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回憶馬尼拉的“南瀛吟社”
劉微風
2021年03月10日14:33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人有了去海外學習的機會。2006年夏天,我去了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學習宗教研究專業。比起其他短期游學 (Study Tour)的同學,我這個需要兩年半才能完成的學位,就有了更多體驗當地生活的機會。近代的菲律賓先后是西班牙和美國的殖民地,所以,整個文化都偏重西化,不光信仰天主教,而且,整個國家制度、思想文化都西化了。甚至現在的華裔,融入到當地社會,生活觀念也西化了。菲律賓有華人血統的,可能超過1000萬人。而鄉愁似乎是所有華人骨子裡的情結,他們害怕出去以后會孤單,於是,便應運而生了許多的華人同鄉會、中國城、華人餐館以及唐人街,這些都使得他們在異鄉感到親切,所以,移民時選擇一個華人聚集的地區,似乎也成為一大考慮因素。我初到馬尼拉,就受一個山西修女的影響,加入到菲律賓一個華人古詩詞團體“南瀛吟社”。這個團體的成員大多是在大陸的福建或香港、台灣受過教育后,才到菲律賓從商的。

華人在菲律賓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引進國外的技術、資本與生產設備,從事早期的農耕與手工業,對提升菲律賓商品層次,成功的協助產業國際化,有著經濟先鋒的作用。華人掌握著菲律賓全國的交通、通訊、房地產、金融等領域,可以說,華人在菲律賓形成了一個尊貴的階層。在菲律賓,華裔通過自己的努力,大部分成為巨大的家族,當地的名門貴族,非富即貴,所以,菲律賓的大部分富豪,也是華裔。在經濟上站穩腳跟后,有文採的華人就抒發自己的思鄉情懷,還有的是自己出錢,辦華文學校,或華文報紙。

早期成立“南瀛吟社”的師友,多是從事建筑、食物加工、運輸的華人。不過,生意再忙,每月一次去中國城餐館聚會都不會缺席。我們常去聚會的中國城餐館,是以福建菜為基礎的。福建人民經過與南洋群島人民的長期交往,海外的飲食習俗也逐漸滲透到華人的飲食生活中。菲律賓的華文學校一直用繁體字,自然古詩詞團體也用繁體字寫作。亞君是南瀛吟社裡的骨干,他對古詩詞的熱情,影響著整個詩社裡的成員。最近讀到他的《風雨心情》:“心情老減幾人知,自別家鄉隔路岐。獨夢頻驚臨去日,相思又怯說當時。惜花風雨秋懷共,愛月虛空夜臥遲。若把生涯朝夕想,苦於南北失歸期。”另外一首《夢痕難尋》:“晚浦蒼波落日沉,關山何處寄歸心。簞瓢陋巷稀人跡,寂靜孤村歇鳥吟。暮角聽殘天地肅,陽台望斷水雲岑。印泥鴻爪三生誤,春夢無痕不可尋。”亞君的詩裡,無不流露著對福建晉江家鄉的懷念。游子的情懷,仿佛就是菲律賓到處可見的一座教堂,能靜心聆聽的人,本身就有光芒。

年輕時,能有機會出國留學、謀生,對於我來說,就代表著尚顯生疏的異國全部誘人的內涵。而目睹在菲律賓經商的華人,每每說起家鄉,就洒淚的場景,我才感到思鄉的沉重。南瀛詩人寫作時,多把菲律賓稱作“椰子樹的故鄉”。2009年我第一次去三亞,滿眼都是椰子樹,仿佛又置身於菲律賓一樣。菲律賓的華人農夫在南瀛吟社2020年11月社課《落葉》中寫到:“落葉椰鄉異,鮮聞一樹空。枯榮無間斷,黃綠總相逢。在木焉知息,辭枝誰論功。歸根多是夢,最慰嫩芽蔥。”詩人弄潮兒最早是在菲律賓的華文學校教書,后來從商,但是幾十年來一直堅持寫作。讀他的文章,會感到身在海外的游子對故鄉的眷戀和對異國也一樣懷有的熱愛。弄潮兒的《歲暮感懷》,以李煜“夢裡不知身是客”句入詩:“人生恰似一場戲, 假作真時假亦真。夢裡不知身是客,心中常以主為賓。稱兄道弟行軍禮,問好請安掠眼神。聖旦歌聲今又起,椰鄉游子最思親。”這些對故土的眷戀之聲,總是如遠道而來的故人,不經意間就觸碰到離愁。除了每月一次在中國城相聚,詩人們還要在菲律賓打拼,繼續在異國的山水裡款款而行,能真正讀懂他們的,還是有相同經歷的游子。

