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駝峰航線”上台山“虎將”的英雄故事
李柏達
2021年03月10日15:15  

抗戰時期,台山華僑雖然身處國外,但心系家鄉,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為了抵抗侵略者,廣大華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甚至親身投入到了這場空前的救亡抗爭當中,譜寫了一曲僑鄉兒女抗日救國英雄贊歌。翻開一封發黃的僑批,揭開一個塵封的抗日故事,打開一段珍貴的歷史記憶。

這是一封抗日戰爭期間從台山寄往美國的回批信,封面貼孫中山像郵票6枚,郵資合計16.6元法幣,蓋紅色“台山城西門墟通濟路台海旅店”(民國時期是兼營僑批業務的機構)章,1944年2月12日銷台山郵局戳挂號寄出,由步差2月28日送至桂林,再經重慶,乘搭駝峰航線飛機,經過印度的加爾各答,蓋上印度八角型2號檢查戳,再經英軍檢查后乘英國海外航空運至尼日利亞之拉哥斯,經南美巴西轉運抵美國邁阿密,然后送抵美國,4月25日到達美國紐約郵局,4月26日交到收信人手裡,全程耗費74天時間。

台城通濟路華源旅店舊址

為何一封寄往美國的僑批信要耗費那麼長的時間呢?原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攻香港,12月25日香港淪陷,五邑地區僑批進出口的最后一條生命線中斷了﹔同年,台山兩次淪陷,1943年又出現了大飢荒,僑鄉民眾陷入了苦難的深淵,據統計,台山在戰時餓死了15萬多人。匯路的中斷,家鄉的淪陷,讓海外華僑心急如焚,他們成立了抗日救國團體,紛紛參加抗日救國運動。8年的抗戰時間,全美洲華僑共捐款6900多萬美元,而很多在美國的台山華僑,他們為了打通匯路,獨自捐獻了30余架飛機支援抗戰。1941年8月11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正式成立,由於該隊在P—40戰斗機身前用凶悍的虎鯊為標志,故名“飛虎隊”﹔同年9月10日,第一批美國航空志願隊飛行員歷盡艱辛從舊金山向中國、緬甸、印度戰區挺進,這支實力強悍的隊伍中,95%為美籍華裔。1941年12月8日,中國航空公司開辟重慶——昆明——臘戌——加爾各答國際航線,重新開通了美洲僑批進入僑鄉的通道﹔1942年4月29日,日軍攻佔了緬甸臘戌,上述航線改為重慶——昆明——印度汀江——加爾各答國際航線,被世界航空史和軍事史上稱為“死亡航線”的空中戰略運輸線——“駝峰航線”。駝峰航線開辟后,許多美國華僑回國參加對日空戰。據統計,二戰期間曾在美國軍隊服務的華裔總共約有2萬名,以台山人居多,其中,參加空軍的台山籍飛行員有50多人。這些回國參戰的華裔是怎樣去參軍的呢?史書上從來沒有記載,我卻從這封批信裡找到答案,批信原文如下:

父親大人膝下:

敬稟者,違別尊顏,時懷孺慕,惟願慈躬清泰,所謀順遂,生意興隆,財源日廣,足慰下懷。家中各人均安好,勿勞錦念。去歲年尾,得接大人從中國銀行付回壹萬三仟元及上次付回款項均已收妥,請勿遙念。昨孟信兄從美國寄回一信,內言及在外中國人抽簽當兵,其中有戴洪哥中簽去當兵,未知是否,乞大人寄信回家,俾一方面以安家中各人,一方面以釋其妻女在家懸念之心,是為萬幸,肅此敬請。

金安

男:飛熊叩稟

卅三年二月十二日(西)

由此信可知,美國華裔青年當時要求回國參戰的熱情高漲,華僑抗日救國團體在無法取舍的情況下,採取了抽簽當兵的辦法,來平衡大家求戰心切的心情。用抽簽方式當兵,也開創了僑鄉兒女抗日救國的新篇章,他們在對日空戰中,作戰英勇,不怕犧牲,沉重打擊了日寇飛賊。

