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誠,藥理學和創新藥物開發專家。現任南開大學藥學院院長、泰達學院院長,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特聘副院長,天津市分子藥物篩選與設計技術工程中心主任,天津市分子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並任外國專家局重點引智項目評審專家。主持承擔了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3項,其它各類基金課題10余項。主持 1.6類藥物非臨床研究3項,已獲得NMPA臨床批件2項(其中多西環素抗腫瘤臨床批件已進入I期臨床),1類新藥正式臨床前實驗2項,申報專利173項,獲得專利授權57項,累計發表SCI文章83篇。
深入開發 成果突出
自回國以來,楊誠教授任職於南開大學和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主要從事藥理學研究和新藥研發工作,涵蓋學科研究領域包括藥學、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結構生物學等,綜合利用多種技術手段進行藥理研究和研發新藥,利用高通量篩選和數據分析聯合大量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及動物實驗篩選出了數個具有潛在成藥性的藥物。
建立了多種疾病的細胞篩選體系和動物藥效學模型,利用化學合成技術設計合成全新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天然產物化合物衍生物庫、分子片段庫等。在藥學院與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聯合轉化平台上,建立了國家化合物庫環渤海分庫。在化合物庫中進行高通量分子篩選得到結構穩定的先導化合物,利用細胞和動物藥效評價模型評估先導化合物藥效,從中選出藥效優良的候選藥物進行進一步的成藥性評價,目標獲得安全有效的候選藥物用於申報相關適應症的臨床研究批件,為相關疾病提供可行性高的優勢品種進入臨床試驗。
楊誠教授根據國內市場需求,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發方向,進行深入開發。多西環素以PAR1為靶點“老藥再開發”並臨床批文,目前已在上海東方醫院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老藥再開發”對於新藥研發具有重要意義。由於“老藥”經長期臨床應用,可能存在的問題已有深刻的研究,對其進行有限的改動和優化所獲得的新化合物可能具備有優良成藥性,可以大大節約研發周期和成本。
在研的具有潛在成藥性的先導化合物項目三項,主要針對惡性腫瘤和器官纖維化這些社會重大疾病。包括治療結腸慢傳輸性便秘的CP0119、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疾病的CP0116、抗腫瘤的人工環狀DNA。CP0116項目和CP0119項目已經入正式臨床前研究。2019年,CP0119項目已與華潤醫藥集團達成合作開發協議,由華潤投資1400萬完成臨床前研究,目前項目進展順利,按計劃會在2020年底或2021年年初申報臨床批文並進入臨床。
科技創新 推動平台建設
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自新藥專項實施以來,楊誠教授便圍繞新藥研發鏈條努力開展了一批技術環節(平台)的建設,初步建立起一條較完善的藥物研發鏈,它具有技術先進、規范化實驗、創新強等特點,能夠滿足新藥研發,為天津市新藥創制提供了有力、可持續性的技術支撐。
楊誠教授主持籌建了南開大學藥學院藥物研究中心公共技術平台,並充分利用校外優勢資源,建立了以藥學院的分析測試中心為核心平台,以藥物化學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測試中心、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高通量分子藥物篩選中心和動物房為支撐平台的綜合藥物研發技術大平台﹔並與天河一號超算中心和聯合研究院計算中心相結合,建立了藥學院藥物篩選與生物信息學中心﹔推動南開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的天津最大的生物醫藥產學研中心建設﹔依托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土地資源建立了10000㎡植物藥園﹔與學院教學中心聯合建立了制劑研發平台﹔主持組建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推動建立了學院成果轉化辦公室﹔與美國Moffitt腫瘤中心共建“南開--Moffitt腫瘤免疫中心”﹔與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共建企業重點實驗室﹔與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建立抗感染藥物研發中心﹔建立天津市分子藥物篩選與設計技術工程中心﹔依托南開大學實驗動物中心籌建病理實驗平台,並與華潤醫藥集團、天津藥業集團等醫藥研發企業聯合建立實驗室。
補齊短板 提升國際競爭力
生物醫藥是研發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楊誠教授擁有20年的海內外新藥研發經驗,多次應邀出席國際性新藥研發高峰論壇並作大會發言,引領了研發新理念及新技術科學應用,獲得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認可。在國家重點專項的國際合作項目支持下與國外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致力於生物醫藥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與創新藥物的問世。對推進行業的國際互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與美國Moffitt腫瘤中心合作建立天津國際合作中心,以“致病微生物感染機制及防治策略研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建設為題於2020年獲批教育部111引智基地。在藥學院建立暑期國際交流課程,邀請外教來院針對師生在文章寫作、不了解國際藥物研發流程和要求等弱點進行強化培訓和輔導,補齊短板快速提高水平。
引進人才 創新培養
楊誠教授作為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熱愛教學,注重研究生科研素養、專業基礎與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新藥研發相關的藥理及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等研究領域培養博士后4名,其中一名已出站並成功入駐天津科技大學任教,正在培養9博士生和19名碩士生,已指導畢業7名博士研究生和26名碩士研究生順利畢業,為用人單位培養和輸送大量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