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由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管委會、汕頭市僑聯、汕頭市僑史學會主辦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僑鄉社會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學術研討會在汕頭舉行,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出席開幕式並講話。中國僑聯副秘書長、經濟科技部部長趙紅英,廣東省僑聯副主席邵瑾,汕頭市副市長趙志濤等出席開幕式。汕頭市僑史學會會員、僑史專家學者以及廣東省市僑聯有關同志50余人參加會議。
李卓彬在講話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對海內外僑胞的貢獻作出重要肯定,致以親切關懷,說到了廣大僑胞的心坎裡,令海內外僑胞十分感動,也深受鼓舞。而不久前勝利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全面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同時也為做好新時期僑務工作,尤其是“十四五”期間僑務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他談到,根據新時代僑情變化,做好華僑華人研究工作,為黨和國家制定僑務政策、作出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和依據,是僑務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應有之義。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以及疫情的持續蔓延,給海外僑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很大影響,海外僑情呈現許多新變化。他強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要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打好新時期“僑”牌,做好華僑華人研究工作,開啟僑鄉社會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新篇章,可以從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以凝聚思想共識為重要內容,面向廣大僑胞全面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通過多種形式掀起學習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把學習宣傳五中全會精神同總書記在廣東汕頭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引導廣大僑胞深刻理解“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認清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面臨的機遇挑戰、未來的奮斗目標,真正把全會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判斷和重大舉措領會深、領會透,進一步堅定廣大僑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信心決心。
二是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重要契機,全方位推動僑鄉經濟社會發展。要發揮重點僑商示范帶動作用,大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著眼僑商僑企特點需求,進一步完善吸引僑商回鄉投資的政策措施,積極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通過僑商投資帶動更多外商投資。要結合國家重大戰略落地實施,吸引集聚高水平產業。通過拓展“創業中華”等僑界品牌,引導僑商僑企積極整合國際資源,助力僑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區域協同發展,更加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國家戰略。要突出創新引領發展,積極引進僑界高層次人才。制訂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特別是在關鍵領域掌握核心技術的科技領軍人物及團隊回鄉創新創業,提供必要便利、營造良好環境。要切實維護僑界群眾合法權益,提高涉僑社會治理水平。運用好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創新僑鄉社區治理模式,深化僑鄉社區服務等領域加大研究力度、積極建言獻策,切實維護僑鄉僑界群眾合法權益。要“以僑為橋”講好中國故事僑鄉故事,促進中外民間友好交往。充分發揮僑胞橋梁紐帶作用,身體力行講好中國故事、僑鄉故事,為營造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和僑鄉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僑界力量。
三是以傳承潮汕文化為重要依托,進一步團結凝聚廣大潮籍僑胞發揮更大作用。要通過舉辦潮汕文化宣傳、交流活動等載體,讓廣大潮籍人士特別是潮籍后裔,了解家鄉、了解自身文化傳統,增強提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祖(籍)國認同感。要深入挖掘潮汕僑鄉記憶,提取僑鄉與僑有關的記憶資源,修復僑鄉文化景觀,活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用好汕頭僑批文物館、開埠文化陳列館等館所資源,發掘僑鄉文化內涵,建設廣大潮籍僑胞的精神家園。要充分利用好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等平台,積極構建和諧有為潮籍社團,進一步團結凝聚廣大潮籍僑胞在積極維護民族大義、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四是以加強華僑華人研究為重要抓手,不斷提升僑務工作針對性、預見性和精准度。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廣泛開展僑鄉僑情普查、做好調查研究,力求掌握僑情變化趨勢,借助大數據重點收集僑鄉出國人數、實際居住人數、年齡比例等重要信息,實現僑情分析規范化、基層化、數據化,有效區分每個僑鄉的社會治理問題類型。要堅持構建職業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研究格局,把科研、科普、科教緊密結合,圍繞研究規劃、研究課題、研究活動、研究隊伍、研究機制、研究評價綜合施策,引導、支持有關方面推出一批有創見、有分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為開創新時代僑務工作新局面提供多角度、專業化的有力支撐。
本次學習研討會是“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研討會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僑鄉社會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為主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學術,依托汕頭豐富的華僑資源,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僑鄉社會與華僑歷史文化,不斷開拓華僑歷史研究的新領域,以弘揚華僑歷史文化為抓手,以加強文化認同和提升僑鄉文化內涵為目標,推動僑鄉社會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