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創新創業
僑說——我的創業故事
張茵:投身綠色產業 打造百年企業
2020年12月30日10:10  來源:中國僑聯

張茵,1957年出生於廣東韶關,祖籍黑龍江省雞西市,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她做事踏實低調,長期遠離媒體的聚光燈,直到2006年以270億元的身家成為“胡潤百富榜”第一位中國女首富才為大家所熟知。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玖龍與祖國共成長”

張茵的成功經歷並不復雜,從關鍵節點的果敢決策可以看出她對時代機遇的准確把握。1985年,抓住改革開放的黃金時機,她毅然放棄了內地優厚的薪資待遇,隻身帶了3萬元到香港闖蕩。這次創業,張茵“無意中”抓住了上世紀80年代中國造紙原料市場空白的機遇,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90年代初,張茵開始將目光放到國外,她注意到美國廢紙資源豐富,回收系統高效、科學,於是在1990年赴美成立了美國中南(控股)有限公司,進一步拓展廢紙回收業務,致力於把廢紙貿易國際化。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張茵覺察到了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胸懷產業報國的理想,她於1995年底在廣東東莞建立了玖龍紙業有限公司。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玖龍紙業於2006年3月在香港成功上市。目前已經在珠江三角洲的東莞、長江三角洲的太倉、西部的重慶、環渤海經濟圈的天津、海峽西岸經濟圈的泉州、東北遼寧沈陽等地建立造紙基地。此外,玖龍紙業還完成了河北永新紙業控股權的收購,並與越南造紙廠合資,將造紙事業拓展到海外,是中國首個年產能過千萬噸的造紙集團(目前集團年產能超過1200萬噸),蟬聯2010年至2012年“中國輕工造紙行業十強企業”第一名,成為名副其實的“造紙大王”。

談起個人事業的發展及玖龍紙業的成功,張茵總結為三個階段:創業在香港,然后到美國、最后落腳點在內地。“美國是非常龐大的原料回收市場,可以延伸到亞洲、歐洲。不過,最終我還是要集中力量在國內發展,因為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張茵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

“我在很多個場合都講到要感恩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能沉澱下來的企業家都見証了中國經濟的成長。這期間,國家分階段發展,玖龍也一樣,緊跟國家的方針政策走。”張茵說,“我很清楚國家這40多年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不容易。現在,每次到深圳下飛機我都感觸良多,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到處是泥土,只是個小漁村。現在,變化太大了,讓人震撼!”張茵自豪地說。

生態經濟蘊商機“用最少的資源造最好的紙”

張茵很早就看到了資源循環利用的價值。她至今難忘把她領進這一行的一家內地造紙廠的廠長。若干年前,這位廠長曾對張茵說,“廢紙就是森林,將來造紙業肯定要從資源造紙向再生紙發展”。從那以后,“廢紙就是森林,廢紙就是資源”就成為張茵的口頭禪。

張茵的嚴格要求,使得玖龍在行業內率先建造環保、節能焚燒爐,將造紙產生的固體廢物和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干化處理后用於焚燒發電,實現了從廢紙造紙大循環到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循環利用,成為行業表率。

目前,玖龍紙業除了獲得ISO14001環境管理認証和清潔生產認証外,各生產基地還連續多年被當地環保部門評為“環保誠信企業”,並被評為“中國造紙工業環境友好企業”,多次榮獲“全國造紙行業節能減排達標競賽優勝企業”,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09年11月2日,胡潤百富首次發布“胡潤低碳富豪榜”,張茵以330億元位居第一,也由此戴上了一頂綠色花環,成為了“低碳女王”。

“我們要讓玖龍的產品更有競爭能力,通過創新提升,用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好的產品;我們要徹底改變造紙行業是污染行業、灰色產業的印象,讓造紙行業成為綠色產業;我們要給員工創造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讓我們的員工覺得在玖龍上班就是一種享受,讓他們因為是玖龍的員工而感到自豪。”張茵躊躇滿志地說。

在促進中國與國際接軌方面僑商“大有可為”

在促進中國企業與國際接軌方面,張茵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她認為,僑資企業有著先天的優勢,許多僑資企業本身就是在國外成長起來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時又熟悉國內的情況。在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引進來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國內的企業少走彎路,使國內的企業能夠走得速度更快、更穩健。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怎樣去培養員工的素質和做事的方式方法。教會員工怎樣借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要借鑒人家的軟實力。其實咱們中國人,很多東西做得都很好,讓其它國家很驚訝。但是,有時就是缺乏專業精神,比如我們常見的齒輪盤,並沒有高科技含量,也不復雜,但是國產的質量就是不如德國的進口產品。這說明,我們的一些人做事還是不夠細。在這方面,僑商要帶著國內的企業走得更好,這是僑商的一份責任。所以,我們要引導員工,做事要專業,做一件事要像一件事,做一件事要成功一件事。這就是塑造我們的軟實力。”張茵強調。

把玖龍紙業打造成為百年企業

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下,人才市場也在發生變化,中國不再是廉價勞動力的供應地。新一代的工人大多是80后、90后,與父輩相比,他們的知識層次有了很大的提升,崇尚個性,更看重企業的歸屬感。張茵認為,對企業來說,除了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外,還應該把先進管理經驗引進來,正確地引導員工,提升他們的素質,從而提升整個企業的軟實力,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與國際接軌。

目前用廢紙造紙,玖龍在國際上已經佔據了龍頭地位。關於未來的經營方向,張茵明確表示,玖龍不會走向多元化,不會涉足與造紙無關的其它行業。“我追求的是產品的多元化、上下游產業鏈的多元化,而不是行行都去做的多元化。”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義不容辭

張茵不止一次地說,玖龍的發展得益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騰飛,是伴隨著中國產品走向世界的征途中發展壯大的。對此,她時常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更是義不容辭。

多年來,玖龍紙業長期堅持開辦“玖龍班”,資助偏遠山區貧困學生學習深造,並提供就業機會;為廣東高州洪澇地質災害的災民捐建“僑心居”;為重慶市彭水縣貧困山區的800名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提供“玖龍愛心午餐”;支持僑愛工程“點亮藏區生活計劃”活動,積極捐款100萬元﹔在第一時間向汶川、玉樹和雅安地震災區捐贈了1500萬元、1000萬元和1000萬元,支援災區人民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在廣東省“扶貧濟困日”活動中,累計捐款4020萬元,為社會奉獻愛心。

“毛主席說過‘吃水不忘挖井人’。慈善方面,我們做的是實實在在的。我們每年都有捐贈,說拿多少錢出來,就拿出多少,捐給國家相關公益慈善機構,資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我的慈善理念就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要真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鼓勵玖龍在全國各地的基地都要做慈善,到基地所在的周邊困難地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張茵滿懷深情地說。

張茵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先后被授予“中華慈善獎”、“中國節能減排功勛人物”、“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等多項榮譽。

(責編: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