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大理賓川華僑農場
“我們的日子甜滋滋”(僑界關注)
本報記者  嚴  瑜文/圖
2021年01月13日08: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柳家灣華僑社區的迎僑堂。

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東部,有一座充滿甜甜果香的僑鄉——賓川。

說到這裡,人們會想到清甜多汁的柑橘、粒大味美的紅提葡萄。但鮮有人知,這座“水果之鄉”的發展離不開一群人——歸僑僑眷。

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來自印尼、印度、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國的多批歸僑帶著家人,在賓川幾座華僑農場開啟了新的生活。他們憑借開闊的思路和豐富的信息渠道,嘗試大規模種植柑橘、葡萄等水果,並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與當地民眾一起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甜美。

日前,記者來到雲貴高原上的這片美麗壩子,走進兩個華僑社區,聽歸僑僑眷講述他們的幸福生活。

“算算‘葡萄賬’,賺更多咯”

“8月摘果的3畝紅提,賣了11萬元。之后修剪果枝,種反季節葡萄,12月又賣了6萬元……”坐在自家小院裡,算起2020年的“葡萄賬”,戴聰林黝黑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戴聰林家住賓川縣金牛鎮柳家灣華僑社區。社區四周種滿成片成片的葡萄田。每年盛夏,葡萄豐收的季節,空氣裡盡是甜甜的果香,沁人心脾。

“我種葡萄十多年了,跟著農場的叔伯們學的。”戴聰林剛過40歲。說到從小生活的柳家灣,他還習慣用老稱呼,管這兒叫“農場”。

柳家灣華僑社區始建於1958年1月,最初名為太和農場,居民幾乎都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從越南、印尼等國回來的歸僑及其眷屬。戴聰林的父親就是一名越南華僑。

過去,戴聰林家和大部分鄰裡一樣,主要種柑橘。2006年,20出頭的他退伍回鄉。年輕人有闖勁,想試試新門路。當時,社區裡一些頭腦活絡的歸僑僑眷,瞅准了賓川土地肥沃、日照水源充足的“好底子”,種植紅提葡萄已有七八年,收成不錯。戴聰林看著心痒痒,決定跟著“趕時髦”。

有經驗豐富的前輩手把手教,再加上自己能干勤勞,戴聰林很快嘗到種紅提葡萄的“甜頭”。但他沒有想到,有一天,他這個“小跟班”會變成“領頭羊”。

2018年,社區干部找到戴聰林,鼓勵他做帶頭人,領著大家辦合作社。這些年,社區裡種葡萄的人家越來越多,但都是散戶種植,技術跟不上,資金不充足,難以形成規模化發展,缺乏市場競爭力。

“隻有成立合作社,抱團發展,才能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社區干部的話說進了戴聰林的心坎裡。當年10月,戴聰林說服社區的10戶農戶成立了“鑫龍種養專業合作社”,流轉50畝土地種紅提葡萄,並與當地一家公司簽訂技術托管和銷售托管的協議。

引進先進技術、改良管理模式、嘗試電商銷售……用戴聰林的話說,變化“肉眼可見”:“以前,我們自己種的葡萄,好的好,丑的丑,價格上不去。現在,一串葡萄的顆粒數控制在80到120之間,每顆重量都在20克左右。賣相好,品質好,一年還能種兩季,賺得更多咯!”

“有好經驗,從來不藏著”

在柳家灣,像戴聰林這樣愛“試新”的歸僑僑眷可不少。賴建明便是最早種紅提葡萄的“先行者”之一。

每次聊起引進紅提葡萄的由來,賴建明總愛講一段小插曲:“早些年,我們農場的一名歸僑去國外探親,第一次吃到紅提葡萄,覺得口感好,就把葡萄籽帶回來,想試著育種,可惜沒有成功。后來,我們打聽到山東也有紅提葡萄的種苗,就去引了來試種,成了!”

