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
“神仙山保衛者”稱號的由來
賈曉明
2021年03月26日14:02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神仙山保衛者”稱號的由來

1943年秋,日軍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北岳區發動前后歷時達3個月之久的“大掃蕩”。晉察冀抗日軍民採取“敵進我進,內線與外線、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作戰方針,英勇抗擊日偽的進犯。

神仙山位於太行山北端東麓的阜平、淶源、唐縣三縣交界處,方圓百裡,主峰1800米。這一帶山區由於地理位置適中且地勢險要,成了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根據地,晉察冀邊區黨政軍領導機關、軍區抗敵劇社、華北聯合大學、白求恩學校、兵工廠、被服廠、醫院、倉庫等也都在附近。

日軍“掃蕩”開始后,分4路圍攻駐神仙山地區的軍區后方機關和人民群眾。為粉碎敵人“掃蕩”,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命令四十二團(有6個連兵力)留在神仙山,擔負掩護軍區各機關和群眾的任務。

42團部隊戰前進行了思想動員,並和當地民兵一起進行了充分的反“掃蕩”准備工作。面對優勢敵人,經團長成少甫、政委熊光焰、參謀長馬衛華等研究決定,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先拿南邊來的一路敵人開刀”。9月25日,戰斗打響。四十二團的戰士們守在天險金龍洞兩邊陡峭的懸崖上,打退敵人的8次進攻,打死打傷敵人30多人。第二天,敵人增兵再犯,同樣遭到四十二團的頑強抵抗,不僅寸土未獲,又被斃傷30多人,隻得用隨后兩天的時間原地喘息,等待補充。四十二團遂利用這兩天的時間,由熊光焰率1連掩護后方機關成功跳出敵人的合圍圈。成少甫、馬衛華則指揮部隊繼續堅持內線作戰。

29日拂曉,敵人糾集了1200多人,向九裡十八灣進攻。日軍先用山炮和迫擊炮向兩面山崖轟擊,又讓偽軍在前面趕著一群山羊專門蹚地雷。誰知八路軍爆破組埋設的地雷不炸羊,專炸敵人。敵人剛進至十八彎的頭一彎,就踏響了地雷。激戰一天,敵人死傷近百人。在隨后的幾天裡,四十二團一面繼續控制山頭,一面和民兵聯合組成幾個戰斗小隊,輪番襲擊敵人的宿營地,敵人不支,隻好狼狽撤退。

10月上旬,日軍又向神仙山周圍展開進攻,遭到四十二團的節節抗擊,傷亡近百,被迫退到大沙河、唐河兩岸。這樣,四十二團經過了大小18次戰斗,粉碎了日偽對神仙山的第一次圍攻。

隨后,四十二團轉戰於阜平至王快之間的沙河北岸,擔負起打擊搶糧的日偽軍、掩護與幫助群眾搶收糧食的任務。

10月底至11月初,不甘心失敗的敵人又糾集了數千人,分9路再次扑向神仙山。此時,四十二團駐在金龍洞附近的大台,在部隊的帶領和掩護下,后方人員從西南方二三裡的空隙中成功轉移出去。成少甫則帶著團指揮所和部分部隊,繼續在神仙山地區和敵人周旋。四十二團將大批敵人成功牽制在神仙山,並利用地形優勢,連續打退敵人的集團進攻,在斃、傷敵200余人后勝利突圍。值得一提的是,10月28日,四十二團團指揮所和部分戰士在神仙山主峰頑強阻擊日軍進犯時,敵機一架飛來協助進攻,被四十二團戰士用機槍、步槍聯合火力擊落。與此同時,四十二團外線部隊轉移至曲陽、阜平公路沿線,戰斗10余次,也取得了斃、傷敵200余人的戰果。

11月5日,敵人鑒於各部死傷慘重,隻得收縮兵力逐次撤出根據地,在撤退途中又多次遭到四十二團的伏擊:其一部向小牢頭嶺撤退時,被擊斃80余人,一部退至刁窩堡,又遭伏擊,被斃、傷100余人。

12月7日,從馬庄竄出日軍一個大隊,裹帶著50多匹騾馬,在兩架飛機的掩護下,向馬驛、軍城方向逃竄。當晚,敵人宿營在神仙山東麓的曹庄台村。得到情報后,四十二團參謀長馬衛華火速率領兩個連和機槍排,星夜趕往曹庄台西北地區設伏。8日清晨,日軍在村外沙灘集合,四十二團設伏部隊的輕、重機槍一齊開火,15分鐘內斃敵70多人。殘敵慌忙敗退,四十二團乘勝追擊,又斃、傷敵30多人,繳獲騾子50匹,機槍1挺,步槍100多支,子彈1萬余發,八路軍參戰部隊無一傷亡。

12月15日,日偽軍全部撤出根據地,反“掃蕩”戰斗勝利結束。四十二團經過3個月的英勇斗爭,與日軍作戰46次,斃傷敵800多人,擊落敵機一架,在內線、外線的作戰中均取得了勝利。戰后,該團被上級授予“神仙山保衛者”稱號。

(責編:劉婷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