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基層建設
寧波市海曙和鎮海兩區僑聯基層組織建設取得實效
2021年02月03日16:12  來源:中國僑聯

寧波市海曙區僑聯推行“六個六”工作法激發基層組織工作活力

寧波市海曙區僑聯以規范基層僑聯組織為目標,以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大力推進“兩個建設”,以“六大職能”夯實“六個一”,以“六個到位”推動“六行動”,以“六大品牌”形成“六助力”,即以認識機制、排摸機制、保障機制、領導機制、責任機制、服務機制“六項機制”到位推動開展凝心凝聚、調查調研、協同協力、組織組建、固基強基、暖僑護僑“六項行動”,以樹立“高新、和合、親清、和美、文化、雙創”“六大品牌”對高質量發展、社會治理、政僑(企)連心、鄉村振興、城鄉文明、內外循環形成“六助力”,積極打造寧波僑聯工作的海曙樣板。

一、基本情況

海曙區現有僑資企業220余家、歸僑僑眷7957人、海外涉僑人員9102人,僑情呈現出總量多、新僑多、高知多的“三多”特色。海曙區17個鄉鎮街道實現了僑聯組織的全覆蓋,“街道+社區+社區組織”三級組織實現全覆蓋。以“五好”班子為標准,配齊配強僑聯組織班子隊伍,努力實現一個好主席帶一個好團隊的班子格局,主席的年齡全面下降,學歷全面上升。

二、主要做法

(一)開展凝心凝聚行動,認識機制到位。善用“僑情僑夢”,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的貫徹落實行動,把思想統一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上來,統一到省市區僑聯工作要求上來。善用“僑思僑心”,及時通報“僑代會”精神和海曙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激發僑界群眾對祖國故鄉的認同感和向心力。善用“僑言僑語”,打造僑界理論宣傳品牌,形成“黨建帶僑建、僑建為黨建”的工作格局,做到聽黨話、跟黨走。

(二)開展調查調研行動,排摸機制到位。開展底子清、數字清、關系清、動態清的“四清”工作,摸清海曙家底。海東老僑少新僑多,創業創新有活力﹔海西老僑多新僑少,反哺家鄉有情懷﹔海中僑企多捐贈多,經濟發展有動力﹔形成“東商西綠中提升”的經濟社會布局構架。按照因地制宜,分層分類的原則,開展各美其美、美人自美的“一域一品”僑聯組織特色品牌打造。

(三)開展協同協力行動,保障機制到位。優化部門協同,加大資源整合,充分發揮抗疫期間高效協同的作戰優勢,變各自為政為握指成拳,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內外互動的工作格局。優化人員配置,明確責任人、時間表、路線圖,拉高工作標杆,培樹一批榜樣典型,激發僑務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優化經費保障,通過“財政保障一點、項目補足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等多種方式,加強工作經費支持。

(四)開展組織組建行動,領導機制到位。堅持“一盤棋”做謀劃,創建僑聯基層組織工作示范點,推動建立涉僑部門聯席會議,形成頂層設計工作合力。堅持“一張圖”繪到底,立足未來五年工作規劃,建立“系統謀劃、體系推進、項目落實”的工作閉環機制。堅持“一條心”干事情,優化基層僑聯班子成員,完善僑界專家決策咨詢、委員履職述職等機制,建立健全僑界培訓體系。

(五)開展固基強基行動,責任機制到位。抓目標考核,將僑聯工作納入大黨建目標考核,分值佔統戰系統40%。抓比學趕超,以“學標杆比擔當,學先進比貢獻”雙學雙比活動,實現市基層僑聯組織示范創建工作全覆蓋,所有街道僑聯均建立“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三級組織,學校、樓宇、園區、海外、僑企等探索建立僑聯組織。抓工作激勵,通過評選優秀、推薦各級平台、獎勵基層經費等方式,調動工作積極性,發揮優秀基層僑聯組織示范引領作用。

(六)開展暖僑護僑行動,服務機制到位。落實工作特色,緊扣服務僑胞主題,積極推廣為僑服務直通卡等海曙版惠僑項目。落實工作機制,形成走訪慰問長效機制、志願服務運作機制和困難僑眷幫扶機制。落實工作方式,通過網上創夢苑、線上E+模式,以及線下點對點服務、面對面溝通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加深僑界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三、工作成效

(一)樹立“高新”品牌,助力高質量發展。段塘街道、石碶街道依托高新僑企多優勢,建立“資源共享、人才共育、活動共聯、難題共解、發展共贏、責任共擔”的“6G”運行機制,探索建設高新資源集聚型基層僑聯組織。引導涉僑企業開展“一企一賽制,一崗一特色”,鼓勵僑胞以及海歸在科技創新、項目攻堅中比學趕超。開展“進僑企、訪僑情、知僑心”活動,幫助涉僑企業解決融資需求、用工短缺等問題30余件。深化與國外大學、專家合作,為僑企招引碩士11名,博士2名,科研項目入選3315計劃,引導轄區海歸創建了“鹿選”健康輕奢品牌。

