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三十六)
張欣:醫之大者,為國為民
2021年03月15日14:37  

張欣,湘雅醫院耳鼻咽喉科學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升華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現任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分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醫院協會副會長﹔耳鼻咽喉重大疾病研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南省咽喉嗓音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學醫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僑聯常委、湖南省僑聯副主席。

潛心研究,卓有成就

張欣教授長期從事頭頸腫瘤以及咽喉嗓音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在頭頸腫瘤轉移的發病機理和靶向治療、咽喉嗓音疾病的診斷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在醫學倫理學研究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先后主持國家863子項目1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在《Cancer Res》、《Clinical Cancer Res》等國內外雜志上發表SCI論文54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30余次,多次在國際頭頸外科大會及美國頭頸外科年會擔任大會主持並做主題發言。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湖南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

面對疫情,勇於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張欣教授作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黨委書記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團結帶領全院廣大干部職工奮力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手抓院內聯防聯控,一手抓院外緊急馳援,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做出了貢獻,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

發揮國家緊急醫學救援綜合基地和湖南省重大公共衛生救治指導中心作用,累計派出153名重症醫學、院感防控、呼吸重症等專業精兵強將分赴湘、鄂、黑、瓊四省支援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其中142人支援湖北,成建制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病房,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和黃岡市醫療工作。援鄂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157例,其中危重型29人,重型128人﹔院內確診患者31人,包括湖南首例無武漢暴露史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新冠病毒高傳播率的挑戰下,湘雅醫院急診24小時開放,率先有序恢復普通門診和住院治療,全力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門診和住院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九成,實現了“院內確診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院內零傳播”的目標。

充分發揮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培訓基地作用,參與起草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見醫用防護用品使用范圍指引(試行)》(國衛辦醫函〔2020〕75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感染防控指引(試行)》(國衛辦醫函〔2020〕106號)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醫務人員防護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146號)等3份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文件和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多份文件。作為教學醫院,承擔了3500余名醫學本科生、研究生、住培學員和進修學員的培養任務。疫情期間,第一時間啟動線上課堂,組織14個教研室、162位教師,完成18門719個課時的課程錄制,確保全體學生學員“停課不停學”。其中300余名學生學員主動請纓支援醫院抗疫,並成立“湘雅學子新冠病毒科普團”,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咨詢和科普服務。還有不少學生學員就近參與疫情防控支援服務。

在這次抗疫斗爭中,湘雅醫院涌現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4人,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記大功5人、記功10人。國家衛生健康委推廣了湘雅醫院經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發11個專題33次報道,其中《新聞聯播》播發1次、《人民日報》專題報道1次、新華社專題報道151次、學習強國全國平台推送4次。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