困群眾的日常聯系、情感交流,也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困人因地制宜、因戶因貧困類型施策的幫扶措施。找准“窮根子”,用對“好方子”,幫扶成效顯著。陝西渭南市僑聯積極培養村黨員干部和致富帶頭人,發展村干部為扶貧專干,組織村上有一技之長、熱心公益的黨員組成“黨員便民服務隊”,協助當地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扶貧工作隊伍。甘肅省僑聯注重在黨員中形成模范帶頭效應,在群眾中樹立“不以貧困為榮,要以懶惰為恥”的觀念。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制度。各地僑聯把定點扶貧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列入工作議程,克服人手少、任務重等困難,相繼成立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主要負責同志牽頭抓總,分管領導統籌協調,各部室通力協作的工作格局。通過加強理論學習,明確目標任務。通過深入調研,協助當地制定幫扶方案,壓實責任分工。多數地方僑聯還將脫貧攻堅工作納入年度考核體系,明確工作責任、開展督查督辦。安徽省僑聯通過每周匯總一次問題、每月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每季度開展一次調研、每半年召開一次調度會、每年底進行一次成效考核的“五個一”制度,確保脫貧攻堅工作路徑明確、責任壓實。河南省僑聯黨組多次召開扶貧專題會議,制定了以定點扶貧為點、幫扶困難歸僑僑眷為線、積極參與社會幫扶為面,“點、線、面”相結合的扶貧思路。重慶市僑聯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將駐村干部黨組織關系及日常工作、紀律作風等管理權限,全部移交地方黨委和駐鄉工作隊,解決脫貧攻堅工作多頭決策,人員互不統屬問題。黑龍江、甘肅等省僑聯圍繞脫貧攻堅工作制定了會議制度、定期調研制度、回訪制度、問責制度等,推動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三是派遣精兵強將,一線擔當作為。各地僑聯把脫貧攻堅作為培養干部的重要陣地,將脫貧攻堅與錘煉作風、鍛煉隊伍相統一,注重選派機關骨干擔任挂職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或組建駐村工作隊。這些干部與貧困村兩委密切配合,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積極爭取各界力量多形式參與精准扶貧。山西省僑聯駐村第一書記因過度勞累,病倒在工作崗位。湖南省僑聯扶貧工作隊隊長,三年來踏遍定點幫扶村的山山水水,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入選全省脫貧攻堅英雄譜。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之際,廣東省僑聯駐村第一書記自掏腰包購買當地特色農產品捐贈湖北咸豐。四川省各級駐村幫扶干部放棄春節假期,堅守崗位,隨時了解幫扶村疫情防控工作,制定防控計劃和措施,梳理存在問題,及時堵塞漏洞。甘肅省僑聯幫扶干部在特大洪澇災害面前身先士卒,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寧夏銀川市僑聯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小號手”作用,為定點幫扶村所有建檔立卡戶購買“扶貧保”保險,協助6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辦理扶貧小額貸款,協調上級部門為“十三五”移民落實取暖和用水補貼。

