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六十二)
李佔勇:立德樹人 科技創新 銳意進取
2021年04月19日16:34  

李佔勇,天津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現任天津市低碳綠色過程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僑聯第九屆委員會常委,河西區僑聯副主席,濱海新區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機械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包裝與食品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副理事長、天津分盟理事長﹔擔任國際學術期刊Drying Technology編委(IEAB),《中國輕工教育》主編。主要從事“新型節能過程技術及設備的研發”“過程工程中的傳遞基礎理論的研究”和“能源環境技術”的研究。

心懷責任 崇尚務實

李佔勇同志自2004年從日本名古屋大學學成歸國后,在天津科技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他牢記人民教師的職責,始終將自己看作是“學生求學的引路人、學生成長的貼心人”。在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他倡導研究生多動手、多實踐,並且經常放棄休息時間指導研究生工程實驗、分析數據、探討結論。他關心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長進步,在學校成立留學回國人員聯誼會,積極為青年人才創造條件。同時增強學校國際交流合作,2013年聯合推薦 高端外國專家艾倫·牟俊達(Arun S. Mujumdar)申報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建立與西班牙巴斯克大學聯合培養機械工程領域碩士項目,雙方每年互派研究生﹔作為大會主席成功舉辦第七屆亞太地區干燥會議,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人參加。曾獲2011—2016年度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先進工作者稱號和學會工作成果獎等榮譽稱號。

焚膏繼晷 樂於奉獻

作為科技工作者,為把握學術發展前沿潛心科研,李佔勇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完成著作1部、譯著2部,其中譯著《固態發酵生物反應器:設計和操作的基本原理》(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項目。獲批授權中國專利10余項,美國專利1項。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流化顆粒表面噴霧冷凍干燥典型食品料液的機理研究”﹔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固體發酵清潔生產技術與集成”﹔天津市人才引進與科技合作計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生物質能源移動裝備開發及產業化”﹔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博導類)“顆粒微波加熱均勻性調控機理研究”等省部級科研項目15項。“農林廢棄物快速熱解制備生物炭的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2019年度天津市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

作為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李佔勇積極推進教學改革,主持實施了天津科技大學的學分制改革,使天津科技大學成為天津市第一所實施完全學分制改革的高校。獲得第八屆高等教育天津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注重自主實踐能力的普通高校工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面向新工科建設的生物制藥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完成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研究計劃重點項目“高校工科學生自主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結題評價為優秀﹔主持天津市教學成果獎重點培育項目“基於完全學分制的地方高校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和探索實踐”。主編《互聯網+時代的高等教育改革》(經濟日報出版社,2017)。策劃成立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天津分盟,目前入盟高校已達22所。

(責編:呂重江、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