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二十六)
王健:守護人民用水“生命線”的環保衛士
2021年03月01日14:02  來源:中國僑聯

王健,中共黨員,工學碩士,任安徽華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長期從事技術研究、企業管理工作,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污水深度處理及中水回用技術研究團隊”帶頭人,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人才、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

潛心鑽研,致力環保

王健先后承擔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重點新產品計劃及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部及中國工程院立項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與環境的關系及風險防控》攻關項目中的“醫院廢水應急移動強化消毒與病毒傳播控制技術”專題等20多項國家、省部級項目,發表了20多篇專業論文,擁有10余項專利:發明了“ABAF/OBAF前置生物膜脫氮污水處理集成技術”,有效解決了污水中有機物和氮的高效去除難題﹔組織開發出污水和污泥中磷的去除和回收關鍵技術和醫院廢水應急移動強化消毒與病毒傳播控制技術﹔研究開發出多項高效節能水處理產品﹔參加了國家標准《曝氣生物濾池工程技術規程》的編制。曾獲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上海產學研二等獎1項、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2項、馬鞍山市科技創新特別獎3項。先后被授予“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個人”“安徽省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稱號。

隨著環境保護投入的大幅度增加,我國環保產業迅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華騏環保核心技術——曝氣生物濾池工藝,核心材料是生物濾料。而這個產品原先一直被國外壟斷,在國內每立方米售價高達1300元。打破壟斷,尋求性價比更高、更適用於國內的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產品,成了王健研發的動力。在當時產品工藝、參數都不清楚的情況下,他勇挑重擔,潛心研發,終於在2003年建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濾料(BAF)及核心部件生產基地,一舉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壟斷,成為國內最大的生物濾料(BAF)及核心部件的供應商。

心懷祖國,肩負使命

作為企業家,王健勇於承擔社會責任。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他親赴現場實地考察,並捐贈污水處理裝備,解決了災區污水處理的難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應國家科技部、中國工程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環境風險防控專題實施方案》之《環境多介質風險阻斷關鍵技術、裝備與管控策略》專題要求,王健組織公司生產技術人員參與研制應急移動式集約化醫院廢水處理成套裝備,用於防疫抗疫中病毒傳播暴露途徑的阻斷和重大次生健康風險的防控。

自2020年2月7日接到國家科技部和中國工程院的通知后,王健立即組織公司生產技術人員於2月9日提前復工復產,並於2月24日研制生產出智能化醫院廢水強化消毒和處理一體化設備(處理量為200m/d),可服務於800個床位的定點收治醫院的醫療廢水處理。2月25日,設備運抵黃岡市婦幼保健院(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2月29日,設備完成安裝調試並通水。3月2日,出水水質及消毒效果等病毒控制指標達標,設備通過驗收。

項目實施期間,公司接到黃岡市婦幼保健院的書面感謝信,信中寫到:“在防控物資十分緊張的緊急時刻,感謝貴公司伸出援手,向我院捐贈廢水應急移動強化消毒與病毒傳播控制裝備1套,極大地支持了我院的救治工作。”

為保障市民和周邊企業的用水安全,公司旗下的五河縣城市污水處理廠、宜興市丁蜀鎮污水處理廠、馬鞍山市博望東區污水處理廠、丹陽片區污水處理廠、安徽省精細化工基地污水處理廠、當涂縣污水處理站和含山區鎮級污水處理廠,共計18個廠區(站點)的97名員工,堅守一線,全天候值班值守,切實保障周邊居民和企業的生活、生產廢水的安全及時處理,在保障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生活、企業復工復產等方面貢獻了力量。

王健作為企業董事長,二十年征程歲月如歌,他引領公司技術創新,帶領團隊服務於水環境治理行業,全力改善環境質量,為國家的綠色發展戰略做出了貢獻。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