四是著力發揮優勢,助推鄉村發展。各地僑聯充分發揮僑界人才薈萃、網絡通達、智力密集的優勢,通過多種形式助推精准脫貧。河北、河南、湖南等省僑聯充分發揮僑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作用,組織代表深入貧困地區調研考察,就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集思廣益,形成工作提案議案、僑情信息。吉林通化市僑聯為柳河縣三源浦鎮六盤村謀劃光伏發電、天麻種植和花卉、果蔬種植等項目。其中,僅光伏發電一項年淨產值就達到10萬余元,使貧困人口增收近千元。安徽省僑聯連續三年聯合安徽醫科大學赴定點幫扶村開展“僑愛心義診活動”。河南省僑聯多批次先后引導僑胞、僑團走訪漯河市臨穎縣石橋鄉橋南村,推動結對幫扶13戶、認領貧困學生13人,捐建禮堂、衛生室等基礎設施,並聘請7名海外僑領擔任“榮譽村長”,這些舉措均產生顯著成效。廣東省僑聯按照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對定點幫扶的揭陽市惠來縣山栗村建設進行總體規劃,積極保護和修繕村內潮汕特色的古建筑、古樹、寺廟、祠堂,修建黨群服務中心、黨建文化廣場、小學教學樓、村醫療衛生站等,煥然一新的山栗村在2020年被評為揭陽特色村。海南省僑聯發起“春風行動”,號召機關干部職工及所屬社團積極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幫助定點幫扶村解決農產品滯銷等問題。重慶市僑聯針對制約農村發展的關鍵問題打“組合拳”,在改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調整產業結構、落實各項扶貧惠民政策上深度發力。貴州省僑商會連續三年到定點幫扶的余慶縣大烏江鎮紅渡村舉辦“送溫暖·助農耕”活動,引導僑胞為紅渡村捐贈化肥、農機具、水稻種子、花椒苗等物資,協調省農科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戶種植、養殖給予技術指導,幫助定點幫扶村發展致富產業,增加農戶收入。甘肅省僑聯圍繞產業扶貧、基礎建設、文化、教育、醫療幫扶等方面全面發力,共募集資金約200萬元,幫助其對口扶貧的隴南市武都區洛塘鎮楊家庄村實現了整體脫貧。

三年中,先后有吉林、河南、廣東、青海、陝西商洛市等近10個省、市僑聯在當地被評為“扶貧工作先進單位”或“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劉志剛、谷雲革、馬俊德、楊海迪等多名僑聯扶貧干部榮獲“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優秀駐村干部”等稱號。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向家村牛天嶺新貌.jpg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向家村牛天嶺新貌

(二)以踐行初心為立足點,真情幫扶僑界困難群體

以人為本、為僑服務既是僑聯的立會宗旨,也是僑聯組織的初心和使命。各級僑聯在積極承擔脫貧攻堅戰任務的同時,高度關注僑界困難群體,把歸僑僑眷中困難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優先列入工作日程。

一是摸清情況,精准施策。北京、河北、江蘇、河南、湖南、廣東、貴州、西藏、陝西等地僑聯深入開展本地僑情普查工作,建立健全貧困歸僑僑眷信息台賬,了解和掌握歸僑僑眷困難原因、生活現狀,並對部分年老多病或身殘失業、生活條件困難的歸僑僑眷進行定期跟蹤,積極通過多渠道對歸僑僑眷和貧困家庭進行不同方式的幫扶。北京市僑聯建立了2200余名空巢老僑數據庫,組織實施“僑界空巢老人關愛行動”和“京僑空巢陪伴計劃”,建立200多人的志願服務隊伍,籌資60萬元為1400戶空巢老僑配發“小度在家”智能陪伴設備。黑龍江、江蘇等地僑聯積極與民政部門進行溝通,確保符合低保條件的歸僑僑眷一個不漏的納入當地政府救助和保障體系,為他們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和社會救助。浙江嘉興市僑聯對全市困難歸僑僑眷進行拉網式排摸,建立了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系專員”幫扶工作機制,及時主動協助貧困僑胞辦理住房、就醫等事宜。福建省僑聯研究出台了《關於開展精准幫扶貧困歸僑家庭的實施方案》,每年爭取省級財政設立貧困僑救助專項基金120萬元,對全省貧困僑界留守兒童、失依兒童和空巢老人進行幫扶。河南省僑聯以駐馬店市為試點開展“零距離聚僑心”活動、湖南省僑聯實施“千僑幫千戶”工程,針對貧困歸僑僑眷不同特點、問題和需求,建立僑聯干部工作聯系制度,做到每個貧困歸僑僑眷僑屬家庭都有僑聯干部聯系對接,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二是注重日常,健全制度。在元旦、春節期間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已成為僑聯系統關心關愛貧困歸僑僑眷的一個品牌項目。有些地方僑聯將原先主要集中在節假日期間的走訪慰問活動轉向經常性、多層次、多樣化幫扶,把救急濟難和深層次矛盾化解、經濟資助、人性化關懷有機融合,加強對僑界重點人士、特殊群體的常態化關心關愛。河北唐山市僑聯在節假日走訪慰問的同時,持續實施“送蛋糕”、“送健康”、“送歡樂”、“送關愛”和“送親情”等惠僑舉措,對歸僑僑眷的精神和生活給予經常性關心照顧。上海市僑聯連續17年為全市困難老歸僑辦理慈善醫療幫困卡、連續15年為全市農村無業老歸僑發放生活補貼、連續14年對全市千余名歸僑開展“真情送健康”體檢。廣東省僑聯嚴格做好中央華僑事業費和廣東省貧困歸僑生活扶貧救助資金的分配和發放工作,每年安排專門預算資金從生活保障、教育、危重疾病、突發性事件等方面扶持貧困歸僑僑眷,一定程度上緩解、減輕了貧困歸僑僑眷的生活壓力,使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惠僑政策,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僑聯利用中央財政涉僑專項資金,對特困及長期患病的歸僑僑眷開展貧僑大病救助工作,三年共撥付救助金40.6萬元,救助大病僑眷28人次,切實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送到僑界群眾心中,加深了感情,凝聚了僑心,促進了和諧穩定。

