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建黨百年專題>>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
三線建設:艱難時期的國家創業
2021年03月26日14: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三線建設:艱難時期的國家創業

冬日產草莓,早春出枇杷,入夏有芒果……加上溫暖的陽光,地處西南腹地金沙江畔的攀枝花,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熱資源,是遠近聞名的康養勝地,吸引了無數游客前往度假休養。

在南來北往的游客中,有一部分人會特意前往位於攀枝花新區的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充滿設計感的現代化建筑裡,收藏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以戰備為中心、以工業交通和國防科技為基礎的三線建設。

攀枝花因三線而生。在醞釀三線建設的早期,面對幾個有爭議的選址方案,毛澤東親自拍板“釘子就釘在攀枝花”,在這裡部署建設鋼鐵基地。這一“釘”,打造出了一顆耀眼明珠。

“以有可能挨打為出發點來部署我們的工作”

對於半個多世紀前中共中央的三線建設決策,不了解那段歷史的人們會感到疑惑:為什麼不在沿海、平原地區發展,而偏偏要到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內陸山溝溝裡?

上世紀60年代籠罩在中國周邊的戰爭陰雲,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1962年10月,印度軍隊悍然向中國領土發動大規模入侵,盡管后來雙方停火,但邊境地區局勢未能得到根本緩和。1963年7月,蘇聯與蒙古簽訂針對中國的關於加強蒙古南部邊界防務的協定,並向中蒙邊境派駐重兵。

而在南面,美國插手越南的戰爭逐步升級。1964年8月,美第七艦隊大規模轟炸越南北部,炸彈甚至落入中越邊境地區、北部灣沿岸。

周邊地區嚴峻的安全形勢讓中共中央領導人感到憂慮。1963年,毛澤東在審閱一份關於工業發展的材料時指出,存在著戰爭可以避免和不可避免兩種可能性,“但是我們應當以有可能挨打為出發點來部署我們的工作”。

1964年8月,一份主題為“國家經濟建設如何防備敵人突然襲擊”的報告送到了毛澤東的案頭。正值制定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按照毛澤東的批示要求,中共中央確定了一線重要工廠、學校、機關向三線遷移的重大決策。

與今天對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劃分不同,當時是由沿海、邊疆地區向內地收縮,劃分為前線、中間地帶和后方三類地區,分別稱為一線、二線和三線。其中三線地區是指雲、貴、川、陝、甘、寧、青、晉、豫、鄂、湘等11個省區,其中西南(雲、貴、川)和西北(陝、甘、寧、青)俗稱大三線。

中國三線建設研究會副秘書長、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副館長張鴻春說,這一地區位於我國的縱深腹地,在當時要准備打仗的特定形勢下,是較理想的戰略后方。

“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覺”

中共中央作出三線建設戰略決策的時候,25歲的李身釗正在鞍鋼研究院工作。1964年12月的一天,單位領導突然找他談話,說國家要在西南建設一座鋼鐵廠,要調他去那兒工作。

李身釗畢業於東北工學院,領導調他去西南的任務是參加攀枝花的科技攻關,解決普通大型高爐冶煉高鈦型釩鈦磁鐵礦的世界性難題。此前,蘇聯專家曾對攀枝花的礦樣進行過實驗,結論是這是一座“不能冶煉”的“呆礦”。

因為攀枝花礦藏豐富,又符合三線建設“靠山、分散、隱蔽”的要求,中央決定在那裡建設西南鋼鐵基地。

在三線建設的一千多個項目中,攀鋼可能是毛澤東最牽挂的。1964年5月在聽取國家計委關於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時,毛澤東提到攀枝花鋼鐵廠時表示:“不搞,我總是不放心,打起仗來怎麼辦?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覺。”

多份檔案資料記錄了毛澤東對攀枝花的關切:建設資金遇到困難,毛澤東說“把我的工資和稿費拿去用”﹔進度不理想時,他一度表示要“騎毛驢”去督促。

此外,周恩來親自部署,鄧小平親赴攀枝花指揮,國務院兩位副總理具體執行,13個部委集中會戰。三線建設研究專家張鴻春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工業發展史上,攀鋼的建設堪稱“重中之重”。

置身於“重中之重”,李身釗感受到的是極限挑戰的節奏。他說,他們要用最少的錢、最快的速度,摸索出一套最有效的辦法,來解決攀鋼冶煉的技術難題。當時的很多工作同步推進,開礦、修路、建廠等同時進行,就是為了節約時間。

年輕的李身釗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催促自己:試驗不能等。“你要是等到礦開採出來了再做試驗,那出鐵要等到哪一年去了?”