(二)樹立“和合”品牌,助力社會治理。望春街道、白雲街道以“1+3+N”的管理服務模式,探索助力社會治理基層僑聯組織。共建共享架好“聯”字橋,制訂涵蓋36項服務內容的海外大使“使命單”,參與社會治理。筑基強基鋪好“家”字路,孵化培育鄰裡暖僑守望隊、外語學習交流團等7支僑務專業團隊。創業創新念好“引”字經,舉辦“海歸的方向”、“大手拉小手”活動,引導入駐“海創之家”。為僑護僑唱好“和”字曲,由僑界人士組成的志願服務團隊,在疫情前后用“打滿全場”的行動展現僑界共同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和實力。

(三)樹立“親清”品牌,助力政僑(企)連心。古林街道、鼓樓街道“以品牌促規范,以特色促活力”,探索“親清”政企基層僑聯組織。古林街道發揮120余家規上企業中三分之一都是僑企的特色,試點建立以“服務中心和維權中心”兩大功能的服務平台,開展“親清”平台僑企專屬服務。打造“僑愛四季”,形成古林“僑見愛”僑企服務特色品牌。建立“僑務幫辦”小分隊,提供“政策幫享、困難幫解、企情幫言”的“三幫”僑企專業服務,成功幫助18家僑企解決難題20余個。組建“商圈法律咨詢團”,以診所式法律服務受理僑企相關咨詢,實現僑企法律服務覆蓋率100%。

(四)樹立“和美”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章水鎮、集仕港鎮以僑鄉文化基地創建為抓手,探索僑鄉“和美”基層僑聯組織。堅持精准推進,努力做到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精密導航,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小城鎮試點建設”、“書香海曙”民宿經濟等打造僑愛文化旅游線路,設立鄉村振興公司,開展田園綜合體式僑文化展示。精心建網,建立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組織網絡,按照“小而精、暖人心”的標准,實現打造僑鄉文化基地“僑胞之家”活動場地和服務內容的雙提升。

(五)樹立“文化”品牌,助力城鄉文明。高橋鎮、洞橋鎮結合轄區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產業密集的特色,以王升大博物館、全祖望故居為平台,探索基層僑聯組織弘揚僑文化之路。組織引領僑胞僑眷參加梁祝七夕歡樂跑、漢文化節、王升大傳統米食文化體驗、長樂文化禮堂華重陽、新庄新年祈福等活動。引導留學生加入“海燕回家護航隊”,推出“博知birds”海燕課堂,加強海內外文化交流體驗。推動全祖望故居修繕,舉辦“賢聚四明”全祖望文化節,開發“全公宴”,重修《桓溪全氏家譜》等。

(六)樹立“雙創”品牌,助力內外循環。西門街道、寧波眾創園區充分整合僑資源,致力於在“創”字上下功夫,探索基層僑聯組織海內外資源轉化,開展“雙招雙引”,唱好“雙循環”。圍繞以“Service(服務) -Unity(團結) -Neighbor(友鄰)”為核心的陽光(SUN)工作法,打通僑情聯絡線。制定電商高標准規劃發展計劃,搶抓電商經濟熱點,吸引海外人士加入,充分顯現電商產業集聚規模效應,幫助園區內20余家僑企電商技術實現攻堅克難。通過“覆蓋、服務、扶持、孵化”為核心的“4F”服務機制和“組織聯建、活動聯誼、資源聯享”為核心的“3L”運行機制,發揮2萬余人的“加申匯”、“海創之家”、智慧谷“三位一體”的平台作用,在“為僑企服務”和“為僑胞服務”兩個方面雙向發力。

寧波市鎮海區僑聯積極探索建立“僑聯+重點中學+校友會”鎮海模式

鎮海是“寧波幫”重要發源地之一、著名僑鄉,鎮海籍海外“寧波幫”人士英才輩出、薪火相傳。鎮海也是浙江省著名的教育強區,擁有以鎮海中學為代表的一批優質學校,從中走出的優秀校友遍布海內外。近年來,鎮海區僑聯積極致力於加強與區內重點學校及校友會的合作聯動,探索“僑聯+重點中學+校友會”鎮海模式,實現資源互補,攜手共贏,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一、以“寧波幫”精神為紐帶“聚魂”,增進價值認同

價值認同是實現不同組織間緊密合作的高效“粘合劑”。以“知行合一、知難而進、知書達禮、知恩圖報”為核心的“寧波幫”精神,是連接廣大鎮海籍僑界人士和鎮海各重點中學及校友的重要文化紐帶。區僑聯緊緊抓住傳承弘揚“寧波幫”精神這個主題,以此為切入點,積極推進“僑聯+重點中學+校友會”模式,為合作各方樹立一個共同的價值追求,感召廣大鎮海籍僑胞和各重點中學校友,從包玉剛、邵逸夫等杰出代表人物的事跡中汲取力量,在新時代繼續傳承發揚“寧波幫”精神,在服務鎮海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再鑄新的輝煌。