三是用好品牌,創新路徑。北京市僑聯與10家養老企業、57家養老驛站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僑界養老提供享有折扣的綠色通道。黑龍江黑河市僑聯與上海船廠技工學校共同開展教育扶貧工作,對貧困歸僑僑眷子女就學給予免除學費和書費照顧,發放伙食補助,並組織他們在寒暑假期間進行勤工儉學和社會實踐活動。上海嘉定區僑聯嘗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由專業社會組織開展針對僑界人士的服務項目,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為僑服務工作。江蘇省僑聯積極動員有條件有能力的僑胞、僑商企業家包村包戶,做到所有貧困歸僑僑眷都能獲得結對幫扶。福建省僑聯組織專家深入基層僑鄉開展為歸僑僑眷義診活動,並在省地質醫院加挂設立“福建省華僑醫院”,為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健康咨詢、體檢和就診提供便利。陝西安康市僑聯籌措7萬元成立“歸僑僑眷服務中心”,為困難歸僑僑眷家庭開展定制服務、上門服務、夜間服務,並爭取市財政支持建立貧困歸僑僑眷發展經濟幫扶基金。內蒙古、河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僑聯加大與有關部門協調溝通力度,推動解決了一批困難歸僑僑眷在戶口、就業、求學、住房、低保待遇、醫療費用減免等實際問題。

四是加強指導、激發動力。各地僑聯紛紛加大了對困難僑界群眾的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等工作,著力提高他們自身的“造血功能”。青海、新疆、河北張家口、遼寧本溪、丹東和撫順、陝西商洛等地僑聯積極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為有就業、創業意願的貧困歸僑僑眷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機會。遼寧省僑聯先后在丹東、阜新、朝陽等市建立4家“僑愛心精准扶貧基地”,創建“僑聯+企業+農戶”三方合作精准扶貧示范項目,以合作社為依托,廣泛帶動歸僑僑眷發展庭院經濟、養殖種植基地等農業項目,實現了以扶貧基地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歸僑僑眷參與,以扶貧基地為依托,培訓困難歸僑僑眷相應技術,幫助困難歸僑僑眷實現脫貧致富的目的。遼寧本溪市僑聯依托本地僑商企業設立“歸僑僑眷職業技能培訓基地”,針對下崗、失業、貧困歸僑僑眷,免學費提供技能培訓教育,並協助學員在學成后就業、創業,受到歸僑僑眷好評。湖南常寧市僑眷歐陽洪山創建歸僑僑眷職業技能培訓示范基地,累計舉辦培訓班及講座20余次,幫助2000余名貧困人員掌握中藥材種植技術。四川眉山市僑聯籌措資金購買山羊、魚苗、雞苗等,幫助困難歸僑僑眷發展種養殖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僑聯籌措125萬元資金,在7個團場建設特色農業採摘園、民族特色刺繡、農產品特色網店、特色林果種植、扶貧商超等僑眷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形成幫扶貧僑與團場連隊“造血”機能的良性循環。