先生產,后生活,生活就是對付

今天的年輕人,在規劃職業生涯時,常常面臨著去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抑或是三、四線城市的選擇。而在三線建設中,千千萬萬的年輕人響應國家號召,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大西南、大西北腹地的茫茫深山之中。

接到調令的時候,李身釗已經有對象了,於是請了三天婚假,買了幾斤糖,在單身宿舍裡把婚禮辦了。那時候白天大家都要上班,婚禮是在晚上舉辦的。

“沒啥,召之即來,就是正常的工作調動而已。”回憶起那場調動,李身釗神情淡然。李身釗在攀鋼研究院一直工作到退休,這位浙江人為西南腹地的攀枝花奉獻了幾乎整個的職業生涯,如今他在那裡安享晚年。

從1964年到1967年,李身釗所在的試驗組輾轉承德、西昌、北京等地,開展了1000多次試驗,最終攻克了難關,為攀枝花鋼鐵基地建設提供了技術路線和設計依據。

后來他正式去攀枝花工作。第一次的路途就讓他記憶深刻:從西昌到攀枝花大客車開了2天,到了攀枝花過金沙江上唯一的一座吊橋就花了2個小時。“要排隊,因為吊橋一次隻能通行一輛車。”

三線的苦,讓那一代的年輕人一輩子都忘不了。1969年,28歲的鞍鋼業務骨干沙壽家帶著妻兒輾轉9天來到攀枝花,與數十萬全國各地的三線建設者參建攀枝花鋼鐵基地。那是他參建的第五座鋼廠,也是工作、生活環境最艱苦的一座鋼廠。

那時候講的是“先生產,后生活”,生活就是對付。沙壽家的兒子沙方石記得,小時候住的是席棚子,家家戶戶之間隔著一面席子,隔壁打呼嚕都能聽見。上頭是通的,這家開燈隔壁也就亮了。

有記者問李身釗那個年代苦不苦,他說苦,但是沒人叫苦,因為大家都那樣兒。“國家培養你的,不聽分配你就沒工作了,家庭養不活了。”

事實上,三線建設時期,財政狀況捉襟見肘,整個國家都勒緊了褲腰帶。從1964年到1980年,三線建設共投入2050多億元,約佔全國基建投資的40%,安排了鋼鐵、交通、能源、國防等1100多個重要項目。

攀枝花是靠著國家的創業精神建設起來的

1970年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49年之際,攀鋼1號高爐正式出鐵。同一天,成昆鐵路通車典禮在西昌隆重舉行。這條途經攀枝花的鐵路線也是三線建設的重點工程,其基本設計目標是把六盤水工業基地的煤炭運到攀枝花,把攀枝花的鋼鐵運到重慶,又能把重慶的機器運到攀枝花和六盤水工業基地。

數據顯示,到上世紀70年代末,三線地區的工業固定資產由292億元增加到1543億元,增長了4.28倍,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工業總產值增長3.92倍。特別是國防工業,到了1975年,三線地區的各項指標都已超過一二線地區。

張鴻春說,三線建設歷經三個“五年計劃”,投入資金2052億元,投入人力高峰時達400多萬,共安排建設項目1100多個,其決策之快、動員之廣、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史乃至整個世界工業建設史上堪稱奇跡。

一個較普遍的觀點認為,三線建設促進了內地省區的經濟繁榮和科技文化進步,對我國國民經濟結構和工業生產布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西部大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進入上世紀70年代,隨著越南戰爭逐步結束、中美關系趨向緩和、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三線建設基本不再投入新項目,進入了搞好續建和配套工程的后期階段。

到了1980年,國家經濟戰略方針實行重大轉變,三線建設基本結束,但所積累的發展后勁,直到今天仍然有力。

50年前產出攀鋼第一爐鐵水的一號高爐,經過了幾代的技術革新,現在仍在生產。攀鋼生產的含釩百米鋼軌,作為國內唯一獲得“國家出口免檢”証書的頂級鋼軌,被廣泛應用在京津城際鐵路、青藏鐵路等重點工程項目,還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助力中國高鐵走向世界。

直到今天,說起年輕時干過的那番事業,李身釗依然感到自豪:“攀枝花的建設經驗相當寶貴,這是靠著國家的創業精神建設起來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

(責編:劉婷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