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把疊石橋打造成中國最大家紡產業基地
本報記者 賈平凡
2021年04月26日09: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中國疊石橋家紡城一角。

受訪者供圖

小平頭、白襯衣、西裝褲,個子不高但十分精干,朴實簡素且隨和從容,這是南非僑商朱仲輝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若是走在路上,人們一定看不出,他就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最大家紡產業基地——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產業園區的締造者、董事長。在他鄉音濃郁的生動講述中,一個江蘇南通新僑商領軍人物的人生軌跡和精神肖像逐漸清晰了起來。

從電影放映員到地產開發商

朱仲輝的第一份職業是電影放映員。從小熱愛電影和文藝的他,中學一畢業,就過起走村串巷放電影的生活。從1983年至1992年,他一干就是10年。

在放電影的同時,朱仲輝干起了第二職業——貓匾推銷員。那時,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下海”經商在中國蔚然成風。銷售經驗豐富的朱仲輝也決心轉戰商界。

從試水服裝廠到涉足家紡行業,再到辦起服裝家紡外貿企業,朱仲輝隻用了不到兩年時間:“當時,每年幾百萬元人民幣的銷售額為我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上世紀90年代初,不少鄉鎮企業實行改制。商業嗅覺敏銳的朱仲輝乘勢而上,和幾個合伙人收購了家鄉海門市三星鎮的一家建筑公司。

小試牛刀便嘗到甜頭,朱仲輝雄心勃發,選擇單飛。從1996年收購當地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到陸續承建海門市各類大型房地產項目,再到投資建設建材大市場,朱仲輝憑借果敢決策和穩扎穩打大獲成功。

2000年,三星鎮政府要將疊石橋繡品城改造為大型家紡城,向社會公開招標。朱仲輝一舉中標,從此開啟了“十年建一城”的創業歷程。

2011年10月,當三期工程竣工后,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成為總建筑面積達120萬平方米的中國最大家紡市場。因輻射廣闊的海外市場,疊石橋國際家紡城也成為全球家紡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市場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之一,被譽為“中國的法蘭克福”。

從昔日“泥腿子”到僑商“領頭雁”

由於常年扎根家鄉投資創業,朱仲輝笑稱像自己一樣的企業家都是“泥腿子”。但誰也沒想到,有一天,“泥腿子”們集體變成了“洋老板”。

故事要從2001年說起。當時,響應南通市政府“跨出國門搞建設”的號召,朱仲輝將目標錨定在南非。在基本熟悉當地的投資政策和風土人情后,他在南非投資了噴棉膠廠和房產公司,豐厚的回報讓他喜出望外。

“一人富,富一家﹔大家富,富一片。”朱仲輝沒有獨自悶聲發大財,而是很快把南非經商的利好消息告訴了鄉親們。

與此同時,朱仲輝又把開發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的成功經驗移植到南非,在墨西拿市建起了總面積達13萬平方米的工業園和中國(商)城,為數以千計的僑胞和當地人提供集中經營的場所。

筑巢引鳳。在朱仲輝的鼓勵帶動下,一大批做生意的南通人紛紛前往南非發展。而以南非為根據地,朱仲輝和一些頭腦靈活的南通僑商,迅速把商業觸角延伸到整個非洲大陸的各行各業。

對很多僑胞而言,出國后更愛祖國,離鄉后更重鄉情。朱仲輝也不例外。

因有感於很多南通同胞在海外各自為戰辛苦打拼的不易,朱仲輝於2009年發起成立南通世界通商總會,並被推選為會長。為凝聚僑心,他擔負起服務海外南通同胞的工作,成為大家心中的“領頭雁”。

隨著南通世界通商總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南通籍僑胞陸續在羅馬尼亞、智利、安哥拉、加拿大等國開設30余個海外分會。10余年來,在南通世界通商總會的團結帶領下,南通籍僑商在海外抱團打拼、互幫互助,良好口碑也在海內外聲名遠揚。

從創業成功者到反哺社會者

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多年來,朱仲輝堅持盡其所能回報家鄉和社會。

因受客觀條件限制而沒機會上大學,一直是朱仲輝引以為憾的事。為此,他特別鐘情教育公益事業。2002年前后,相繼投資2600萬元在海門創辦兩所南通市“一類幼兒園”﹔2007年以后,先后向“徐有庠教育基金會”、南通大學“張謇園”、海門中學校長基金會和海門市慈善總會等機構捐贈共計數百萬元﹔每年投入上百萬元,通過各種方式資助特困家庭和貧困學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05年,朱仲輝投資5000萬元,將海門福利院改建為融養老、醫療、康復、休息和學習為一體的綜合性、福利型老年服務中心。除此之外,每年他還拿出數十萬元慰問福利院老人和兒童。

在海外經商,朱仲輝也將公益愛心的種子播撒到當地。2011年,在朱仲輝的主持下,世界通商總會舉辦了“通商情懷大愛無疆——愛心暖百家”慈善募捐晚宴,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的40余名南通籍僑商義捐共計1400余萬元人民幣,資助納米比亞貧困民眾和到南通大學留學的納米比亞學生。

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朱仲輝一直銘記這個朴素的道理:“沒有國家的好政策,沒有改革開放,哪有我的今天?沒有鄉親和全社會的幫助,憑我一個人怎能建成大廈千萬間?”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