陝西省僑聯公益扶貧

吉林省汪清縣僑聯駐汪清縣大興溝鎮復安村扶貧干部趙虹

黑龍江哈爾濱市僑聯積極響應全市統一戰線“百企幫百村”行動,市僑聯青年委員會愛心365行動服務隊隊員在冬季即將到來之際,走進延壽縣福安村開展愛心活動,為貧困村送去溫暖。圖為免費義診現場

(三)以發起專項活動為切入點,廣泛動員僑界力量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央扶貧工作精神,更廣泛地調動僑界力量,各地僑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僑情特點,紛紛下發文件或倡議書,號召僑胞僑企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的宏偉事業中。北京市僑聯發布“京僑幫扶·雙百行動”倡議書,城區、街道、僑界社團等基層僑聯組織負責人和僑聯委員帶頭捐贈,廣大僑商僑企、歸僑僑眷積極響應,穩步推進各幫扶項目順利開展。天津市研究制定年度《廣泛動員僑界力量參與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方案》,細化明確僑界社會動員專項工作指導思想、目標重點、工作步驟、組織保障。浙江省僑聯向全省僑胞發出《匯聚僑智僑力 助推“千萬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倡議書,在全省僑聯系統實施“千個僑團(企)扶千村”工程,匯集僑界扶貧工作力量,形成扶貧攻堅合力。其中,僅麗水市青田縣101個海外僑團就與102個村(居)、237戶低收入農戶結對,到位幫扶款項1500萬元。福建省僑聯發起“百僑幫百村——聯村助戶”精准扶貧活動,緊密依托全省、市、縣、鄉、村五級僑聯組織,積極發動全省僑界和海外僑胞等僑界力量踴躍參與扶貧工作。建立並完善以各級僑聯為主體,僑商會、僑青會、女杰會、人才會成員和海外僑胞、僑聯委員共同參與,爭取僑企支持的僑聯扶貧工作體系。精心策劃並開展文教公益事業、基層醫療救助、智力下鄉等活動,激發僑胞報效桑梓、共建美麗鄉村的熱情。河南新鄉市僑聯向廣大僑商發出《凝聚新鄉僑商力量助力全市精准脫貧倡議書》,引導廣大僑商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湖南省僑聯下發了《關於開展“千僑幫千戶”精准扶貧工程的決定》和《實施“千僑幫千戶”精准扶貧工程倡議書》,並綜合運用“報、刊、網、微、端、屏”傳播矩陣,推出扶貧欄目專題、推送報道僑界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向全社會講好僑界助力脫貧、開展僑界幫扶故事,引導更多力量關注扶貧、支持扶貧、參與扶貧。

十幾年前,日本僑眷叢滋崗在其出生地文登市葛家鎮祝家泊子村投資4000多萬元成立文登安新食品廠,不但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還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村民增加收入300多萬元。叢滋崗還規劃投資建設了村委辦公室、老年活動中心、衛生院、文化書院、健身廣場、路面硬化綠化等。圖為2011年1月春節前夕,叢滋崗為村裡群眾發放年貨.jpg

十幾年前,日本僑眷叢滋崗在其出生地山東文登市葛家鎮祝家泊子村投資4000多萬元成立文登安新食品廠,不但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還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村民增加收入300多萬元。叢滋崗還規劃投資建設了村委辦公室、老年活動中心、衛生院、文化書院、健身廣場、路面硬化綠化等。圖為叢滋崗為村裡群眾發放年貨

