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僑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媒體報道
“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的重要作用、戰略任務與重點領域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2020年11月16日16:41  來源:經濟日報

我國工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也不斷面臨著新的挑戰。“十四五”時期,我們需根據發展條件與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定位,進一步明確發展任務和重點領域,培育壯大工業競爭新優勢,在更高水平上加快推進工業現代化。

工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工業對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或將低於服務業,但其對國民經濟發展仍將發揮五個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基礎支撐作用不可替代。工業是最主要的物質生產部門,為居民生活、各行業的經濟活動提供物質產品,這一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產業部門都無法替代的。可以說,沒有現代化工業,經濟活動就會缺乏運行的物質基礎,我國就會在國際競爭中處於被動,就不能有力應對自然災害、傳染病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亦難以有力有效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二是對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作用不可替代。從全球經濟發展的歷史看,有的國家在人均GDP為4000至5000國際元、尚遠離高收入國家門檻時就陷入停滯,有的國家在人均GDP達到10000國際元左右的發展階段后難以實現進一步增長,這兩種現象分別被經濟學家稱為“中等收入陷阱”與“高收入之牆”。其成因就在於一國的競爭優勢沒有實現適時演進,當初級生產要素的優勢喪失后,知識、技術等高級生產要素沒有成為新的產業競爭優勢與經濟增長源泉,這些現象本質上是“技術停滯陷阱”。工業是研發投入最多、技術創新最活躍、輻射帶動力最強的產業部門,那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並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的國家和地區有一個普遍特征,就是在工業化發展的后期階段依然保持了較高比重的制造業,這足以說明實現工業健康發展對一國的重要性。

三是國際貿易與投資的關鍵支撐產業作用不可替代。制造業是工業的主體。目前,制造業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力軍,也是我國吸引外資的重要領域。截至2018年,中國制造業對外投資存量1823.1億美元,佔全部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比重從2010年的5.6%提高到9.5%﹔2019年,中國有129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行列,其中四分之一企業的主業是制造業,且中國大型企業中制造業企業的國際化程度相對更高。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國工業制成品在幫助更多國家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產業配套體系、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是新技術與新模式創新的重要載體作用不可替代。創新活動的人才、資金、硬件設施等,很多都依賴於工業。同時,工業還搭建了創新活動的物理系統,提供創新成果產業化、商業化應用的驗証場所,是技術創新的“母體”。即便是制造業比重很低的美國,也有約70%的創新活動直接依托於制造業或者間接受到制造業的助力。可以說,工業為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等活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載體。

五是帶動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可替代。工業因其產業鏈長、帶動性廣、吸納就業和技術擴散作用強等特點,成為啟動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產業部門。結合本地條件選擇發展適合本地需求的工業,是國內許多地區推動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當前,我國一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推動經濟發展的任務依然較為繁重,需通過發展工業為推動經濟社會更好發展提供動力。

明確“十四五”時期工業發展的戰略任務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按照傳統工業化理論和工業化水平的判別方法,實現工業化就意味著進入后工業社會。有觀點認為,工業比重下降是國民經濟結構優化的表現,甚至認為,在后工業社會,工業化的任務就已經結束,工業的發展變得無足輕重。這種觀點值得商榷。需要強調的是,工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富國之源,這一定位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動搖。基本實現工業化甚至進入后工業社會后,我們不是不要工業或者不推進工業化,而是工業的定位、工業化的方向需要適時改變,推動工業化向更高水平邁進。

當前,全球正在開始一種全然不同於以往的工業化進程,我國面臨著改造提升已有產業的“機會窗口”,必須抓住這一重要機遇深入推進工業化。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趨勢,在前沿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等方面抓緊推進,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

具體而言,“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發展應完成以下戰略任務:

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一般來說,工業強國都有一定規模和比例的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作為支撐。2018年發布的《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戰略》提出,先進制造業是美國經濟實力的引擎和國家安全的支柱﹔2019年德國發布的《國家工業戰略2030》提出到2030年德國制造業比重從23%提高到25%的目標。從整個國民經濟的層面看,按照傳統的統計口徑,作為主要物質產品生產部門的制造業,在我國經濟由大到強轉變的過程中需要保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比重,避免制造業空心化的傾向。具體來看,需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壯大先進制造業,到2030年,我國制造業佔GDP的比重保持在約30%的水平為宜。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未來,工業發展需更多依靠技術創新驅動,重點在提升發展質量。從結構的角度看,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包括過程質量提升和結果質量提升。過程質量提升,是指在工業的運營過程中減少和優化要素投入,降低對環境社會的不良影響。具體表現為,在資源和能源投入方面,降低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採用更環保的生產裝備和工藝,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在資本和技術投入方面,不斷提高制造業研發投入強度,重點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實現創新驅動﹔在勞動力投入方面,實現制造業勞動生產率的明顯提升和制造業人力資源的明顯提升。結果質量提升,則是工業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明顯提升,先進制造業的比重明顯提高。

