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地方快訊
追夢中華·學僑史 憶僑杰
福建第一個黨支部在這間宿舍誕生
2021年03月16日11:36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和全省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之際,由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指導,福建省僑聯主辦,各設區市僑聯等協辦,聯合推出“追夢中華·學僑史 憶僑杰”專題宣傳。報道百名閩籍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代表(或事件)與祖(籍)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百年歷程,投身中華民族獨立解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展現敢拼會拼愛國愛鄉無私奉獻的華僑精神,進一步凝聚實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磅礡福建僑界力量。

學習黨史,銘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4月6日廈門大學也將迎來百年校慶。

3日,在廈門大學囊螢樓內,以“學習黨史 奮進百年新征程”為主題,廈門大學“揚才班”舉行學習沙龍,退休老黨員、老教授顏章炮、黃福才和師生們深情回顧廈門大學百年光輝歷程,緬懷先烈,矢志傳承紅色文化,讓囊螢之光在八閩大地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羅揚才

1926年2月,廈門大學學生羅揚才、羅秋天、李覺民3名共產黨員在廈門大學囊螢樓一樓宿舍秘密舉行會議,正式宣告成立中共廈門大學支部,羅揚才任首任支部書記。這是福建省誕生的第一個黨支部。

“第一個黨組織成立以后在學生當中的影響很大,不僅領導了學校裡面的學生運動,一些骨干黨員還參與到廈門地區乃至福建省的革命斗爭。”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顏章炮介紹,例如羅揚才烈士,他既是廈大的學生領袖,同時也是廈門市工人運動的領袖,是廈門市第一屆工會的委員長。

“中共廈門大學支部成立后一個月左右,就先后發展了上百位黨員,其中很大一部分分布在閩西南。這對我省的革命斗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黃福才說,在學習和認識廈門大學第一個黨支部的時候,要把它跟整個福建的革命斗爭、中國的革命斗爭聯系起來。

囊螢之光,漸成燎原之火。在廈門大學黨支部的號召和組織下,大批有志青年加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中共廈門大學支部成為了閩西南地區建黨的發祥地和播種機、革命運動的策源地,被譽為“八閩大地的革命搖籃”。

中共廈門大學黨支部誕生地囊螢樓

在囊螢樓內的廈大革命史展館內,那段紅色歷史歷歷在目。從“八閩革命搖籃”“堅持紅旗不倒”“抗日救亡基地”“東南民主堡壘”四個部分,廈大革命史展館分別展示了1921年至1950年廈大師生反抗外來侵略、挽救民族危機、加強黨團建設的史實。如今,廈大革命史展館吸引了越來越多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前來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成為我省開展黨史教育的重要場所。

廈門大學黨史研究專家、年近9旬的老黨員陳炳三為學生們講起廈門大學的“紅色記憶”依舊激情澎湃。“以羅揚才烈士為代表的革命精神是廈門大學代代相傳的四種精神之一,我們后輩要努力繼承和發揚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他說。

廈門大學內羅揚才的紀念雕像

2019年,廈門大學啟動了學生黨支部書記培養“揚才計劃”,由全校33個學院(研究院)的學生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重點培養的黨員學生骨干組成了“揚才先鋒黨支部”,引導優秀黨員學生在校內校外更好地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作為廈大人,今年適逢建黨100周年,廈門大學建校100年,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還應該踐行革命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探索真理,敢為人先,不懈奮斗。”廈門大學第二期“揚才班”學員、廈門大學2019級碩士研究生鄒川洋說。

1926年4月,中共廈門特別支部成立,下轄廈門大學、集美小學、禾山、大中支部。圖為集美小學支部舊址。

來源:新福建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