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四十三)
蔡開勇:開拓創新,銳意進取
2021年03月24日14:02  來源:中國僑聯

蔡開勇,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先后獲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國家杰青、長江學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等獎勵及榮譽。2002年3月畢業於天津大學,獲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2002年4月至2005年4月在德國弗雷德裡希-席勒-耶拿大學(Friedrich - Schiller- Jena University)物理與天文系,與Klaus D. Jandt教授合作,從事博士后研究,重點探究鈦基材表面微/納米尺度結構與生理系統相互作用的相關性。

篤實好學,學成歸來

旅德期間,蔡開勇深刻體會到德國先進醫療器械對其國民健康水平、生活質量及醫保體系保障的重要作用。而我國的醫療器械市場則是非常落后,即便到了現在,高端植、介入器械和醫療設備仍嚴重依賴進口。蔡開勇擁有德國先進醫療器械研發的經驗,2005年被重慶大學引進回國,期望把在國外學到的前沿知識和先進的技術貢獻給國家和家鄉重慶,推進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植入醫療器械的研發及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

回國后,蔡開勇立厚植愛國情懷,秉承“扎根重慶、面向西部、服務全國、走向世界”的優良傳統,立足本職崗位,為提升重慶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水平、國際交流、重點實驗室建設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取得了出色成績。

科學研究碩果累累

近年來,蔡開勇主持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及省部級項目20余項,取得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Nano Today、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Mater Horizons、Chem Mater、Biomaterials等本學科國內外一流期刊發表SCI論文217篇,IF>10的34篇﹔IF>5的101篇,累計影響因子達1245分,SCI的H指數44。相關研究成果被美國Jin院士、法國Couvreur院士、丹麥Bensenbacher院士、澳大利亞Caruso院士等在Nature Materials等一流期刊及專業書籍他人SCI正面引用6000余次。多次在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參編專著2部,獲國家發明專利18項。

蔡開勇建立了“生物材料與納米醫藥”課題組,重點從事醫用鈦合金骨修復植入體研發及納米藥物載體及控釋系統研究。由於生物醫用材料(含植入器械)與宿主的相互作用首先發生在材料表界面,極大地影響材料在人體應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功能性和使用壽命,蔡開勇針對“優化材料表界面設計、改善金屬骨修復植入體成骨性差、滿足細菌感染/骨質疏鬆病患植入需求、發展高效克服抗腫瘤藥物輸送生物屏障的納米載體”四大方向開展相關基礎應用研究。從細胞或組織微環境出發,蔡開勇提出骨修復植入體高分子涂層及藥物載體表界面設計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術。

蔡開勇的相關研究促進了生物醫用材料表界面介導細胞—組織功能的相關研究,賦予高分子涂層體系“主動修復”骨組織性能,對拓展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理論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對研發治療功效的抗菌或骨質疏鬆病患植入體和提高植入體長期使用壽命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前景,也為研發心血管等介入器械提供技術借鑒。生物大分子表面功能化藥物載體、尺寸/電荷雙變化膠束、腫瘤“飢餓”療法載體表界面設計等,為藥物高效加載、遞送及腫瘤抑制提供科學依據。蔡開勇的相關研究推動了醫用高分子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應用。

學科建設卓有成就

2007 年起,作為學科方向負責人,促使重慶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成功獲得“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成為重慶市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唯一的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實現了重慶大學學科建設的重大突破。2012年,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重慶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再次獲得“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全國排名從第8名躍升至第6名﹔2017年“雙一流”學科評估中,重慶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擠身B+方陣。

2010年起,蔡開勇作為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協助院長推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論証,並於2011年正式獲得教育部批准成立“生物流變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使重慶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科研平台建設實現重點突破。同時,協助院長推進了重慶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院的建設。

2015年起,蔡開勇作為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分管科研。與陸軍軍醫大學共建“重慶市腦科學協同創新中心”﹔與重慶醫科大學共建“微無創醫療原創大型設備協同創新中心”。2016年牽頭組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最終“生物流變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蔡開勇牽頭的項目“生物材料界面與組織修復基礎研究”獲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9年7月始,蔡開勇作為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全面負責並帶領學院廣大教職工投身學科建設。

2007年起,作為生物材料方向負責人,蔡開勇積極參與“生物力學與組織修復”國家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建設,2012年以“優”通過驗收評估,獲5年期滾動支持﹔2017年再次以“優”通過驗收評估,再次獲5年期滾動支持。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