推進工業化深度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在大多數工業細分領域都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但高精尖產品的技術水平、產品性能、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在整體上與世界領先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基礎不牢、缺乏核心技術成為制約我國工業更好發展的瓶頸。對此,必須持續推進深度工業化,一方面找准關鍵“痛點”,加強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以及工業軟件等方面的產業基礎能力建設,補齊短板﹔另一方面要抓住機遇及早布局,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前沿技術產業方面實現突破,抓緊佔領未來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實施“智能+”戰略,推動產業深度融合。在發達國家的工業化以及我國工業化的大部分時間裡,工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其自身技術創新而持續形成的動力。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了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又推動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深度融合、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賦能工業的重要力量,服務化轉型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也應從推動一些特定產業部門產值比重的提高,轉向促進工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大力推動“互聯網+制造”“智能+制造”,加快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型,既重視數字經濟的模式、業態創新,又著力促進數字經濟為實體經濟賦能,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傳統產業的創新能力以及效率和效益。

推進全面開放,增強全球價值鏈掌控力。在工業化的過程中,由於企業實力相對較弱、技術水平相對較低,我國主要通過發揮比較優勢、以貿易為主的方式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和企業實力的壯大,中國企業已經具備了通過直接投資方式進行深度國際化的能力,而國內要素成本的快速上漲也給中國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提出了“優化國際化布局”的要求。“十四五”時期,需繼續優化各個產業部門在國內不同發展水平區域間的布局,並且通過國際產能合作、綠地投資、跨國並購等模式加強和優化中國工業企業在全球的布局,逐步構建有中國參與的、最大程度實現雙邊或多邊共贏的國際制造業分工新框架。同時,利用我國在數字技術方面的優勢,構建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全球制造網絡,進而培育一批全球價值鏈的旗艦企業、“鏈主”企業。

高度關注未來我國工業發展的重點領域

“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的發展需立足於傳統產業規模大、吸納就業多的現實條件,著眼於應對新挑戰與搶抓新機遇,提升存量與開拓增量並舉,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前沿技術產業。可考慮在以下幾個重點領域切實發力:

一是新科技驅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需加快推動先進技術、前沿技術的工程化轉化和規模化生產,在搶佔新興產業發展先機的同時,力爭形成一批不可替代的產品,破解“卡脖子”的制約。

二是應用數字技術的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好應用數字技術的智能制造產業,是提升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目前,汽車、家電等行業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其他行業也在加快推動自動化和信息化進程。雖然在政府層面的政策制定、企業層面的轉型升級、研究層面的技術突破都將智能制造作為重點支持的方向,但我國智能制造在實際應用上還處於起步階段。缺乏專業化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為阻礙工業智能化轉型的主要障礙之一。加速培育應用數字技術的智能制造產業,不但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而且該產業本身亦有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巨大潛力。

三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制造產業。綠色制造是指既保証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也能兼顧環境影響和資源使用效率的先進制造模式。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后期和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階段,工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要載體在經濟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但產能過剩、資源浪費、生態破壞、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制約著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實現工業集約型增長,加速推進綠色制造,不僅有利於維護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自主性,而且由於工業節能減排潛力大、技術和市場條件相對較好,能夠產生更顯著的效果和廣泛影響,並催生新的產業部門。

四是高效帶動就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堅持發展高效帶動就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一方面,應堅持發展具備國際競爭優勢、吸納就業能力較強的電子產品組裝、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制造業,通過加速行業整合、減輕企業負擔、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等綜合措施,進一步推動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另一方面,需利用數字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拓展產品應用空間,創造更多需求市場,以此穩定和增加新的就業崗位。

五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型消費品產業。充分挖掘內需,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型消費品產業,不僅有利於減輕國民經濟對出口、投資的依賴,為保增長貢獻力量,也有利於更好適應科技創新浪潮,為我國在新一輪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動提供條件。可圍繞消費需求旺盛、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新型消費品領域,重點發展適應消費升級的下一代移動通信終端、超高清視頻終端、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消費級無人機等新型信息產品,以及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能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等前沿信息消費產品。鼓勵企業深度挖掘用戶需求,加強創新設計,豐富產品種類,創新營銷手段,拓展個性化定制、增值信息服務等服務型制造內容。

(課題組成員:史 丹 李曉華 李鵬飛 鄧 洲 渠慎寧)

(責編:徐玉涵、邱王紫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