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品牌活動>>創業中華
僑說——我的創業故事
陳麗華:一顆檀心 千秋事業
2020年11月17日10:25  來源:中國僑聯

陳麗華女士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移居香港,於1988年在香港成立富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憑借良好的投資眼光和商業信譽,富華集團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家多元化實業投資企業,支柱產業涵蓋房地產、資產運營管理、文化藝術、金融等領域。

紫檀博物館:匠心雕琢,千秋事業

陳麗華在商業領域取得令人矚目成功的同時,耗費巨大的精力和財力致力於慈善公益文化事業,投身於她所摯愛的紫檀藝術領域,並在全世界展覽和弘揚中國的紫檀文化藝術。

回顧創建中國紫檀博物館的歷史,她回憶說:“文革”時期,很多古老的東西都被毀壞了,家裡的紫檀家具上交了一部分,拆掉了一部分,其余的則埋在了豬圈的土裡,看到這些祖上流傳下來的精美紫檀家具被砸、被毀、被埋的時候,我心如刀割。當時我就希望有一天能夠讓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重見天日。中國的改革開放,讓我的紫檀夢想開始實現。我將“文革”時埋在土裡的紫檀家具挖出來,打開一看,木頭絲毫沒有變化,經過修理,完好如初,依舊特別精美。后來,我從各處尋找從事古典家具制作的老工匠,修理老家具,成立了家具廠,並親自去印度和緬甸採購紫檀木,按照中國宮廷的家具重新制作家具。

陳麗華就這樣跟工匠師傅一起,一口氣差不多做了三百來件故宮式樣的紫檀家具,廠子也從開始十幾個人,逐漸發展到幾百號人。

為了宣傳紫檀文化,她耗費巨資,在北京建起了世界唯一的一座以紫檀、黃花梨等名貴木材制作的木雕藝術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專門用於陳列她所收藏和制作的紫檀宮廷家具以及其他珍貴木雕藏品。1999年中國紫檀博物館開館,它是中國首家規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鑒賞中國傳統古典家具的專題類民辦(私立)博物館,填補了中國博物館界的一項空白。2011年9月,中國紫檀博物館申報的“紫檀雕刻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肩負促進中外商業、文化交流的責任前行的同時,陳麗華也長期致力於扶貧賑災、生態環保、公民教育、就業促進、藝術捐贈等公益事業,全面踐行企業公民之責任。多年來,富華集團資助體育、教育、衛生、公安及救災款、物達數千萬元,受到國家和政府的表彰,並於2012年7月發起成立北京紫檀文化基金會,以“資助檀雕技藝的研究保護、支持民辦博物建設”為宗旨,致力於文化公益和慈善項目。

陳麗華認為對於文化領域的慈善投入是一個持續性的投入,這種投入將惠及整個社會以及下一代。

老北京城門再現:留住記憶,傳承文化

中國紫檀博物館建成並投入運營之后,獲得了中外各界的好評,但此時的陳麗華並不覺得滿足:“這個博物館的東西也做得差不多了,是不是把中國北京的26個老城門和角樓也能用紫檀做出來呢?哪怕隻做出一個門樓來,我也感覺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做出來了,感覺我的人生活得值了。”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陳麗華親自組織了由故宮老專家趙崇茂、朴學林、王仲杰,以及古建專家劉大可組成的專家顧問團,以及由紫檀家具廠近百名能工巧匠組成的制作團隊,正式啟動了用名貴木材1:10復制老北京城門樓的工程。但這談何容易?在動工制作之前,最重要的是掌握所有老北京城門樓和角樓的各種數據,然而,由於年深日久,根本沒有圖紙,這些數據根本無從下手,能夠收集到的只是一些清末民國初年留下來的老照片。

為了搞清楚每座城門樓、角樓的准確數據,陳麗華和員工們就採取把老照片放大和實地測量的兩種辦法。老照片放大以后,就趴在照片上數城門樓的城磚層數、厚度,然后推算出城門和城牆的高度,城門樓頂部的囊度、彎曲度也不清楚,就找故宮的古建專家一起研究皇宮樓頂的囊度和彎曲度。為取得第一手材料,陳麗華和團隊還親自爬上北京老城門樓現存的正陽門和德勝門箭樓去實地測量城門樓的數據。對城門樓的門洞、垛口、閘樓、箭樓等都是通這種辦法獲得相關數據。光是搜集各個城門樓的數據就花費了三年時間,特別是在研究老照片時,陳麗華每次都是跪在地下一點一點校對,然后做上記號,膝蓋都磨破了,要知道,這時的她已經是70歲左右的老人了。

從2008年,陳麗華萌生制作老北京城門樓的想法開始,經過8年的日日夜夜,到2016年5月,老北京城“內九外七”共計十六座紫檀及陰沉木復制的老城門樓全部制作完成,今天走進中國紫檀博物館,人們就能看到一座1:10的紫檀及陰沉木制永定門城樓。這座永定門城門樓不管是每一塊磚瓦,城門的瓦邊還有那些屋脊上的走獸,全都是陳麗華帶領團隊,手工一點點做出來的。在她看來,這個心願不僅僅是她個人的一個夢想,同時也是一個能留住老北京的記憶,將老前輩留下的好東西傳承給后人的夢想。

“鯤鵬展翅九萬裡,然壯心不已。”雖然早已成就卓越,但在談到未來的規劃時,陳麗華依舊躊躇滿志:“我把十六座老北京城門樓,十座廟及角樓做出來,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就是為它配套建設一個‘中國老北京文化園’。老北京,有城門、城牆和角樓,東南西北,按照過去老北京城牆的位置把它擺好,在裡面還有最著名的老北京一些老字號,比如說同仁堂藥店,全聚德烤鴨店,東來順飯庄、瑞蚨祥布店等等﹔還有天橋唱戲打把式的、說相聲的,賣糖葫蘆的以及各種傳統小吃,把這些都做出來,才能叫作老北京。”

回首往昔,“一顆檀心,千秋事業”是陳麗華與新中國共命運,同發展的真實寫照﹔展望未來,“不忘初心,文化傳承”的中國夢將繼續揚帆遠航,再譜華章。 

(責編:閆楓、邱王紫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