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基層建設
夯實基礎抓陣地 襄陽市僑聯組織建設出成效
2021年01月27日16:36  

近年來,襄陽市僑聯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僑聯《關於新時代加強基層僑聯建設的指導意見》,聚焦強“三性”、去“四化”,按照“著力擴大僑聯組織覆蓋面、著力活躍基層僑聯工作、著力服務基層僑界群眾”要求,以組織建設為重點,以“僑之家”建設為基礎,以做實為僑服務為根本,健全機制,創新方法,整合資源,強化考核,深入推進全市僑聯基層陣地建設,不斷激發基層組織、基層陣地、基層活動活力,讓僑聯組織真正成為了僑界群眾的“聯心之橋”“溫暖之家”。

一、多點齊抓,基層組織全覆蓋,在發揮功能上“強起來”

襄陽市把僑聯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僑聯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採取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實現了基層僑聯組織全覆蓋,夯實了為僑服務的組織基礎,為“僑之家”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一是找准關鍵點,示范引路。改革從自身做起,以市僑聯為示范,深入學習研討國家和省僑聯改革方案,統一思想、凝聚共訓,抓住換屆為契機,調整優化內設機構,完善部室職能,成立了僑聯僑界文化交流促進會、新僑(青年)委員會、法律顧問委員會,實現僑聯改革一步到位。二是壯大亮點,樣板對標。以老河口市、南漳縣僑聯為“樣板工程”,以點帶面,為全市基層僑聯改革提供標杆。多次深入這兩地僑聯開展調研督導,遇到問題積極化解,最終促成南漳縣僑聯在原有2個事業編制的基礎上,再增加1個行政編制﹔促成老河口市僑聯在原有2個參公事業編制的基礎上,再增加1個機關編制。由於這兩地僑聯的改革使機構改強,也改出了僑聯工作的活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三是突出重點,強力推進。以襄州、棗陽、高新區三個歸僑僑眷集中地區為重點,強化協調,跟蹤督辦,強力推進,促成三地設置了工作機構,理順了工作機制,配備了工作人員,保障了工作的順利開展。四是化解難點,全面覆蓋。為了消除全市僑聯組織建設的盲點,市僑聯把尚未成立僑聯組織的保康縣和湖北文理學院作為僑聯組織建設的難點,積極借助中辦、省市委下發的加強和改進僑聯工作實施意見的“兩辦”文件和中央、省市僑聯改革方案等有關會議和文件要求,用好用活這些“尚方寶劍”,打好建立健全完善僑聯組織的攻堅戰,最終促成成立了湖北文理學院歸國華僑聯合會(留學人員聯誼會),促成保康縣在機構改革、精簡編制的壓力下成立了僑聯組織,全市僑聯組織建設盲點終於突破,全市9個縣市區共建9個基層僑聯實現了應建盡建,完善了“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工作機制,市、縣、鄉鎮三級實現上下貫通、左右協同、內外聯動的組織網絡基本健全,全市僑聯組織實現所在縣(市、區)和高校全覆蓋。

二、多招並用,基層陣地全覆蓋,在凝聚僑胞上“動起來”

今年以來,襄陽市僑聯將基層“三星級僑之家”建設確定為全市僑聯改革重點項目,強化督辦,強力推進,實現了基層“僑之家”全覆蓋。一是調研督辦,摸清僑情強基礎。為全面推進縣(市、區)“三星級僑之家”建設,在全市僑聯全面開展僑情數據調研工作,逐縣(市、區)調研督辦,全市僑情數據庫進一步更新完善。全面推行“四個一”工作法,即每月一條進度信息、每季一篇僑情專報、半年一報工作總結、每年一次拉練現場會,責任倒逼,讓僑情更准確,為僑服務更透明。二是對標學習,全力推進高標准。將基層“僑之家”建設作為市僑聯作風建設“攻堅年”的攻堅目標,以荊州市“僑之家”建設為對標目標,全面對標對表,組織縣(市、區)、院校僑聯主席及高新區群團工作部(僑聯)負責人及機關干部一行赴荊州市僑聯實地學習僑聯工作、“僑之家”陣地建設和社區僑聯工作經驗,讓建設有標准,追趕有目標。三是創新方式,拉練觀摩增動力。為全面評定“僑之家”建設成果,推進省級“四星級僑之家”建設。襄陽市僑聯創新開展年度“三星級僑之家”拉練觀摩暨考核評定工作。縣(市、區)僑聯主席為成員全程參與拉練考評,對年度申報新建的“三星級僑之家”逐一觀摩評比,背靠背現場打分,交叉點評。把建設成果“亮”出來,把工作差距“比”出來,把工作動力“評”出來。

