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副主席、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吳晶
今年全國兩會上,住浙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副主席、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吳晶帶來了《加強數字經濟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護 拓寬共同富裕新路徑》的提案,探索破題之策。
吳晶認為,新業態勞動用工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與傳統就業相比,新業態用工呈現出關系靈活化、工作碎片化、工作安排去組織化等特征。應突破傳統思維,以全新的視角加強對新業態勞動關系的規范和調整。
她建議,要規范勞動關系認定和管理。推行和鼓勵電子勞動合同、電子協議,或通過集體合同制定勞動用工規范。制定符合新業態用工特征的勞動標准體系,對工作時間、工資標准、休息休假、勞動條件、安全保護等作出明確規定。
針對如何健全收入分配機制,她提出,支持引導薪酬分配政策向數字技能等高層次人才傾斜,向關鍵崗位急需緊缺人才傾斜,探索實行項目工資、協議工資和年薪制等靈活多樣的薪酬分配方式,不斷完善兼職、一人多崗等靈活就業人員按次提成、計件取酬等工資制度。研究完善相關稅收征管制度。
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新就業形態出現的平台企業員工達623萬人,平台帶動的就業人數約7800萬人。平台以虛擬化的方式存在,對於從業者的勞動權益如何進一步保障?
吳晶建議,完善社保政策和服務,積極發展商業保險,推進“網上社保”。完善數字人才在人才落戶、職稱評定、學習進修、休假體檢等方面的政策,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暢通維權申訴和救濟渠道,整合勞動監察、調解、仲裁力量,開辦在線服務,探索“一窗受理”模式。發揮工會組織作用,探索建立“互聯網+法律”職工服務新模式。設立法律援助服務站點,探索試點跨地區聯動監察和仲裁模式。
來源:浙江省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