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法國僑胞開啟別樣“封城”生活(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11))
本報記者 賈平凡
2020年11月16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法國國民議會11月7日投票通過了延長“衛生緊急狀態”的法案,“衛生緊急狀態”將延長至2021年2月16日。圖為11月9日,在法國巴黎,一名女子從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附近經過。
  新華社記者 高 靜攝

本期看點: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影響,法國從10月30日起再度全國“封城”,至少持續至12月1日。“封城”期間,禁止民眾的一切非必要出行,居民行動限制在離家一公裡以內。如有無法居家辦公的工作需要和就醫需要等,居民開具專門的出行証明后,可以出門辦事。對違規者,處罰措施相當明確:第一次違規者將被處以135歐元的罰款,15天內第二次違規罰款將增加到200歐元。一個月內3次違規者將面臨3750歐元的罰款和6個月的監禁。嚴厲的“封城”令下,身在法國的華僑華人生活狀況如何?

“把藥物送給最需要的僑胞”

10月28日,在法國正式實施全國“封城”令前,法國法華工商聯合會會長戴安友成立了一個志願者微信群——“志願者為僑服務!法國28.10”。這個群主要包含幾名在法僑團負責人。戴國榮是其中之一。他的主要工作是和群裡的另外兩位僑領——胡仁愛和潘樹林一起,接收僑胞的咨詢求助信息和為有需要的僑胞送防疫藥物。

“每天,我們仨每人至少要接聽幾十個求助電話,然后分3個方向開車幾百公裡送藥。”戴國榮介紹,“因為藥物有限,我們一定要先看僑胞核酸檢測結果,確認‘陽性’后再送藥,確保把藥物送給最需要的僑胞。”

作為浙江省溫州市為僑服務“全球通”法國僑胞服務中心主任和巴黎聯絡點主任,多年來,戴國榮的熱心腸在法國僑界有口皆碑。“找阿榮,他什麼事都幫你。”疫情發生后,在法僑胞對這個共識的認同更深了。

為僑服務的經驗不是一天煉成的。“剛開始,我們早上就去送藥,一天忙得根本沒時間吃飯和喝水。有時候,一天內,同一個方向或地區,我們需要送3次。后來,為了節約時間和成本,我們調整策略:每天上午,隻接收僑胞的咨詢和求助信息,下午集中送藥。周末也不休息。”戴國榮說,“我們採用無接觸的送藥方式,因為必須先保護自己,才能更好地為僑胞服務。”

雖然辛苦,但戴國榮和身邊的志願者們無怨無悔。“有時候,接到確診僑胞無助哭訴的求助電話時,我們也掉眼淚。在異國他鄉,大家都不容易,我們一定會想方設法幫他們。”

當地時間9月25日,中國駐法國使館舉辦旅法僑界抗擊疫情表彰大會,向21家先進集體和10名先進個人頒發榮譽証書。戴國榮被授予“旅法僑界抗疫先進個人”稱號。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讓他無比自豪。

除了僑團的職務,戴國榮還是法國巴黎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從3月份到現在,我每天都在外面做志願者,公司管理基本靠微信和電話溝通。我偶爾也去公司,但停留時間都很短。快速處理完工作,我就趕緊跑去處理僑胞的問題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雖然天天“不務正業”,但戴國榮的公司業務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變化,法國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企業救助和補貼政策,政策變化很快。一有新政策出台,我們就要通過各種途徑告知企業,工作量很大。為此,我們事務所專門安排了幾名會計,通過線上遠程服務,無償幫僑胞完善補助申請手續。很多申請補助的公司無法營業,也沒錢支付我們的咨詢和服務費用,但我們還是會盡量幫忙,隻希望大家能共渡難關,疫情結束后,再一起重新開始。”

“危機也是商機”

“此次‘封城’,法國80%的人是接受的。反對聲音較多的是,除大學以外的學校還要繼續上課。” 法國國際烹飪聯合總會常務副主席、巴黎國際大酒店董事總經理陳建斌介紹,此次法國“封城”主要是控制年輕人聚會。疫情蔓延,形勢嚴峻,所以政府規定,不是銷售必需品的商店全部停業,支持在家遠程辦公。如果有工作需要,公司開具証明,還是可以外出的。

對於法國政府出台的全國“封城”令,法華僑華人積極配合、嚴格遵守。

“‘封城’也是在法華僑華人呼吁和希望的結果。在法華僑華人是非常遵紀守法的群體。如果沒有緊急的事,大家基本都宅在家裡。” 雖然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但陳建斌心裡很踏實:“大部分旅法華僑華人都是一步一個腳印,通過打工、買房、創業等方式在法國站穩腳跟,生活居住條件相對寬裕,應對疫情態度更積極一些。旅法社團也盡其所能地幫助有需要的僑胞,送藥送口罩。”