一年來,全市僑聯陣地建設成效顯著,縣(市、區)“三星級僑之家”實現全覆蓋。全市共建有“星級僑之家”13個,為僑服務站等6個,海派留學生俱樂部、留學生創業服務站、留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等5個,維僑法律服務援助中心、為僑服務法律顧問團等3個,“僑之家”、“僑聯之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2個,海外工作聯絡站2個(巴西、俄羅斯),為僑服務平台不斷健全完善,對僑界群眾的服務全面強化。

三、多措並舉,基層活動全覆蓋,服務僑胞上“實起來”

在健全組織、夯實陣地的基礎上,襄陽市僑聯充分發揮“僑之家”陣地作用,積極探索為僑服務的新路徑、新載體,網上網下相結合,虛擬實體相統一,有效提高了為僑服務水平,獲得僑胞點贊,真正讓“僑之家”成為了“溫暖之家”。海外華僑華人微信群、僑之家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不斷健全完善,集宣傳平台、工作平台、信息平台、服務平台、互動平台五位一體的“網上僑聯”服務陣地不斷推進。研究印發了《襄陽市僑聯聯系基層服務群眾工作制度》,在機關全面推行“1+5”服務模式(僑聯干部+基層僑聯組織+僑團+僑企+新僑+困難僑界群眾),僑聯干部與僑界群眾的直接聯系不斷強化。“僑胞之家”、“歸國留學生創新創業服務站”、“新僑創新創業基地”等工作平台正由活動型向服務型升級發展,覆蓋廣泛、快捷有效的服務僑界群眾體系逐步完善,實現了僑聯的服務覆蓋。

特別是面對新冠疫情,為助力僑企渡過難關,先后制定下發了《關於對僑企復工復產情況開展調研的通知》《關於開展領導干部走訪服務僑企專項活動的通知》《關於對全市僑情信息進行全面採集的通知》,建立了《襄陽市僑聯聯系基層服務群眾工作制度》,推行機關干部+縣(市、區)僑聯、僑社團、僑企、新僑、困難僑界群眾的“1+5”服務模式﹔組建工作專班,由市僑聯班子成員帶隊,走訪調研市、縣兩級包保僑企,現場協調解決僑企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問題:多方協調中日龍公司及時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幫助盈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申請辦理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証,完成轉產生產口罩﹔引導襄陽蘭滋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成雄織造公司等出口型僑企由出口轉內銷,先后向10家重點僑企送去總價值3萬多元的消毒液、防護口罩等防疫物資﹔市、縣兩級僑聯共組建12個僑企調研專班,及時採集、更新僑情、僑資僑屬企業最新信息,截止目前共了解掌握224家僑企復工復產情況,實地走訪僑企39家,同時堅持做到“兩個一”,即一周一問、一周一結,保障僑企反映問題有渠道、有跟進、有回音﹔向僑企發放《襄陽市應對疫情惠企政策清單》200余份,積極宣傳政策措施,解答政策咨詢問題53條﹔聯合市人大專委會發放了省人大與省僑辦發起的“港澳台僑資企業復工復產調查問卷”200多份,了解僑企需求和問題,針對性地助力僑資企業經營發展。

來源:襄陽市僑聯

(責編:徐玉涵、邱王紫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