(四)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結合點,積極爭取僑商資源參與

各地僑聯充分發揮密切聯系海外僑胞、僑團組織、僑商企業的優勢,圍繞東西協作扶貧、對口幫扶等國家戰略,引導鼓勵僑界資源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傾斜。北京市僑聯推出包含“雙百行動”、“京蒙合作”、“美麗鄉村”三個項目在內的“京僑幫扶”系列精准扶貧項目,支持本市懷柔區渤海鎮、河北省阜平縣、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大學生就讀、養殖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上海市僑聯組織和支持其下屬的華商會、女僑胞聯誼會、華僑攝影協會等將愛心資源向對口支援地區、國家“三區三州”貧困地區和國家級貧困縣傾斜。四年裡,累計資助善款超過7600萬元,開展慈善項目50余個,涵蓋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民生改善、留守兒童關愛、鄉村教師培訓、鄉村醫生培訓、滬滇兩地學生交流等多個項目,7.2萬余人次受益。福建省僑聯引導僑企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和“閩寧對口協作”幫扶,深度挖掘西部生態環境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推動閩籍僑領陳德啟將戈壁灘變成十萬畝有機葡萄生態產業園,共同將寧夏葡萄酒產業打造成走向世界的“紫色名片”。融僑集團投資10億元在固原市單體投資最大的農業項目——融僑(豐霖)肉牛生態產業園,打造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努力將肉牛養殖發展成為推動固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河北省僑聯通過舉辦“創業中華·創新河北”、“海外僑商河北行”等大型招商活動,組織海外僑商實地參觀考察,推動項目落戶。河北、陝西、浙江衢州等地僑聯通過舉辦“僑商行”、僑青年會等活動,貴州省僑聯利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酒博會”等大型活動,組織海外僑胞、海外貴州商會參會參展,直接促成了德國貴州商會聯合世界知名自動化技術供應商和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建成目前全國設施最好、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高端技能人才和工程技術人員培養實訓基地。新西蘭貴州商會投資“檔案雲”大數據項目、英國貴州商會促成英國醫仁醫療機構與貴州康美健健康中心簽約合作等。安徽、貴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僑聯,以當地政府舉辦大型活動為契機,組織僑胞赴貧困地區開展經貿考察、合作洽談,取得實質成效。

此外,一些地方僑聯組織借助僑的渠道積極探索扶貧開發新渠道。內蒙古包頭市僑聯發動僑商力量,建立包頭華商水產肉食扶貧市場,為貧困農民免費提供攤位500個,減免租金1000萬元。黑龍江大慶市僑聯發揮新僑創新創業基地優勢,協助僑企青青草原農場與大學聯合,培養百名馴馬師,打造特色農業品牌,帶動萬名農民致富。河北承德、甘肅臨夏等地“扶貧”、“扶智”相結合,注重培訓農村技術骨干。貴州、陝西等地借助互聯網銷售平台、知名僑企、海外鄉團組織,線上線下同向發力,持續推進貧困地區農產品、物質文化遺產、文旅產品推廣銷售。陝西安康市僑聯加強與海外僑商合作,先后組織本地200余名農民工赴智利、利比亞、埃塞俄比亞、哥倫比亞等國務工,實現脫貧一戶帶動一片。

(五)以實現愛心善願為落腳點,引導僑界公益慈善組織精准作為

海外僑胞歷來都有情系桑梓、扶貧濟困、助學助醫的傳統,一批僑界公益慈善組織是僑界愛心力量的典型代表,他們關心支持文教衛生事業、樂於扶貧濟困改善民生,在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發展上起到了拾遺補缺和引領示范作用。各地僑聯高度重視僑界公益慈善組織的作用,積極協助其實現愛心善願。

