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劉冬梅:一心為“僑”綻芳華
2021年05月11日15:08  來源:中國僑聯

開展走訪調研,夯實僑聯工作服務基礎﹔竭誠為僑服務,廣泛團結聯誼僑胞僑眷﹔主動牽線搭橋,獻計出力服務家鄉建設……談起僑務工作,江蘇省海安市僑聯主席劉冬梅有著說不完的話,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活,學不盡的新思想。作為縣級城市,海安現有歸僑僑眷1萬余人,海外僑胞約6300人,“僑”是這裡獨特的資源,僑務工作不容忽視,而當好這裡的僑聯主席也絕非易事,更是苦事。

任職市僑聯主席以來,劉冬梅盡職盡責,始終不忘為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服務的初心,踐行著為僑服務的諾言,書寫著僑聯人身后的感人故事。

穿針引線蓄滿“愛心池”

以真情實意譜寫幫困曲

2021年2月月1日,當瑞恩電氣困難職工唐永東從工會負責人手中接過2000元救助款時,禁不住熱淚盈眶。唐永東因故導致雙腿受傷,后經過一系列治療已有所好轉,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20年下半年又不幸遇到交通事故,舊傷未愈又添新傷,至此,已有三年多時間不能正常參加工作,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不小的負擔。為此,該公司工會組織立即啟動企業“愛心互助基金”,及時為她送來愛心款。

“這種愛心機制的實行,是我們響應市僑聯 ‘企業設立愛心基金’的號召,切實為困難職工開展幫扶的體現。”公司總經理王曉峰告訴筆者,瑞恩現在實行的職工愛心互助基金制,是以行政方撥款、職工繳款、社會捐款等方式為主要構成。每年行政方根據職工所繳基金的同等數額撥付交到工會“愛心互助資金”專用賬戶,次年年初,根據職工申請救助的實際情況,按400-2000元/人的標准進行補助。目前,瑞恩電氣職工愛心互助基金總額已達到8.33萬元,員工參與自願募捐活動率達到99%,自成立以來,每年大概有5-6人可以享受補助。

發生在瑞恩電氣的這個感人一幕,只是劉冬梅鼓勵僑企以“企”之名送溫暖的生動縮影。在脫貧的道路上,僑商僑企始終是重要而獨特的力量。上任海安市僑聯主席后,劉冬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著手加強僑聯隊伍建設,全方位摸清僑情、凝聚僑企、發揮僑智,鼓勵僑企成立“愛心基金”,為海安打好脫貧攻堅戰注入鮮活力量。

“企業‘互助基金’是一個覆蓋面廣且持續發展的幫扶模式,每家企業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設置,以實現愛心效益最大化。”劉冬梅以海安威爾曼為例給筆者算了筆賬:該企業一次性向海安慈善基金會捐贈50萬,慈善基金會對捐贈的款項進行理財,將理財收益作為資助款項,以助學金的形式定向給海中學生助學,“假設年化利率5%,則一年收益為2.5萬元,如果每個孩子幫扶2000元,則每年可資助12個學生。”

除此以外,為確保“愛心互助基金”安全有效運行,劉冬梅提議各僑企設立專門賬戶,在企業工會組織中成立專門管理小組。基金收支情況定期張榜公示,接受職工監督。目前,80多家企業各類基金總額逾300萬元,捐款總額達150萬,惠及近千人次,實現助學、幫困、醫療等領域全覆蓋。

協同合作打好“組合拳”

以真招實策趟出幸福路

僑聯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海外僑胞和國內歸僑僑眷的橋梁和紐帶。身為僑聯主席,劉冬梅主席深知自己肩上之重任,始終牢記“心系僑胞,暖僑心”之宗旨。多年來,她以上率下,積極發動僑聯上下,牽線搭橋,引導僑界捐款捐物,支持家鄉建設。

脫貧不能“單打獨斗”,需“全面開花”。在劉冬梅的牽頭下,海安僑聯與挂鉤村鎮、企業以及工會、團委、婦聯、衛生、民政等部門聯合打造了海安市職工志願服務隊、海安市青年志願服務隊、海安市巾幗志願服務隊、海安市心僑志願者服務隊4支品牌志願服務先鋒隊。