雖是小插曲,卻能從中找到柳家灣華僑社區早年發展的一個“竅門”。許多歸僑回國之后,有的家人還在海外,有的親戚身在國內其他城市,書信往來之間,信息渠道拓寬了。家人朋友偶爾談及一些賓川當地沒有的新鮮事物,有心人一琢磨,也許就如紅提葡萄,成了一把致富的“金鑰匙”。

柳家灣人心態開放,願意接納新點子,更樂意結交新朋友。看到柳家灣華僑社區的葡萄田郁郁蔥蔥,長勢喜人,住在周邊的農戶躍躍欲試,趕來打聽種植技術。

“有好經驗,我們都分享,從來不藏著。”賴建明記得父母常念叨,他們1960年從印尼回來那會兒,農場成立沒多久,周邊縣城來了許多老百姓,幫著他們一起建新家。

社區中心迎僑堂前的照壁彩畫,“定格”下幾十年前當地民眾迎接歸僑“回家”的畫面:穿著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服飾的人們,簇擁著幾名或頭戴斗笠或身披紗麗的東南亞歸僑,載歌載舞,喜氣洋洋。

“生活在一起,就是一家人!”賴建明說。歸僑僑眷與當地民眾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種子,從那時起扎下了根。

如今,整個賓川發展成為全國聞名的葡萄種植大縣,葡萄品種五花八門。當初歸僑僑眷引進來的幾株葡萄苗,在大家的合力栽培下,枝繁葉茂,宛如一塊巨大的綠毯,鋪滿賓川的田間地頭。

“現在,隔壁一些村子種葡萄的收入比我們還高了呢!”戴聰林的話裡透著高興。辦合作社之前,他特意去社區周邊的村庄“取經”。“正是看到他們用了新技術,有了好收成,我才更加堅定辦合作社的念頭。大家相互學習,才會發展得更好嘛!”

“國外親戚都羨慕我們呢”

“嘗嘗這沃柑,沒有核,吃在嘴裡就像喝甜水!”記者一走進僑眷王增亮家的院子,手裡就被塞了一隻黃澄澄的沃柑。剝開皮一嘗,果然汁水豐盈,滿嘴都是濃郁的甜味。“這是我們社區最近試種的無核沃柑,技術要求高,還在摸索呢!”王增亮說。

王增亮家所在的州城鎮華僑社區,前身是賓川縣早年安置歸僑的3個華僑農場之一,2010年按照“三融入”完成改革,改建為華僑社區。與柳家灣華僑社區一樣,這裡絕大部分居民是來自東南亞、南亞等地的歸僑及其眷屬。不同的是,評估當地的自然條件后,歸僑僑眷選擇種柑橘,引進新品種與新技術,並帶著周邊農戶一起種,而今已形成6000多畝柑橘的規模。

“賓川種植的柑橘新品種,幾乎都是從我們這兒出去的。”王增亮說。更讓他驕傲的是,這些年,他家和左鄰右舍的日子都越過越有滋味了!

“父母常說,他們當年從越南回國,剛來農場時,這裡的路都是毛路,兩邊長滿仙人掌。背著全部家當,連鍋碗瓢盆都帶回來了,沒想過再回越南。可是,能不能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新家’把日子過好,他們心裡也曾‘敲過鼓’……”

還沒等王增亮說完,他母親忍不住接過了話頭:“早沒那份顧慮咯!這裡的老百姓都待人和善,我們不是結了親,就是交了友。大家一起種柑橘,前兩年還成立了合作社。你再看整個社區,政府又是修路,又是美化環境,收拾得和縣城裡沒什麼區別。現在,我們和國外親戚打電話,他們可羨慕我們呢!”

2018年,王增亮在自家院子裡建起一棟兩層半的小洋樓,一家六口搬進了新家。“這不算稀奇,我們周邊85%的人家都建了這種洋樓。”坐在新家庭院裡,吃著甜滋滋的沃柑,王增亮和母親的臉上都是舒心的笑。

(責編:閆楓、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