一是教育幫扶方面,各地僑聯廣泛借助僑資僑力的支持,通過開辦“珍珠班”、“樹人班”,成立扶貧教育基金,協助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向貧困學生捐資捐物等多種形式改善教育條件。黑龍江省僑青會開展“僑青送暖 愛融龍江”活動,為貧困兒童送冬衣。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街道僑聯設立“許與許”專項基金,每年資助農民工子弟學習藝術、為西藏地區困難學生捐助學費、為特困大學生提供免費午餐、陪孤寡老人吃年夜飯等項目。上海市黃浦區豫園街道僑聯連續多年開展“愛飛翔·我邀鄉村教師來做客”公益活動,接待來自四川、內蒙古、湖南、湖北等偏遠地區的鄉村教師,並認領鄉村孩子們的小心願,用愛心為貧困地區發展作貢獻。福建省僑聯與省東南科技產業開發研究院聯合開展公益協作,發動“百僑百企科教助學”活動,向基層農村貧困學生、留守兒童贈送科教文體學習用品、捐贈“科教文體包”,捐資建設“科教文體室”。江西、廣東等地僑聯協調促成僑胞捐資建立“何澤芸先生獎助學金”、“何耀棣先生優才獎”、“林其河助學基金”、“小才子基金”等多支基金,資助優秀貧困學生完成求學夢想。江西上饒市廣信區僑聯對接黃奕聰慈善基金會、欣欣教育基金會,為部分學校提供基層教育設備。四川省僑聯主動與加拿大福慧教育、上海杉樹公益、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等慈善組織聯系,簽訂長期定點助學項目協議,助力“三區三州”教育事業發展。開展“走進高中計劃”、“薪火工程”、“女子班”、“杉樹珍珠班”等助學活動,在40所學校建立309個“圖書角”,幫助2萬余名貧困學生順利求學。陝西省僑聯攜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向陝西省貧困地區學校捐贈價值400余萬元的《國學經典誦讀書系》15萬冊,擴展貧困地區中小學生視野,增強少年兒童的文化自信。寧夏、陝西銅川市僑聯積極爭取香港扶輪社捐贈淨水設備,為貧困地區中小學安裝淨水設備。

二是健康扶貧方面,各地僑聯廣泛開展的“溫暖健康行”活動,在幫助貧困地區改善醫療條件、向貧困群眾普及衛生健康知識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幫助他們不出遠門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天津市僑聯與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等組織合作,連續兩年舉辦“小拍品·大愛心”慈善拍賣會,廣泛動員市僑聯委員、涉僑社團和組織、僑商企業開展“津僑大愛”、“僑愛365”等公益慈善活動,所得善款全部用於支持殘疾人健康事業和貧困地區幫扶項目。河北張家口市僑聯攜手北大醫院、僑企河北岡大醫療科技公司等,開展“山中雛菊、筑夢同行——關愛貧困地區兒童口腔健康公益行活動”。四川阿壩州僑聯實施“僑愛工程——送溫暖遠程醫療站”計劃,為四川省人民醫院與馬爾康市人民醫院搭建遠程醫療“面對面”平台,實現省人民醫院遠程會診、遠程教學和雙向轉診業務,大大提升了馬爾康市人民醫院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西藏僑聯協調廣東天行健慈善基金會,對基層青少年進行視力篩查,免費配鏡。陝西榆林市僑聯爭取澳大利亞魏基成“天籟列車”捐贈,為老年人捐助助聽器680套,為7個特殊教育學校聾啞兒童捐助助聽器500余套,教學儀器14台。青海僑聯爭取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澳大利亞夢想成真基金會、香港獅子會眼庫、邱維廉愛心基金會支持,幫助1500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中國僑聯基層建設部協助應善良基金會在偏遠地區開展醫療項目建設,幫助思利及人基金會開展守護兒童健康公益項目,支持河仁慈善基金會全力投入“三州三區”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為脫貧攻堅建設“健康防線”。