“多虧了僑聯為我們這些年老體弱的人設置了‘保健中心’這樣的好地方,我常年患有‘三高’,專家教授們的優質診療服務著實讓人安心不少。”3月12日,家住海陵社區的僑眷朱冬生做完每月一次例行檢查后,禁不住向筆者連連稱贊。

朱冬生口中的“保健中心”是海安華僑醫療保健中心,由海安僑聯與海安中醫院於2008年5月聯合成立,是海安僑民僑眷的醫療志願服務定點。僑界群眾憑會員証在華僑醫療保健中心看病就診享受“三優三免”服務,即優先(設立專門為僑服務的窗口,歸僑僑眷就診挂號、檢查治療、住院手術優先)、優質(門診接診安排具有較高水平的醫生和專家教授)、優惠(歸僑僑眷就診檢查住院手術等,均按照醫療收費標准給予20%的優惠,特殊檢查給予20-30%的優惠),三免:華僑、歸僑、僑眷就診憑會員証免收挂號費﹔醫生、護士上門服務,在縣城免收出診費﹔常年為歸僑僑眷提供免費義務健康咨詢和體格檢查。

自海安華僑醫療保健中心成立以來,享受政策的僑界群眾近5000人次。“下一步,我們計劃與衛健委聯動,與人民醫院、區鎮醫院等多個醫院合作,讓住在偏遠鄉鎮的僑界群眾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實實在在的就醫實惠。”劉冬梅告訴記者。

以品牌志願服務先鋒隊為撬點,劉冬梅結合海安僑聯已有的“‘五彩’僑牌”黨建書記項目,協同合作打好“組合拳”,形成“4+5”服務矩陣,觸角延伸至僑企職工、僑界青年、歸僑僑眷家庭、僑界空巢老人等。

盡心竭力當好“引路人”

以真功實績立起脫貧心

“心系僑民、為僑服務”,這是劉冬梅身上最為閃耀的品格。懷揣著這份深深的“愛僑心”,劉冬梅沒有雙休日、沒有節假日,隻要群眾需要,就是她的工作日。

宣貫惠民政策扶起脫貧“志”,破解發展瓶頸打通貧困“梗”。劉冬梅以挂鉤村、挂鉤企業為落腳點,輻射鎮、街道和園區,多年來堅持跑村入戶,逐人逐戶了解所急所盼所需,將惠民好政策送進百姓心坎兒。

每次進村入戶,劉冬梅都會隨身攜帶一本筆記本,哪家孩子要上學、哪家老人有病、哪家需要什麼困難,她都會清清楚楚地記在筆記本上。有時候字跡不算工整,甚至有些凌亂﹔有時候記錄描述不夠專業,甚至有些“業余”,但是每一筆都飽含真情——

家住夏岔村18組的許惠明是一名建檔立卡戶,因糖尿病並發症,視力下降,腿部感染,隻能與輪椅為伴,喪失勞動能力。劉冬梅與村兩委溝通,聘請其妻子蔡仁梅為村居網格員,同時,邀請致富能手對許惠明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帶動其通過養羊致富,如今已經成功摘帽﹔夏岔村16組村民唐仁濟,妻子曾昭英患有精神障礙疾病,兒子唐義勇初中畢業后工作一直不穩定,家庭條件相對困難。劉冬梅幫助唐義勇聯系參加技能培訓,后順利進入吉程機械工作,月薪2000多元……目前,挂鉤村夏岔村37戶貧困戶順利摘帽。

凝聚僑民僑眷“反哺鄉情”,家鄉好才是真好。在劉冬梅組織帶領下,海安僑聯開展了一系列獎優扶困、支援家鄉建設的慈善活動。全市逐漸掀起僑胞僑眷支持家鄉建設的熱潮,在支持家鄉建設的每一個角落裡,到處都有僑胞僑眷投資捐助的身影,並不斷涌現出一批慷慨解囊、支持家鄉建設的愛國、愛鄉典型人物,如周杰祥、王劍雲、李林朗等。疫情防控期間,海安僑聯牽頭聯合僑界力量,向國內累計捐款、捐物計人民幣539萬元,向國外捐贈口罩7萬隻,口罩生產設備1台。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