飛虎隊上尉林民安,是台山旅美舊金山華僑,又是林家的獨生子,父母和家人反對他當兵。為了加入抗日救國的行列,他毅然瞞著家人報名參加舊金山華僑集資興辦的航空訓練學校,接受飛機駕駛員訓練。畢業回國后,在雲南昆明由陳納德擔任考核官,以全優的成績通過考核,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飛虎隊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駕機殺敵無數。

據記載,抗戰期間,中國空軍飛行員34人共擊落日機63架,其中台山籍飛行員黃新瑞、陳瑞鈿、馬庭槐、蘇英祥、馬國廉、伍國培、余平想等人共擊落日機22架,另與僚機合作擊落8架,合計30架,涌現了許多“空中飛將”、“虎將”、“女飛將”、“空中英雄”,如陳瑞鈿、黃新瑞、馬儉進、李月英、黃桂燕等。坐落在廣州的廣東省航空紀念碑上,刻有255名廣東航空英烈的名字,當中有79名是華僑子弟,其中台山籍就有31人。台山航空人才之多、貢獻之大,在全國首屈一指,被譽為“華僑航空之鄉”。

“駝峰航線”自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歷時3年零5個月時間,共墜毀飛機609架,平均每月15架,犧牲和失蹤的飛行員1579人,成為世界戰爭空運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條件最艱苦、付出代價最大、最悲壯的空運航線。飛虎隊員的軍旅生活鮮為人知。一封飛虎隊員寄給遠在台山的老父親家書,揭開了他們的軍旅生活之謎。書信原文如下:

父親大人膝下:

敬覆者,今天接到尊諭,詳情明白,兒到達此地以來,幸賴一路平安,在處天氣和暖,正是訓練新兵良好之地,惜在處甚少見華人經營等項,是以有時亦覺無聊,在處每日教以軍旅常識,約一個月訓練,再遷別處實習三月方作完滿,膳食三餐甚豐富,惟可惜肉類與牛奶短少,不及在所力之富有也。兒亦得悉名重兄因疾回大埠休養。對於擔(贍)養費,兒亦擅妥,可惜要有証實結婚書方准。兒即寄信家中囑家人將日前交姻紙寄來以並(便)能否領收也,余無別稟,敬請

金安

兒 仕炘字上

三月七日

從信中可知,飛虎隊訓練基地氣候和暖,隊員初入伍訓練時間為1個月,實習時間為3個月,隊員們膳食不錯,每日三餐,各種食物豐足,可惜肉類和牛奶少了一些。一般隊員沒有贍養家屬補助,但已婚的隊員可以憑結婚証明書領取家眷贍養費,可見部隊裡面管理比較嚴格。

這裡我收集到的一封空難僑批,記下了僑鄉兒女最悲壯的一幕。這是一封台山城“寶華行金銀業”接駁的格式化僑批,1947年7月18日由紐約譚連福代理匯出,經香港接駁,8月4日寄到台城寶華行轉交潮盛村譚燦良母親收,批銀2000元港幣,全程耗時隻16天。批單左側寫上一行字“此款係本村譚宗樂兄即福安兄因搭飛機失事殉難遺款”,由此可知,這位譚宗樂就是抗戰時期飛機失事的死難者。抗戰勝利后,香港這個五邑僑批交通樞紐恢復運轉,匯路接通,他留在美國的遺產由同村兄弟譚連福寄回給家鄉的遺孀。批單上簡短的一行字,使讀者心酸落淚,可歌可泣,可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郵品載歷史,僑批記英雄。一封封小小的僑批,載著海外華僑的血汗錢漂洋過海飛入僑鄉,飛到親人的手中,但他們卻再也不能相見,生死兩隔。

僑批銀信,記錄了由“飛虎隊”成員開辟的“駝峰航線”軌跡,記載了一曲曲台山華僑航空先烈們在抗日戰爭中的英雄故事,為中國航空史、郵政史和抗日民族戰爭史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是僑鄉人民的光榮和自豪。 

來源:《海內與海外》雜志

(責編:劉婷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