此外,福建省僑聯推動林文鏡慈善基金會發起鄉村發展帶頭人支持計劃,通過挖掘培養和資助鄉村發展帶頭人,促進當地優勢產業發展。江西景德鎮市僑聯發動僑界愛心人士成立了全省首家“媽媽制造”景德鎮陶瓷合作社,為本地貧困婦女及其家庭送上僑的關愛。雲南昭通市僑聯借助美國角聲基金會、香港華恩基金會力量,開展產業扶貧項目,解決貧困農戶增收問題。金龍魚基金會協助所在的益海嘉裡集團,助力河北蔚縣打造脫貧致富的大產業。

湖北省僑聯扶貧工作隊員在貧困戶家中講解扶貧政策,核實有關數據。.jpg

湖北省僑聯扶貧工作隊員在貧困戶家中講解扶貧政策,核實有關數據

經驗總結

縱觀三年來全國僑聯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戰中開展的各項工作,主要有以下四點經驗:

(一)堅持黨的領導,踐行僑聯使命

各地僑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充分認識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僑聯組織承擔的一份光榮的政治任務,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將助力脫貧攻堅作為僑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工作進行謀劃和部署實施。構建起主要負責同志牽頭抓總,分管領導統籌協調,各部室通力協作的工作格局,在推進工作中明確目標任務,壓實責任。各地僑聯牢固樹立“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干勁”的觀念,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培養僑聯干部的重要陣地,克服僑聯“小單位”“人少事多”的困難,在助力脫貧攻堅過程中錘煉了干部作風、淬煉了干部能力。

(二)找准工作定位,強化精准施策

各地僑聯立足“黨政所需、群眾所盼、僑聯所能”,找准定位,確定僑聯組織在脫貧攻堅戰中的主攻方向,在做好定點扶貧工作的“必修課”外,將歸僑僑眷的困難疾苦放在心上,選准貧困歸僑僑眷幫扶和社會幫扶作為“選修課”,廣泛開展扶貧工作,主動出擊,彰顯作為,亮點紛呈,成效顯著,體現“小單位、大作為”的良好精神風貌。面對各地僑情各具特點,各級組織各有所長的情況,不同地區圍繞中心大局,抓住自身特點,突出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謀劃精准扶貧,將僑務資源用在刀刃上,起到“四兩撥千金”的效果,努力使幫扶效果最大化。

(三)突出多措並舉,精准有效幫扶

從建言獻策、完善制度、出台舉措到建設組織、派遣人員,從夯實基建、助推產業到培訓技能、幫扶就業,從文化教育、醫療健康到短期救濟、服務慰問,各級僑聯組織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投入人財物力,全面系統部署,創新方式方法,拓展渠道路徑,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由內而外,全面提升受幫扶地區經濟、人才、教育、文化、健康等各方面水平,為接續推進鞏固發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下基礎,推動貧困地區和困難群眾實現從短期脫貧到長期致富的根本性轉變。

(四)依托僑界力量,推動共同發展

充分發揮僑務資源優勢和僑聯系統組織優勢,最大限度團結引領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最大限度引導調動僑資企業和僑界公益慈善組織﹔最大限度匯集凝聚僑心僑力僑智,轉變單兵作戰觀念,積極建設共贏平台,爭取多方資源支持,發揚互幫互助傳統,堅持“兩個並重”,深化“兩個拓展”,加強統籌協調,開展結對幫扶,助力脫貧解困,實現定點扶貧地區人群、貧困歸僑僑眷共步小康,實現區域發展、扶貧開發、僑胞事業融合共進,更廣泛幫助社會貧困人群解決困難,更持續推動民生改善政策落地實施。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向家村牛天嶺新貌.jpg

山東省棗庄市美國僑眷安全平心系家鄉教育事業,在棗庄經濟開發區捐建了一所高標准的小學

當前,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國僑聯系統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團結、動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採取更有力的舉措、凝聚更強大的力量,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多的僑界力量。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