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三十八)
尹良紅:櫛風沐雨 挺起民族品牌的脊梁
2021年03月17日14:53  來源:中國僑聯

尹良紅,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大內科副主任,廣州市恩德氏醫療制品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1984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醫學系,獲醫學學士學位﹔1990-1991年作為訪問學者在柏林洪堡醫院參與臨床和科研工作﹔1997年獲聯邦德國自由大學醫學博士。獲得1項發明專利和8項實用新型專利,其發明專利獲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優秀專利獎”以及主持國家級、省市級科研金9項。

打破壟斷 讓國人用上國產設備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維持生命的治療方法,病人必須每周透析三次。因為沒有國產設備和耗材,透析病人及我們國家醫療財政都要承擔高昂費用。現在國外透析技術應用長達40多年,在我國也有20多年的發展歷程。但我國每年有超過200億的血透市場被國外壟斷。

1998年底,尹良紅回國后以技術入股創立了廣州暨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研發初期,國內生產工藝達不到要求,沒有能夠生產合格血透機零配件廠家。在沒有任何可借鑒的技術經驗困難下,尹良紅帶領團隊自主設計、制圖、組建CNC加工中心,攻下了血透機核心關鍵——血泵轉子,其偏差精度優於進口機。又經過大半年潛心研制,她們開創性地設計出“雙腔配液平衡供液系統”,實現了進口血透機40多年來沒能實現的技術——透析液流速300∼800ml/min線性可調。

尹良紅在回國期間潛心科研獲得發明專利,並將專利成功地轉化成產品,將首台國產血液透析機從原理樣機到生產成品再推向臨床應用,打破了我國血透行業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填補國內空白,迫使進口機降價,還出口創匯。我國成為繼德國、瑞典、日本、意大利之后第5個能夠生產血透機的國家。

開拓視野 研制自主技術

由於當時我國臨床血液透析設備及耗材一直被國外壟斷的,國產品牌一問世就遭遇了市場堅冰。於是尹良紅帶著團隊到偏遠山區的基層醫院去幫助建立血透中心,傳授透析知識和技術,幫助基層醫院做深靜脈透析管置入術及動靜脈內瘘術,同時還帶著100多公斤的設備到東南亞及南美國家推銷產品。終於,自主研制的國產血透機在國內幾百家醫院得到臨床應用,同時出口40多個國家,年銷售量達3000多萬。

2011年尹良紅在廣州開發區成立了廣州市恩德氏醫療制品實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佔股53.33%),開始研制國產透析器生產線﹔同年協助指導成立了廣州奧柏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廣州雲宇聖公司(不佔股份),重新再次研制透析機和透析用水處理機。

到2015年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透析器生產線后,即刻協助指導成立江蘇巨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建了大型國產透析器生產線的生產基地﹔2016年成立江蘇森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總經理,佔股40%),研制多功能血液淨化儀及著手研制微型化人工腎儀。至此,尹良紅認識到:“建立具有話語權的企業,才能保住國產血液淨化系列產品研發平台﹔建立更多有實力的國產生產廠家,才有力量抵御國外企業市場壟斷和資本圍殲。”

目前,公司已經擁有30多人的技術團隊,聘請德國和美國教授6人為指導專家,僅用三年時間再次研制出功能更強大的兩款血透機,用自主研制的透析器生產線,生產出7個規格透析器,現已通過技術檢測、完成臨床試驗。在研發過程中,尹良紅加強與德國專家聯合,共建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聯合培養研究生及博士后生150多名,發表論文200多篇,每年舉辦2次國際腎臟病論壇,每次參加學員700多人。

2011年以來尹良紅以第一作者,申請專利35項,已獲21項知識產權授權,其中3項為發明專利﹔2012年以來以第一作者獲得5項人才項目資助﹔2015年以來,再次研制出國產血液淨化系列產品,將再次打破國外產品在國外市場壟斷﹔2016年以來,年銷售量已達1500萬。自主研發有價格優勢,將在國內逐漸替代進口,有望逐鹿國外每年過千億美元的市場。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