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社團研究】華僑地緣性社團與傳統宗教的淵源及互動
——以東南亞為例的分析
2021年02月04日14:38  來源:中國僑聯

一、華僑地緣性社團和傳統宗教的內涵

地緣性社團與傳統宗教都是華僑華人社會文化的有機構成,在東南亞華僑社會的構建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華僑地緣性社團是指以華僑共同的祖籍地、原鄉地和方言認同而形成的團體組織,它是東南亞華僑族群認同和文化認同的重要標志。在華僑地緣性社團形成過程中,方言認同是寬泛的基本紐帶。在海外華僑社會,隨處可見華僑基於方言、鄉緣的那份持久而濃烈的情感,以及在此基礎上涌現的各種方言、地緣團體,這些團體構成了早期華僑社會的主體。地緣與親緣的混融交織是華僑地緣性社團形成的重要因素。地緣與親緣混融交織的團體形式主要為地緣性宗親團體和親緣性地緣團體。前者是基於親緣、地域和方言紐帶而形成的宗親團體﹔后者則是基於特定親緣認同和地緣認同而建立的地緣性團體。

華僑傳統宗教是具有多元性、多樣性的宗教信仰與祭祀禮俗和祭祀場所的綜合體,它包括華僑移民所信奉的源於中華本土宗教文化系統的佛教、道教、儒教、民間信仰、民間教派等宗教信仰和相關習俗,以及寺廟、宮觀、墳山、公塚、亭、祠等宗教性場所。它是華人移民與原鄉故土聯系的情感紐帶,在陌生環境生存打拼的精神支撐,也是華人移民守望相助的重要形式,並成為華僑族群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華僑社會文化的構成要素。

二、東南亞華僑地緣性社團與傳統宗教的淵源及傳統宗教的特點

華僑地緣性社團與傳統宗教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以神緣為聯結紐帶建立的義山、廟宇及其管理組織是華僑地緣性社團發端和華僑社區形成的重要基礎。在華僑地緣性社團進一步發展過程中,傳統宗教也始終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由於慎終追遠理念的影響,在移民聚居的地方,很早就普遍設立了義塚以及管理義塚的組織。同時,為了寄托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慰藉孤獨的心靈,緩解因飄洋過海禍福未定、前途未卜的不安全感,華僑通常會先在落腳處設立簡陋私廟,安放隨身攜帶的鄉土神或香火袋進行供奉。隨著生活安定,經濟能力提升,就仿照故鄉的樣式擴建為公廟,或演變成以祭祀鄉土神明作為號召和動員的“神廟兼會館”的復合形式。這些地緣性廟宇、義塚及其管理組織就成為華僑社會最早的地緣性社會組合,承擔著地緣社團的功能,並以此為基礎擴展為以地緣為紐帶的社群性、福利性社團組織。

地緣與神緣的緊密關聯也造成了傳統宗教的地域性特色。在早期華僑社會,具有地緣性的組織大多是以廟宇為中心形成的,所供奉的神明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不同地緣、方言團體有不同的廟宇,祭拜不同的地方性神靈﹔即使祭拜同一神明,也是在不同的地緣性廟宇,並形成差異性的信仰習俗。神靈信仰的地域性既深刻反映了各方言群體對各自崇拜神靈的特殊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華僑社會的分裂。

華僑傳統宗教也具有跨地域性的特質。不同地域和方言的移民社群有共同的宗教觀念、崇拜對象和祭祀禮俗,以及共同的心理情感需求。在東南亞華僑社會,很多地域性神明信仰和習俗會逐步演變為整個華僑社區的共同信俗,甚至形成一種跨地域的信仰網絡或祭祀圈。這種跨地域性既表明了神緣紐帶的超越性和華僑傳統宗教的共同性,也體現了華僑族群文化的共通性,以及對於增進華僑族群形成共有文化認同具有促進的作用。

三、東南亞華僑地緣性社團與傳統宗教的互動關系模式

(一)先后關系模式。即以華僑地緣性社團(會館)與傳統宗教廟宇建立的先后順序而構成的互動關系。這種互動關系有兩種情況:一是先廟后館。即先按地域或方言原則建立義山、廟宇,再以此為基礎發展為地緣性社團(會館)。這種先有墳山再有廟宇的現象,是早期華人移民宗教習俗的典型特征之一。由於早期華僑多為孤身一人到東南亞謀生,不少人客死他鄉,亟需解決喪葬祭奠事宜,就推動了地緣性義山或公塚的建立,並在旁邊建立小廟供奉神明。而管理義山、廟宇的組織,就成為地緣性社團(會館)正式建立的基礎﹔二是先館后廟。即華人移民按照地域、方言原則組建社團或會館,並由社團或會館承擔宗教職能,有些則逐步籌集資金和整合資源,建立供奉神明的廟宇。在這種方式中,社團或會館是主體,主導華僑社會資源的動員與整合,為開展宗教性活動,建立具有一定規模崇拜場所提供支持和保障。先館后廟模式反映了其時其地華僑社會形成、發展的特點。

(二)主從關系模式。即以華僑地緣性社團(會館)與傳統宗教廟宇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構成的互動關系。也有兩種情況:一是廟主館從。即在地緣性社團(會館)和廟宇的互動關系中,后者起著主要的或主導的作用。這種情況在華僑社會的早期階段表現突出,因其時是以廟宇為中心形成特定的地緣性社群或幫群社會,以廟宇作為地緣性社群的整合形式和聯絡鄉情的活動中心,並在地緣性廟宇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地緣、方言性團體或會館﹔二是館主廟從。即在地緣性社團與廟宇的互動關系中,起主要作用或主導作用的是地緣性社團或會館,而廟宇則處於從屬的地位。地緣性社團(會館)與廟宇之間的主從關系是一個隨著社會變遷、功能轉型而發生變動的過程。

(三)內外關系模式。即以地緣性會館和傳統宗教場所的空間結構和建筑形式而構成的互動關系。在這種關系模式中,館廟是合一的,融為一體的。它也有兩種情況:一是外館內廟。即外在形式上是以地緣性會館之名呈現,宗教場所則設置在會館內部。這些宗教場所的空間有大有小,形制上各不相同,建筑風格上有傳統宮殿式,也有新式建筑﹔二是外廟內館。即外在建筑形式是宗教廟宇,地緣社團或會館則設置在廟宇內。在大多情況下,以廟宇作為地緣會館的辦事場所,既有經費因素之外,也因廟宇是很多華僑前往求神拜佛的公共場所,便於他們之間的相互接觸、溝通和了解。還可以利用廟宇功能的社會性和神秘性來整合華僑社群和加強會館或社團的權威性。館廟之間內外空間結構關系的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社會變遷中,華僑社會的構成和發展狀況以及地緣性會館和傳統宗教在華社中角色的演變情況。

華僑地緣性社團和傳統宗教的互動關系既體現了華僑社會文化的中華性與在地化特點,也展現了二者的互動對於推進華僑的族群認同、文化認同以及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具有的特殊作用。

(作者張晶盈,女,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海外華人社會與文化、華人社團等。本文摘編自《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20年第4期)

(責編: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