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后疫情時代,華商如何應變局謀發展?
2021年04月19日12: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即將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華商圓桌會議將如期而至。

作為20年來以“謀發展”“促合作”為主線的高端國際對話平台,博鰲亞洲論壇今年年會主題為“世界大變局:共襄全球治理盛舉 合奏‘一帶一路’強音”。疫情加速世界大變局演進背景下,年會設置六大板塊議題,將為華商應變局、謀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亦為華商把握中國經濟脈搏、共享發展機遇呈現更直觀認知。

面對變局華商以變應變

眼光獨到、嗅覺敏感、行動果敢,回首既往,華商面對“變局”總能以變應變,開拓經營新局面。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東南亞華商面對排斥性法案下的行業限制,進軍產業新領域﹔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印支華裔移民法國后,以經商為主的他們異域創業,建設新家園﹔2008年金融危機下,南歐各國經濟衰退,當地華商多向拓展經營空間……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破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雙重難題,同樣考驗著華商智慧。行業生態因疫情重塑,世界各地的華商積極轉型求變,或跨行業經營、或開拓線上模式等,展現出經營靈活、百折不撓、勇於創新等特點。

后疫情時代,華商如何應對新形勢下的新變局?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中“把握世界變局”“擁抱產業變革”及“與新技術共舞”等板塊設置的議題將帶來啟發。

謀求機遇華商錨定中國

華商事業與中國緊密相連。受益於國內疫情防控成效,中國經濟得以率先恢復,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此背景下,布局中國市場的華商企業發展亦表現亮眼:過去一年,華彬集團整體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以華彬快速消費品業務板塊為例,全年銷售收入取得小幅增長﹔銀帝集團受益於中國在確保宏觀經濟穩定、對沖風險、保障供應鏈暢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強大實力,在疫情下實現了產業版圖再擴大。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中國開放發展決心堅定,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開放之窗”正持續吸引海外華商融入中國市場﹔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加速構建,可以預見,中國發展的確定性將吸引更多華商錨定中國市場。

后疫情時代,華商在華謀求發展的機遇何在?年會中“解讀中國”板塊,將成為華商扎根中國沃土、搶抓發展機遇的鑰匙。

共享發展華商引得“鳳凰來”

如今,中國開放發展已經與世界交互與共。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自貿港建設等穩步推進,華商企業不僅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還做起“紅娘”聯結更多海內外企業共享中國發展成果及“一帶一路”商機。

以“一帶一路”為例,自倡議提出以來,吸引諸多華商企業參與。正大集團出資投建泰國高鐵,助推“一帶一路”建設與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計劃高效對接﹔截至目前,世茂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也已簽訂了十幾個投資合作項目。

完美(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來西亞華商古潤金表示,華商對促進當地民眾了解“一帶一路”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讓當地民眾知道‘一帶一路’不是隻對中國好,而是對雙方都好,對沿線國家的人民、政府也好。”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年會中“‘一帶一路’合作”及“共享發展”板塊為華商搭乘中國開放發展快車助力,而華商作為紐帶,也將聯結更多有識之士,促成更多國際合作,共助人類命運共同體下“美美與共”。(馬秀秀)

(責編:劉婷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