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地方快訊
打造驚艷聯合國舞台的“肩上芭蕾”——江蘇省鹽城市“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射陽雜技團轉型發展紀實
2021年03月16日14:32  

近日,聯合國和平音樂會在全球播出,其中鹽城“省市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射陽雜技團創作的大型雜技舞劇《絲路之旅》節目受到眾多網友點贊,美國觀眾麗莎·陳稱贊中國射陽雜技團表演的節目技藝超群,展現了一種空靈的意境。據悉,該團是全國唯一被邀雜技團體,由於受疫情影響不能到現場表演,該團把節目錄好后傳給音樂會組委會。

從曾經步履維艱到如今蜚聲國內外,還屢屢問鼎“金獅獎”“金菊獎”“文華獎”“金手杖”等國際國內大獎,這在該團團長張正勇看來,既是幸運之神的眷顧,更是該團走轉型之路發展的必然。

工資待遇低,演員陸續跳槽轉行

在鹽城射陽縣城德發大道附近的小巷子裡,有幾棟不起眼的老式樓房。已經褪色的水泥牆壁和鏽跡斑斑的大門,令人難以相信就是在這裡,走出了若干國內國際大獎以及無數場精湛的雜技表演。這就是鹽城射陽縣雜技團的所在地。

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鹽城射陽縣雜技團,是專業藝術表演團體之一,曾赴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由中國文聯主辦的“百花迎春”春節聯歡晚會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近年來,隨著娛樂方式的多元化,該團的觀眾越來越少了,其經濟效益也不斷滑坡。作為鹽城射陽縣財政差額補助的事業單位,多年來該團不少演員由於工資福利待遇低,陸續跳槽或轉行,鮮有新創作的節目問世。

走轉型之路,改革激發員工活力

2004年,張正勇臨危受命,擔任團長,在全系統率先實行人員聘任制,因需設崗,減員增效,實行檔案工資與績效工資相分離等。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施,該團員工的干勁漸漸被激活起來。

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實現雜技藝術的創新,這是擺在鹽城射陽縣雜技團領導班子面前的一大難題。張正勇他們意識到,要重新把觀眾吸引到表演台前,光靠雜技的傳統技巧表演,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必須走轉型之路,在傳承中國雜技的傳統優勢同時,將雜技的難與美、技與藝有機融合,從中創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為了吸引人才,該團高薪聘請山東省雜技團國家一級演員李東明、國家一級編導盧立新夫婦來團執教、編排節目,返聘本團退休老演員張軍、王翠紅執教頭頂技巧。同時大膽培養人才。青年魔術演員孫秀芝師從於本團魔術演員王翠紅,能吃苦、有靈氣,該團便出資將她送出去,拜全國“金菊獎”魔術比賽金獎得主汪其魔和浙江省曲藝雜技總團“金牌獎”國際魔術比賽冠軍蔣亞平老師。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孫秀芝先后獲得江蘇省第六屆魔術大賽金獎、長三角地區“金手杖”魔術比賽精英舞台組金獎和美國第三十屆夏季國際藝術節銀獎﹔《手技·激情飛揚》獲得首屆江蘇省文華獎比賽文華編導獎和精品節目展演獎,並參加第九屆全國雜技比賽,該團還先后榮獲鹽城市僑聯和江蘇省僑聯 “市省兩級華僑文化交流基地”稱號。

中外技藝融合,節目走上聯合國舞台

談到聯合國和平音樂會《絲路之旅·沙秀》時,張正勇說,這是該團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取材絲綢之路上的傳說,全舞台集中突出“沙”的元素,將中國雜技的驚險奇美與歐亞舞蹈的浪漫抒情相結合,配合高科技舞台特效,打造一個極具想象力的絲路舞台奇觀。而“肩上芭蕾”節目最大的亮點是“天鵝”輕靈飄逸地在王子的頭頂上踮起足尖的那一瞬間,中國雜技的“單足尖肩上轉體180度”“單足尖站頭頂阿拉貝斯”“單足尖站頭頂踹燕”等核心技巧,成功實現了浪漫抒情與驚險高難珠聯璧合中最為精彩的一面。而憑著這完美的技藝,該節目曾榮獲2020年美國洛杉磯世界華人春晚唯一“金獎”。“扇舞丹青·頭頂技巧”將太極的剛柔相濟、舞蹈的飄逸瀟洒、雜技的高難新美等中國特色文化元素有機融合,在黑白之間盡展水墨中國的古典畫卷。雜技《扇舞丹青·頭頂技巧》2015年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金獅獎”,2016年榮獲第五屆西班牙菲格拉斯國際雜技藝術節“金象獎”和評委特別獎、第二屆俄羅斯年度國際馬戲藝術節最佳節目編導獎,2018年榮獲第六屆俄羅斯國際馬戲偶像藝術節金獎,2019年榮獲文旅部主辦的第十屆全國雜技展演優秀節目。

如今,鹽城“省市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射陽雜技團投資1500萬元的雜技中心正在建設之中,該團很快就要從老樓房搬到寬敞明亮、設施先進的雜技中心,該團已經成功走出國門,先后有180多人次分赴韓國、新加坡、泰國、日本、馬來西亞、俄羅斯、美國、香港等國家(地區)演出,發揮了親情中華·省市華僑文化交流基地作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講好中國雜技故事,演好“親情中華·四海同春”文化大戲,為提升地方知名度和文化軟實力、助推“四新鹽城”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源:鹽城市僑聯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