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僑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輔導
推動“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讀懂這場會議五個“必須”
2020年11月13日15:4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萬鵬 任一林)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重大問題,審議《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如何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採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馬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員、副教授周躍輝,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鄭敬斌等多位學者進行解讀。

此次會議緣何重要——

“開門問策”展現社會主義民主生動實踐

近幾個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科學家座談會、基層代表座談會、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等各領域的系列座談會,以“勇於開頂風船、善於轉危為機”的魄力,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開門問策、集思廣益、聽取民聲民意,將“新發展”“創新”等關鍵詞刻畫在“十四五”的發展藍圖上。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個重要的階段,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強烈,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另一方面,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錯綜復雜,不確定性、不穩定增加。面對國內外發展態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即將完成。”馬峰談到,“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更要乘勢而上發展。

預則立,不預則廢,“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台階。“十四五”時期規劃至關重要,《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稿充分吸收了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意見建議和群眾期待、專家意見、基層經驗。這次征求意見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生動實踐。

如何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五個“必須”在戰略上布局 在關鍵處落子

我國將於2021年開始實施“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如何實現更好發展,需要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確保黨中央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會議指出,推動“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必須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強化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 

這五個“必須”的提出有何深意?胡敏表示,五個“必須”是編制“十四五”規劃必須遵循的“五個基本原則”,既是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后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論,也是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的實踐論。前兩個“必須”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我們能夠保持經濟社會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趨勢的基本經驗、基本優勢、基本支撐,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人民為中心,才能充分彰顯我們的制度優勢、充分激發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第三個“必須”是針對“十四五”時期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革的新形勢新挑戰,需要從中長期著眼、以打持久戰的准備,進行重大戰略布局的調整和競爭力的重塑,其目標就是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提升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在更高起點上把握戰略主動。第四個“必須”是強調發展動力,改革開放仍然是破解發展難題、推進更高質量發展的巨大動力所在。第五個“必須”強調的是系統觀念和系統思維,我們既要有機遇意識又要有風險意識,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要放在“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四個方面,體現在戰略上布局、在關鍵處落子的發展思路。

如何理解這五個“必須”的作用?周躍輝認為,“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的根本保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是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方法保障。

“為了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必須落實這五個‘必須’。它體現了我們發展的根本方向、必然要求、重要目標、關鍵原則和思維方法”,鄭敬斌對記者說。

(責編: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