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四十九)
羅順:打造世界一流“細胞培養基”王國
2021年04月01日14:15  來源:中國僑聯

羅順,生物制藥領域國際知名專家,從事生物制藥研究工作逾25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分子免疫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博士后,回國前任職於世界最大生物技術公司美國安進(Amgen)生物制藥公司細胞培養工藝研發部,原美國JRH Biosciences/SAFC Bio公司研發部,原美國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細胞培養工藝研發部,曾於波士頓創辦GeneXP Biosciences公司。擁有十多項美國及中國專利,發表論文、著作、研究技術報告20余篇。現任甘肅健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澳斯康生物制藥(海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精益求精 引領創新

羅順博士於2011年回國,隨后陸續入選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層次人選、甘肅省外國專家“敦煌獎”、科學中國人(2013)年度人物科技型企業家特別獎、甘肅省省級三類“創業典型”、安寧區科技創新貢獻提名獎等。兼任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暨南大學兼職教授,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顧問,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智庫專家等,曾任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技術顧問、國家級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顧問。

羅順博士持續致力於生物制藥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包括:細胞代謝基礎理論研究、無血清細胞培養工藝技術開發,其工業化生產水平達到世界領先。他引領的健順生物團隊成功改進和提高了包括灌流和流加工藝在內的生物制藥生產工藝技術水平,此成果達到國內領先,產生了顯著的市場效果,助推生物制藥國產化進程,提升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綜合競爭力,對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打破壟斷 填補空白

細胞培養基是生物制藥的關鍵原材料和核心技術,但一直以來受制於美國三家大公司(Thermofisher、Merck和GE),90%以上依賴進口,且價格遠高於美國市場價的5—20倍不等,使得國內中下游生物藥品失去競爭力,制約國內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

2011年,羅順為改變細胞培養基被壟斷的局面,創辦了甘肅健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於為生物制藥行業和人、獸用疫苗企業提供高質高效的無血清、個性化、化學成分界定的細胞培養基產品,同時提供載體設計和構建、細胞株開發、細胞系評估、細胞培養工藝開發與放大、培養基配方委托生產、臨床前/臨床蛋白原液生產、臨床申報相關文件支持等完整解決方案和配套服務。

公司成立之初,中國細胞培養基行業還處於起步階段,在西部蘭州更是沒有現成可用的掌握培養基研發技術及工業化生產方面的人才,羅順不僅將全球一流的細胞培養技術帶回國內,還先后引進了十多位在歐美生物藥企研發、生產、質量、商貿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高層次專家,建立了公司強有力的科研和管理團隊。羅順帶領這些專家通過定期培訓、傳幫帶、手把手實操指導等,為高新技術人才稀缺的甘肅,培養出了一支50多人的年輕技術團隊,打造了中國“無血清細胞培養基”產業技術人才的“黃埔軍校”。公司現有員工140人,本科以上學歷佔比70%(博士、研究生佔比13%)。

公司在羅順的帶領和指導下,尤其重視產品的研發、工藝技術的創新以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保護,創建了具有國際水平的無血清細胞培養基工程實驗室,研發出上百種商業化細胞培養基和一系列國際領先的工藝開發平台,疫苗和蛋白藥細胞株開發工藝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中國在生物制藥、疫苗生產核心原材料工業化生產的技術空白。這些產品和技術可大大提高國內細胞培養基的生產工藝,提高生物醫藥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確保產品的安全與穩定。

目前公司在細胞培養基行業已形成強有力的技術、質量、價格、供貨期等綜合優勢,打破了國外三大細胞培養基供應商市場壟斷地位,與國內外近百家生物藥企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在羅順的戰略部署下,2015年公司與歐盟疫苗大廠法國Valneva公司達成項目合作——獨家引進EB66細胞株(疫苗生產最佳的平台細胞株)及開發其技術平台,致力於助推生物制藥國產化進程,對提高中國生物制藥和疫苗企業市場綜合競爭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羅順帶領公司與數家國內知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及藥品緊急研發企業緊密合作,免費捐助用於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所需的關鍵原材料細胞培養基產品三十余萬元,同時無償進行技術工藝支持,加速疫苗及診斷檢測試劑的開發、生產和臨床試驗,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積極貢獻。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