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僑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重點評論
中國青年報評論員:在新征程中扛起青春使命
2020年11月09日10:4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藍圖,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也為廣大青年點燃希望之燈、照亮前進之路,激勵廣大青年奮勇向前。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與以往的“五年規劃”相比,“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具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與重要意義。中央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深刻指明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戰略舉措。

馬克思與恩格斯關於青年群體的理論認為:“時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時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在他們看來,青年不僅是“下一代”,更是“下一個時代”。在黨和國家的發展進程中,一代又一代青年緊扣時代脈搏、吹響時代號角,在時代的風口浪尖展翅翱翔。實現“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需要廣大青年積極參與,離不開青春的智慧與汗水。

青年是繼往開來的中堅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當代青年接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接力棒,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從人的生命周期來看,當代青年的人生黃金時期與“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奮斗歷程高度吻合,是這一歷史進程的見証者,更是參與者和創造者。“強國一代”的青年大有可為!

青年是標志時代發展的晴雨表。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這樣說:“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在看,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不怕苦、不怕犧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見証了90后、00后青年的成長與擔當,是他們集體亮相的“高光時刻”。

青年是推動社會創新的生力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研究數據顯示,杰出科學家作出重大貢獻的最佳年齡段是25歲-45歲。解決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有賴青年科技工作者從源頭和底層出發,以探索世界奧秘的好奇心凝聚創新之光。

當下,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行百裡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廣大青年要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增強憂患意識,培養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奮斗始終是青春的關鍵詞。前不久,一部以中國女排為背景拍攝的電影勾起了不少人的青春回憶。人們對女排的喜愛,不僅因為她們奪冠,更因為女排運動員在賽場上展現的頑強拼搏的奮斗面貌,“學習女排,振興中華”的口號讓幾代人受益。當代青年肩負歷史使命,更要爭做時代弄潮兒,把奮斗視為人生信條,將刻苦當作成長的精神食糧。

理想信念是引航青春的燈塔。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從復旦大學老校長陳望道“嘗透信仰味道”,到中國農業大學師生扎根河北曲周治理鹽鹼地40余年,青年創業者正是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撐,才能克服艱難險阻,補足精神之“鈣”。面向未來的新征程,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斗。

勇氣是無悔青春的燃料。面對未知領域的挑戰,不闖一闖、不試一試,怎麼知道行不行?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性大都市,與一批批青年“闖將”先行先試、積極探索的銳意精神密不可分。青春的字典裡沒有“認輸”、沒有“不可能”,一次次從失敗中爬起來,愈挫愈勇,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不可否認,當代青年面臨升學、就業、住房、婚戀等多方面的社會壓力,幼苗需要社會各界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的諸多措施,都聚焦解決關系青年群體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將有效緩解年輕人的焦慮,讓青年成長保持正確航道。與此同時,社會也不妨給年輕人更多耐心,給他們提供多元化的機會選擇,賦予青年“試錯”的機會,讓他們在探索中放飛青春理想。

向著2035年遠景目標,夢想的大門已經開啟,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歇。讓我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辟天地,在新征程中扛起青春使命!

(責編:閆楓、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