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八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一)
安友仲:退思靜品得失處,仁心精術為良醫
2021年01月18日15:05  來源:中國僑聯

他說:“與新冠作戰,戰略要宏大,而戰術卻要精細。我們共同制訂疾病標准化處理流程,醫療隊中不論是誰參與治療護理,執行的都是‘國家隊標准’。” 武漢同濟醫院陳孝平院士評價說:“安友仲主任不僅知識面廣,而且臨床經驗豐富,按照裘法祖老先生生前所說,安主任絕對是個好醫生!”

重大災難,舍我其誰

安友仲,主任醫師、教授,現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我國著名重症醫學專家、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專家。在抗擊SARS、汶川救援、雅安救援、H1N1防控等國家重大疫情或災難之時,都出現過安友仲同志的身影。

自年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安友仲主任高度關注疫情進展和救治情況。國家組建以重症醫學專家為主的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從接到通知到出發隻有一個小時,安友仲主任沒有任何遲疑,來不及收拾行囊,來不及和家人告別,逆向而行,奔赴一線。安主任說:“加強武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力量,我責無旁貸!我們將加強分級診斷,充分發揮重症醫學專業的特長,全力以赴挽救每一個重症病人。”

疫情暴發,奔赴前線

2月1日晚,安友仲主任抵達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臨危受命擔任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專家組組長,負責指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從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區改造方案研討到現場考察調研,從重症設備物資到位到救治流程規范制定,安友仲主任馬不停蹄多方奔走,與醫療隊員們探討危重病例救治方案、交流診治經驗,不僅從宏觀角度制定重症救治方略,更從細節著手把控救治環節。

作為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專家,安友仲主任認為,任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定要做好對患者分層救治,針對輕症、重症、危重症進行分級診斷,這是近期患者救治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成為專家組團隊的共識。重症患者救治場場都是硬仗。作為“戰疫”的指揮者,他從源頭上抓“戰法”,提供給患者最佳治療手段與最優治療方案,保証診療過程的精細化、標准化、程序化。他說:“與新冠作戰,戰略要宏大,而戰術卻要精細。”“我們共同制訂疾病標准化處理流程,醫療隊中不論是誰參與治療護理,執行的都是‘國家隊標准’。”安友仲主任堅定地表示。

作為重症醫學的知名專家,他還奔走於武漢的多家醫院,會診重症病人,並參與了國家衛生健康委第二版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診療方案的制定。他前期積累的重症患者救治經驗和豐富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為全國新冠肺炎診治方案制定提供了大量細節指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贏得了這場戰斗,4月4日,獨立管理的重症病區“清零”,期間共收治101位患者。

親力親為,事無巨細

“繁霜盡是心頭血”,年近花甲的安友仲主任堅忍不拔、身體力行地參與救治工作。抵達武漢后,他以最快速度了解全部患者病情,並進入隔離病房逐一查房。“要制定好臨床決策,必須到隔離病房裡親自看看患者,患者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提示著病情的變化。”安友仲主任說。

密不透氣的厚重防護服對於年輕醫護人員來說都是對身體的考驗,對於年近60歲的安友仲主任來說,更是一種極限挑戰。但他喜歡與患者床邊交流,他細心的話語溫暖了患者,也改變了原本沉重壓抑的病房氣氛,讓患者眼中有了亮光、心中有了希望!每次查房,他都詳細了解病情、制定診療方案。由於查房時不厭其煩、反復講解說了太多的話,安主任氣喘連連,脫下防護服后衣衫盡濕,兩鬢白發被汗水浸濕成縷,儒雅的學者像跑完馬拉鬆一樣疲憊,同事們都深為感動。

面對一個個垂危的重症患者時,安友仲主任堅持對生命的思考、對疾病研究的不懈探索。重症醫學一直站在生命的前沿,很多人說安友仲主任是醫生裡的哲學家,他有豐富的經驗、淵博的學識和豁達的胸襟,對醫學本質有著更多思考。

逆行而去,凱旋歸來

2020年4月6日,安友仲主任和戰友們圓滿完成武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任務,返京路上,他賦詩一首:“江城月已三度圓,棉衣入箱易短衫,曾經霜雪淒風慘,更信春雨山花繁。”4月21日,安友仲主任援鄂歸來剛解除醫學觀察,又接到衛健委緊急任務作為專家組成員隨“中央指導組赴西南地區工作組”前往西南邊境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安友仲主任把所有的精力和熱愛都獻給了重症醫學領域,獻給了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危重患者。退思靜品得失處,仁心精術為良醫——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安友仲主任一生為人、為醫的座右銘。 

(責編: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