南瀛吟社的詩人選擇用詩詞抒寫鄉愁,除了一種情感的寄托,更是他們創作的源泉。弄潮兒的《浪淘沙 靜夜思》:“花落葉焦黃,晚景憂傷。悔教夫婿去南洋。背井離家今未返,可否安康?無處話淒涼,眼淚汪汪。夢中老伴忽回鄉。枯木逢春春幾許?痛斷肝腸。”海外華人無論身在哪裡,都會心系故鄉。南瀛吟社至今已成立二十幾個年頭了,他們從菲律賓由南望著北面的祖國故土,有離愁但不憂懼,故鄉雖然思而不得,但年年月月日日,他們用文字抒寫著自己的思念。

已故詩人雲鶴先生,生前是菲律賓《世界日報》文藝副刊主編,他對我在菲律賓的學習工作也很關愛。他雖然很少寫古詩詞,但是他的一首新詩《野生植物》,一直影響著菲律賓的華僑,也影響著喜歡新詩的世界各地的華僑們:

有葉/卻沒有莖/有莖/卻沒有根/有根/卻沒有泥土/那是一種野生植物/名字叫/華僑

當年去家離國,都是為了尋找自己所期盼的海外生活,而不管最終能否衣錦還鄉,令他們朝思暮想的還是自己長大的地方。尤其是已經在菲律賓安家置業的華人,何時北歸?或許隻能將葉落歸根的情結,寄托在文字裡了。真正回鄉養老,變得遙不可及。唯有熱愛的詩詞文章,還能在異國他鄉慰藉一顆思鄉的心。

正如《海外華語小說年展(2019)》主編夏商說的:“移民文學是全球飄散的蒲公英文學,某種意義上,母語也是祖國,是隨身攜帶的精神層面的祖國。對遠離故土的海外華人來說,寫作未必是一種生存需要,而是情感需要,從顛沛和艱辛中逐漸安頓下來,選擇用母語抒寫鄉愁簡直是本能,散文和短詩是海外華語寫作的基本文體,隔洋對著故土懷舊則是寫作的底色。”去了海外的人,才深知家鄉意味著什麼?身在異國,聽見一句鄉音,心底裡立刻就激起千言萬語,急切用母語將心路記錄下來。

最近,南瀛吟社又在菲律賓和福建的文壇上發起春聯的征稿活動,為的是菲華人士重溫祖國優良文化傳統,傳遞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精神。僑居海外,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最令人難忘的是,家家戶戶貼春聯。南瀛吟社的亞君為此拋磚引玉:

爆竹聲中鼠遁 化機活潑

椰風路上牛歸 春色芳菲

雖然已經回國多年,我依然時刻關注著曾經加入的南瀛吟社。讀著南瀛吟社的詩詞,對游子的深情感同身受。離家去國半生后,他們依然留著鄉音,記著兒時的故土,說起故鄉熱淚盈眶。如果有機會,你不妨讀一讀南瀛吟社的作品,看看海外華人都在用不同的文字形式,向世人講述著一個個有關生存與思鄉的感人故事。

來源:《海內與海外》雜志 

(責編:劉婷婷、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