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四十二)
肖勇:祖國為大鄉愁不改 把握現在開創未來
2021年03月23日13:55  來源:中國僑聯

肖勇,英國諾丁漢大學工學博士、博士后研究員。2016年被聘任為重慶鋼鐵集團首席技術專家、重慶鋼結構產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2017年入選國家創新長期“國家級人才引進計劃”,成為重慶市國資系統入圍國家頂級引智項目第一人。曾任英國倫敦南岸大學終身講座教授,現兼任歐洲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規范編委(EC4)、歐洲鋼結構技術委員會(ECCS)等多個國際組織專家職務。

毅然回國 為國分憂

身為重慶人的肖勇,研究生畢業短暫的留校工作后,便北上進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結構所工作。1989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推薦下,肖勇從400多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研究員獎學金”,開啟了他近30年的海外求學之旅。

2016年9月,在重慶市的邀請下,肖勇舍棄在英國優越的工作和生活,全職回國,擔任重慶鋼鐵集團首席技術專家、重慶鋼結構產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使命感和責任感告訴我應該做這件事情,國內鋼結構有著巨大的潛力和空間,而發揮這些潛力需要全面而系統的技術支撐,所以我回來了。我在歐洲與鋼結構打了20多年交道,現在我希望把這些先進的理念、管理方式、技術和團隊帶回家鄉,為家鄉建設盡一份微薄之力。”這是肖勇朴實真切的心聲。

選擇全職回國,對肖勇來說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做工程跟做學術不一樣,工程質量是百年大計、人命關天的事,必須親自看圖紙和去工程實地考察,沒看到的東西是不敢簽不敢做的。”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抱著這樣的想法,肖勇決定回國了。他說:“我希望在重慶把鋼結構產業發展起來,踏踏實實地做,一步一步地干,不遺余力地把它做好做強。”

肖勇回國任職重慶鋼構總工程師三年多以來,主持成立了涵蓋裝配式建筑、工業、現代化橋梁、綜合管廊、智能停車庫等領域的鋼結構研發團隊﹔帶領團隊在裝配式建筑、智能停車庫、鋼制綜合管廊等新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技術成果,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如今,智能停車庫已發展成為公司特色產業,實現了年產值從零到5000萬以上的突破。此外,肖勇主持制定了公司年產值10億的橋梁鋼結構發展戰略,制定了公司“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正在研究制定公司國際化戰略規劃,實施了重大項目前期跟蹤、研發、設計、制作及施工的全流程管理模式,主持了“長壽創新園”“優順標准廠房”共2項國家示范工程。目前,他主持科研項目包括“十三五”國家“綠色建筑和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科技部外專重點項目、國家示范工程、國家規范及重慶市重點科技項目等共11項。

作為特邀專家代表,肖勇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國慶招待會﹔作為歸僑代表擔任重慶市統戰部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重慶市僑聯海外顧問,並多次受到國家、部委及重慶市領導接見﹔2018年,參加了重慶鋼鐵集團司法重組工作,並且重組成功,走出了重慶鋼鐵扭虧為盈的關鍵一步。

吸取先進經驗 優化“重慶鋼構”

回國以來,肖勇每年從歐洲、美國等鋼結構強國邀請知名國際專家到重慶市進行科研項目合作和技術開發。截至2020年,累計邀請了英、美、韓國及澳大利亞等5國共18人次到訪,為重慶市創新發展和國際交流貢獻了一份力量。

2019年,作為中國代表團主要成員,參加了在美國召開的國際標准組織ISO會議,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在歐亞主要國家的支持下,為中國成功獲得2021年ISO年會的舉辦權﹔獲得美國鋼結構協會針對中國鋼鐵企業發起的反傾銷案件的勝訴。

2019年,在英國倫敦,接待重慶市僑聯代表團,舉行了人才引進和招商引資等項目的見面會,取得圓滿成功。

2019年,參加重慶英才大會,並在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年會上被聘為中國僑聯特聘專家。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肖勇動員在英國的僑團和商會向重慶市捐贈一大批醫療用品。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又協調組織了重慶市的一些企業和專家向意大利捐贈兩萬個口罩,受到意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的高度贊揚。在疫情期間,為了科技攻關,肖勇帶領團隊第一時間復工,在重慶市申請立項了快速建造的應急鋼結構建筑研發項目。

目前,重慶市鋼結構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未來可作為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勢頭不可估量。重慶鋼結構產業有限公司作為重慶市鋼結構領域的龍頭企業,影響到全產業鏈聯動,涉及到鋼鐵冶煉、鋼結構設計制造、安裝施工、檢測養護、工程管理、項目融資,甚至房地產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方面。肖勇不僅希望能夠研發重慶鋼構公司的核心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建設一批鋼結構示范工程,為打造重慶市地標性建筑,更希望重慶鋼構公司未來能夠走出重慶、面向全國,通過“一帶一路”進行鋼結構項目開發與合作,將“重慶鋼構”發展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國際品牌。 

(責編:劉瓊、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