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最后一位南僑機工羅開瑚,於2020年11月12日凌晨在昆明市離世,享年102歲。
羅開瑚,1918年7月15日出生於海南文昌縣。1939年,羅開瑚隨第八批南僑機工服務團回國,擔負起在滇緬公路運送抗日軍需物資的重擔,加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洪流中。1942年機工被遣散后,他在昆明開小飯店、咖啡館維持生活﹔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他被分配到昆明市五金公司工作,1978年退休。羅開瑚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常常教育子女待人要寬厚,生活要勤儉。“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當年從南洋回來,在國家危難的時候,盡自己的力量為國家做一份貢獻,是每一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無論是生是死,為了國家和民族,南僑機工從來沒有后悔過,我所做的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國家卻給予了我很多很多。”朴素的語言中透露著羅開瑚對祖國、對人民深深的眷戀和熱愛。
(羅開瑚手書戰友張智源詩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現存放於廈門華僑博物院)
羅開瑚生前,黨和政府十分關心老人的生活和身體狀況,經常對老人進行走訪和探望。在羅老患病期間,中國僑聯副主席隋軍看望老人,仔細詢問老人的生活、健康狀況和需求,並指出:羅開瑚老人是千千萬萬愛國華僑中的一員,他是老一輩華僑的先進代表,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羅開瑚老人離世后,中國僑聯萬立駿主席、隋軍副主席、中共雲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張國華等領導和雲南省僑聯、昆明市僑聯等部門第一時間向老人的家屬表示慰問和哀悼。
抗戰時期,3200多名南洋華僑青年司機和修理工響應南洋華僑賑災祖國難民總會主席陳嘉庚先生的號召,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在抗日運輸線滇緬公路上,戰勝無數艱難困苦,任勞任怨,勇往直前,流血犧牲,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歷史不會忘記他們!
來源:雲南省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