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靜2003年7月畢業於右江民族醫學院臨床本科,獲學士學位,畢業后一直在百色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從事感染性疾病臨床診療工作至今,擅於長於艾滋病及相關機會性感染,肝病結核及發熱性等傳染性疾病診治工作。
悉心鑽研 碩果累累
工作以來,周昌靜服從組織安排,從不拈輕怕重,兢兢業業、刻苦鑽研,遇到疑難險重病症,總是沖在前線,多次到百色各個縣、市、區進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督查指導,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贊譽。曾獲得“2012自治區艾滋病防治先進個人”稱號。
周昌靜積極主動接受新知識及新技術,努力提升個人的專業診治水平,每年除參加各種學科學術研討外,還曾受派到北京地壇醫院及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專業進修,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診治問題,擅於總結經驗,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例如:針對艾滋病患者尤其免疫力低下的多合並馬爾尼菲藍狀菌感染,極易引起患者的病情重症化及死亡的狀況,在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存在爭議的情況下,經過多方查閱了相關資料,提出並承擔了“百色市艾滋病合並馬爾尼菲藍狀菌病臨床研究”科技項目(百科計20184204)。項目的研究和實施,為此類患者的診治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療方案,大大地提高了療效並節省了醫療費用。幾年來,周昌靜在多個科技源及中文核心期刊作為第一作者共發表論文8篇,同時,積極參與科室開展的多項科研課題項目,其中“重症病毒性肝炎合並真菌感染的臨床研究”項目獲得2015年百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迎難而上 不忘初心
不打無准備之仗,日常練兵為的是在戰“疫”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2020年1月15號的科主任的述職報告中,周昌靜依據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職業敏感性,前瞻性地提出了北京、內蒙的鼠疫疫情及武漢的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將是今后一段時間內感染性疾病科醫務人員要面對的嚴峻考驗,是科室工作重點考慮的方向。並在新冠肺炎在武漢開始蔓延開時,在院領導的支持下,第一時間開展全員培訓,第一時間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同時開診,第一時間開辟發熱就診綠色通道,第一時間發動宣傳、消除群眾疑慮。
2020年1月23日百色市人民醫院收治了百色市第一例新冠肺炎,周昌靜認真按照醫院領導的工作部署,迅速行動,立足崗位,全力以赴,參加到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由於有了前期的有效部署和准備,抗疫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開展。作為百色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治療組組長,在整個醫療組對新冠肺炎這個陌生的疾病了解不多的情況下,周昌靜及時組織大家學習和了解掌握新冠肺炎的知識及防治科研成果,強調嚴格按照國家專家組提出的診療規范及防護要求開展工作。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周昌靜率先垂范、敢於擔當、靠前指揮、堅守在第一線,每天工作在10小時以上,經過20多天的治療,順利將百色市人民醫院收治的兩例新冠病人治愈出院,並排除了7例疑似病例。為表彰周昌靜的突出貢獻,百色市委授予其疫情防控一線防疫工作者“黃文秀式好干部”稱號。然而,榮光的背后卻是周昌靜及其團隊的艱辛付出和負重前行。除夕夜,他們是手捧盒飯度過的,春節假期他們是在危險的隔離病房度過的,對家人的思念和團圓的想念都淹沒在了他們忙碌而疲倦的身影中。
當百色的新冠肺炎疫情剛剛得到初步遏制,尚處於隔離期間的周昌靜在得到援助湖北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的消息后,他異常堅定、義無反顧,舍小家、為大家,毫不猶豫的報名,主動請纓上陣,並作為百色市醫療隊隊長率隊到達抗疫最前沿、最危險的地方——武漢中心醫院后湖院區,接管了武漢中心醫院后湖院區發熱十一病區。醫療隊克服各種困難迅速進行分工,形成醫療組、護理組及后勤保障組等,快速的進入了角色。作為醫療組副組長及專家組成員,周昌靜在指揮協調工作的同時,常規參與一線值排班,接診及處置的都是重症病患,其中就有身患二十六種基礎疾病的94歲老人,以及長期臥床的需要陪護的新冠患者等。與傳染病打了近二十年交道的周昌靜,深知近距離接觸感染的幾率很大,但他沒有絲毫畏懼,他盡可能與每一位患者交流,關切地詢問病情,普及防疫知識並鼓勵他們,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卻讓這些患者倍感溫暖和鼓舞。在武漢抗擊疫情期間,周昌靜虛心向國家專家組及同行學習請教,努力掌握工作中避免感染及最新有效治療的辦法,把戰“疫”當成學習、提高的過程。他所在病區收治的37名重症患者,在他們的精心治療護理下,有26位治愈康復出院,贏得了駐地醫院及患者的高度贊譽,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在2個多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時間裡,作為兒子、丈夫和父親的周昌靜,心中或多或少有些愧疚,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踐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宗旨,他也許不是什麼英雄,隻因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卻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切。在戰疫的道路上,許許多多像周昌靜這樣的“天使”在負重前行,我們值得也應該向這些最美逆行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