二、以社團交叉任職為途徑“聚智”,實現深度融合

區僑聯把推進僑聯所屬社團與區內重點中學校友會之間領導和工作班子職務交叉任職作為重要途徑,實現僑聯與重點中學及校友會之間緊密契合,在領導和工作班子這個層面相互打通,實現深度合作。在區僑聯下屬社團換屆、領導班子增補過程中,將區內重點中學優秀校友納入視野,精心物色,做好安排。目前,1名鎮海中學校友代表擔任區僑聯兼職副主席,區僑企留企協會會長、香港鎮海青年聯誼會會長均為鎮海中學校友,區僑聯下屬3社團領導班子中擔任理事以上人選的區內重點中學校友達20余人。2020年10月鎮海中學校友總會正式成立,區僑聯積極爭取區有關領導支持,安排1位區僑聯副主席兼任鎮海中學校友總會副秘書長﹔推薦鎮海中學校友會、中興校友會作為鎮海海外聯誼會團體會員單位。社團職務的交叉任職從機制上有力促進了僑聯與校友會工作的相互融合。

三、以“三共”合作為載體“聚力”,彰顯聯動效應

區僑聯積極推動與區內重點中學及校友會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平台共建,“僑聯+重點中學+校友會”工作模式聯動成效明顯,實現多方共贏。

一是資源共享。區僑聯與區內重點中學及其校友會之間建立了資源共享機制。在歷次僑情調查中,特別是今年疫情形勢下開展的僑情數據排查中,鎮海中學等學校均給予積極配合支持,共享海外校友基本資料。在區僑聯微信群“建群擴網”工作中,鎮海中學發揮了積極作用,邀請區僑聯工作人員入駐5個鎮海中學海外校友群,共拓展僑聯微信群成員481人。區僑聯積極發揮港澳台及海外僑務資源優勢,助力學校建設發展。引進的僑捐項目中,教育類項目資金達1.48億,佔全部捐贈項目的62%﹔先后牽線建立4對鎮海、香港兩地學校友好交流關系﹔牽線港澳台海外出生成長的“寧波幫”新生代與鎮海中學海外校友聯誼交友。

二是活動共辦。區僑聯與重點中學及其校友會在共同組織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力,實現互利共贏。區僑聯組織參與的涉僑活動積極邀請校友會代表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主動與區僑聯對接。比如,在世界寧波幫·幫寧波發展大會和寧波幫文化節嘉賓邀請中,鎮海中學校友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邀請並接待了一批重要嘉賓﹔2017年香港鎮海青年聯誼會換屆,區僑聯邀請鎮海中學聯合組團赴港,參加香港鎮海青年聯誼會理事會就職典禮,並組織香港鎮海中學校友代表座談會﹔2018年區僑聯牽線香港包達三基金會組織鎮海中學學生代表團赴香港開展體育交流。2019年與中興中學共同策劃香港羅杰承中學來鎮海開展友好交流活動。2020年鎮海中學校友總會成立,區僑聯、區人才辦、區招商中心等部門與全國各地100多位鎮中校友,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賀賢土和多所國內著名高校校友會及10余個海外校友會發來的視頻賀信祝賀中,共同見証這所百年名校校友總會正式成立,並與校友們面對面地交流聯誼,共存家國之念、共懷故地鄉誼、共襄合作之舉。

三是平台共建。著眼凝心聚力、服務發展,僑聯與校友會加強合作,共同推進相關平台載體建設。在鎮海中學校友創業創新基地建設中,區僑聯與鎮海中學校友會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協作。區僑聯在上級僑務部門支持下,積極為鎮海中學校友創業創新基地對接僑務資源,助力引資引智,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向有關部門反映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推動基地順利發展。

四、以服務大局為導向“聚能”,增添發展動力

在推進“僑聯+重點中學+校友會”工作模式中,區僑聯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根本方向,通過聚合三方優質資源,形成1+1+1大於3的效應,服務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始終堅持“僑聯+重點中學+校友會”工作模式的開放性,隨時對接區有關部門、功能園區,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賦能”。2019年,區僑聯主動協調區有關部門,積極推薦2名鎮海中學優秀境外校友,以新鄉賢代表的身份列席區政協會議,為鎮海發展參政議政、出謀獻計。推薦港胞、僑胞、校友中的優秀代表受聘擔任鎮海區引才大使、海外人才(留學人員)聯絡站負責人。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上海交大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方勇等10位著名鎮中校友受聘為鎮海區委、區政府首批鎮中“智庫校友”,涵蓋工商、科技、醫衛、財政等經濟社會多個領域。主動牽線重點僑胞、知名校友回鄉考察交流,與人才、招商部門對接會談,服務高層次人才引領計劃、高質量招商引資,推進鎮海籍僑胞及重點中學校友項目、人才回歸,為鎮海實施人才強區戰略、中官路創業創新大街建設等貢獻力量。2020年結合鎮海中學校友總會成立,主動對接、積極參與會同區人才辦等部門共同舉辦了首屆鎮海中學校友創業創新大賽,“通過機器視覺提供零售場境智能化解決方案”等十個優質雙創項目獲獎,其中4個獲獎項目在鎮海中學校友總會成立大會上與4個鎮(街道)現場簽訂意向落地。 

(責編:閆楓、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