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僑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未缺席。在傳播馬列主義建黨求索途中,在烽火硝煙抗日救國戰場上,在熱情支持新中國建設道路時,在春風吹動改革開放浪潮裡,在新時代逐夢偉大征程中,都能看到“僑”的身影。
廣州作為著名僑鄉都市,廣大僑胞在百年征程中堅定不移地跟黨走,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貢獻了巨大力量,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愛國之歌。
為進一步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廣州市僑聯現推出“百年僑力量”百期系列報道,呈現華僑華人與廣州發展的密切聯系以及華僑華人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共慶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本期推介:大義長爭日月光——李少石。
李少石(1906-1945),原名李國俊,又名李振,生於香港,后移居廣州。杰出的社會活動家廖夢醒之丈夫,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廖仲愷與何香凝之女婿。1925年入讀嶺南大學,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生忠於革命事業,曾先后在上海、香港、重慶等地開展革命活動,是周恩來的親密助手。1945年遭國民黨槍擊遇害,毛澤東親筆題詞悼念:“李少石同志是個好共產黨員,不幸遇難,永世哀思!”
1906年,李少石在香港出生。為了讓李少石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李少石的爺爺專門將他送往廣州私塾小學讀書,在老師與家人的教育和熏陶下,逐步建立起對家和國的理解。
從私塾畢業后,李少石考入香港皇仁書院,與孫中山是校友,內心一直把孫中山當作“偶像”。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和鄉賢文化影響,不斷吸收西方先進文化,在目睹清朝的腐敗和國民黨政府的黑暗后,他在內心埋下了變革社會、改造世界的種子。
1925年,嶺南大學“泉社”合影
后來,李少石隨家人遷至廣州,並於1925年入讀嶺南大學,與廖仲愷、何香凝的女兒廖夢醒成為同學。同樣擁有愛國情懷的二人相互吸引,並結成親密戰友,一起參加反帝反軍閥斗爭。同年,李少石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6月間,省港大罷工爆發,他參加了聲援上海工人斗爭的“六二三”示威游行,目睹了帝國主義制造的慘絕人寰的“沙基慘案”。為了抗議帝國主義的暴行,他和廖夢醒在嶺南大學發動了工人罷工,結果被學校當局開除。之后,他到了海員工會工作。
1926年,在共產黨員陳郁的介紹下, 20歲的李少石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李少石這時奉調到香港從事秘密工作。1930年,黨中央派李少石到香港組織交通站。這時他已與廖夢醒結婚。他們夫妻在婚前就有默契:互相不妨礙各人的革命活動。
李少石與廖夢醒結婚照
1932年,由於交通站有個工作人員被捕,有叛變嫌疑,李少石和廖夢醒奉命離開香港到上海工作。面對當時的白色恐怖,他們夫妻相約:萬一我們中間有誰被捕,不管任何重刑拷打,都要維護一個共產黨員的高貴品德,決不叛黨。
1934年2月28日,李少石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入獄。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寧死不肯招供。他從上海被解往南京時,寫了一首詩以表達自己忠於革命事業的堅強意志:“丹心已共河山碎,大義長爭日月光。不作尋常床簧死,英雄含笑上刑場”。
在獄中李少石的健康受到嚴重的摧殘:腳被打跛了,不能走路﹔肺被打傷了,經常吐血。經過三年多的痛苦折磨,1937年,經過周恩來的嚴正交涉,要求國民黨當局釋放政治犯,李少石才獲釋出獄。這時他已身患嚴重肺病,住進了醫院。出院后,李少石被派往華南淪陷區工作。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廖夢醒調入重慶工作。但李少石在給周恩來拍電報時從不涉及私事,以至廖夢醒以為他出了什麼事。有一次,周恩來問廖夢醒:“老李近來怎麼樣?”廖夢醒說:“自從澳門別后,既無音訊,又無消息。”周恩來說:“老李這個人太古板,其實他經常有電報從電台發來,但怎會連一字家信都不附帶發來呢?”不久,周恩來決定把李少石調來重慶。
1943年夏,李少石抵重慶工作,任周恩來的英文秘書。這時正值蔣介石的《中國之命運》一書出版,他讀后極為憤慨,寫了一首《讀完中國之命運后感》的詩。“萬千邏卒獵街衢,偶語寧辭殺不辜﹔安內難無傷手足,攘外偏惜擲頭顱!天之未喪斯民主,人能盡誅是獨夫,二世亡秦前鑒在,子龍何事怒坑儒?”
李少石來重慶前,周恩來曾叮囑廖夢醒:“因為大革命時代國民黨的人都認識你們,你們千萬不能暴露你共產黨員的身份。”李少石到達重慶后,公開職業是《新華日報》記者兼編輯,實際是八路軍駐渝辦事處秘書。李少石與廖夢醒嚴格遵守周恩來的囑咐,偶爾在路上碰到,也總是裝著不認識。李少石在家也要孩子叫他“伯伯”。李少石的工作很忙,但在忙碌之余,還幫助同志們學習,講述革命先烈的斗爭事跡。不管白天工作有多累,晚上他也和大家一道守夜,以防特務襲擊。
1945年10月8日傍晚,李少石奉命送來訪周恩來的柳亞子回沙坪壩住處,不料在返回途中,突遭國民黨士兵槍擊,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不幸犧牲,時年39歲。
當晚周恩來正陪來重慶談判的毛澤東看戲,聞訊后身子像觸電似地抖了一下,隨即起身,急忙趕到市民醫院。周恩來看著急救室裡的血水和一團團的血棉,聲音顫抖地說道:“20年前,在同樣的情況下,我看到你岳父(廖仲愷)……如今我又看到你這樣……”頓時淚如雨下,不勝痛忿。在場的人們無不為之動容。
10月11日,周恩來和宋慶齡隨李少石的靈柩十余裡到小龍坎,由周恩來開了第一鍬土,安葬了李少石。毛澤東也親筆題詞:“李少石同志是個好共產黨員,不幸遇難,永世哀思!”
參考資料:光明日報、南方都市報、中華英烈網、中紅網、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官方賬號等。
來源:廣州市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