疫情期間,來自祖(籍)國的關懷一直沒有中斷。陳建斌介紹:“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特別關心在法華僑華人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權益。隻要有確診的僑胞聯系大使館僑務處備案,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就會一路跟蹤,一路關注。在第一次‘封城’的時候,大使館就給在法留學生發放了健康包。國內各級僑務部門、政府部門和民間組織也給旅法僑團運來口罩、手套、藥物等防護物資。”

“‘封城’對服務行業和旅游行業沖擊很大。”陳建斌認為,“店鋪選址很重要。今后兩三年,旅游景點附近的店鋪經營將面臨很大挑戰。巴黎的奧林匹克旅游景點附近的生意很難恢復。”

陳建斌經營的巴黎國際大酒店是法國唐人街最大的中餐廳。從法國第一次“封城”開始,巴黎國際大酒店就一直沒有營業。“法國中餐廳受疫情影響很大,特別是像我們這種以舉辦宴會為主的大酒店。”不過,陳建斌也表示,隨著法國民眾外出減少和外賣興起,餐廳覓得一線生機:“有些餐廳在疫情期間的生意比以前還火爆。因為無法跨國旅游和度假休閑,法國人減少了外出消費,在飲食方面的消費就提高了很多。”

為了應對疫情,法國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補助政策。“關閉餐飲企業,政府給足了補貼。”陳建斌介紹,最近,為了維護餐飲業和文化業發展,法國政府又提供了團結基金、社會保險減免、國家擔保貸款、國家直接貸款4種新的補助。

陳建斌依然樂觀。“危機也是商機。現在很多企業在出手一些店鋪,如果不是疫情影響,投資者根本買不到。”陳建斌說,“相信隨著疫苗研發進度不斷推進,人類終將戰勝新冠病毒,我們的企業也將迎來勝利曙光。”

“華文網絡教學大有可為”

面對再次“封城”,法國辛老師中文課堂負責人辛麗燕感受頗為不同。

“第一次‘封城’,目的是為了嘗試消滅病毒,切斷病毒傳播鏈條﹔這次‘封城’,是努力在保証基本生活正常進行和控制病毒之間尋找平衡。”辛麗燕說,“控制重症率,是為了平衡醫院重症床位,減輕醫療系統負擔﹔嚴格控制公共活動空間,要求餐館、酒吧、體育館、影院等公共娛樂場所全部停業,是為了遏制病毒大范圍傳播。這次隻要求大學停課,幼兒園和中小學可以繼續上課,多數企業能夠正常工作,同時倡導遠程辦公。這次‘封城’外出的出行証明比上次寬鬆很多,有很多類別可以選擇。與上次‘封城’后馬路上幾乎空空蕩蕩的景象有所不同,這次‘封城’后,巴黎地區車流量隻減少了20%—30%。”

法國辛老師中文課堂是法國裡昂一所頗具規模的華文學校。“因校址屬於政府場地,在接到確認通知后,我校再次閉門停課。”但是停課不停學,辛麗燕馬上轉入網絡教學:“自2月疫情在法國發生后,我校是所在地區最早推出網課的學校。”

網絡教學為海外華文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也帶來了新挑戰。

對此,辛麗燕深有體會:“網絡教學打破了以往傳統華校劃地而教、區域內競爭相對平衡和固定的樣態。隻要破解了學生和家長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海外的華裔學生家長理論上可以整合中國極其強大的語文教學資源,選擇更優質的華文教育資源。這對當地華校的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也是一種全新挑戰,甚至算是一種降維打擊。”

辛麗燕迎難而上。經過近一年的線上教學實踐,她和華文教育工作者一起攻克難關,探索出一套優化網絡教學的經驗。“升級硬件和軟件設施,更新網課直播平台,確保網課教學設備、網絡傳輸等硬件調整到最好狀態﹔優化教法,盡量使用更專業的網絡授課方法,增強互動性、趣味性﹔注重對網絡教學全過程的控制,包括出勤、網課紀律以及網上作業的提交和批改等環節﹔組織教師參加中國華文教育機構舉辦的教師網絡課程技術學習等專業培訓,提高教師的網課教學能力。”

“未來的華文教育網絡教學是一片新藍海,市場空間廣闊。我相信,高質量的華校不僅能在這種新的競爭格局中立於不敗之地,還能大有作為。這取決於課程的優質性和普及性兩大因素。”充滿危機意識的辛麗燕早有謀劃:夯實內功,扎扎實實做好課程建設和創新﹔科研領先,專注於華文教育重大、基礎和疑難問題的研究與解決﹔革新技能,努力學習和應用網絡課程新技術﹔培養師資,讓更多更好的青年教師實現華文教學+網課技術人才的結合,為華校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優化管理,包括學習必要的管理知識,優化組織管理機制等。

“但這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始終堅持和牢牢把握‘育人成才’這個教育行業的核心價值上,不可短視和功利化。”辛麗燕強調。

(責編:邱王紫藤、孫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