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僑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輔導
聚力新階段 奮進新征程
—首都理論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座談會發言摘要
2020年11月13日15:41  來源:經濟日報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中國未來5年乃至15年的發展畫卷,這幅壯美的盛世宏圖令人鼓舞,催人奮進。為深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幫助廣大干部群眾更好地理解各項決策部署,經濟日報社、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近日共同主辦首都理論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座談會,邀請一些專家學者,從不同方面、多個角度暢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心得體會。現刊登部分與會者的精彩發言,以饗讀者。

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

□ 李忠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主要議題是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主要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五年規劃(計劃)關系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決定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所有五年規劃(計劃),都是在中共中央統一領導下制定的。從1953年開始,我國已經編制實施了13個五年規劃(計劃),其中改革開放以來編制實施8個,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

由黨的中央全會討論通過關於五年規劃(計劃)的建議,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五年規劃(計劃),是規劃部署經濟社會發展任務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其任務和內容主要是對5年和更長時段內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目標、方向和任務。中國共產黨按照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路線,科學分析一定時期的國際國內形勢,深刻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和廣大人民的利益、願望,通過制定規劃建議的方式,確定每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以及特定時期的遠景目標,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形成一系列重大的發展戰略,從整體上規劃和確定了一定時期國家發展的方向、步驟和主要措施。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通過這樣的建議化為宏大的藍圖,然后再轉化為全社會一致的行動,使整個國家和社會穩步有序地朝著現代化目標前進。

當然,黨的中央全會通過的還不是五年規劃(計劃)本身,而是關於制定五年規劃(計劃)的建議。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五年規劃(計劃)必須履行規范的法律程序,由全國人大批准。所以,根據中央全會的建議,黨中央、國務院將領導制定完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然后正式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同時征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意見,最后由全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

圍繞著中央全會的建議,中國共產黨還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操作和治理方式,這些都是按照黨的執政理念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並成為一定的慣例的。全會建議通過后,就進入了正式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和長遠目標的階段,這時又有一套嚴格的程序和方式。這樣一套運作程序和方式,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實踐証明,中國共產黨在治國理政中實行的這一方式,具有顯著的優越性。它既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堅持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既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又確保了規劃(計劃)的科學性、合理性﹔既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和需要,又符合長遠的發展目標和國家整體利益﹔既統籌了宏觀全局,又突出了問題導向﹔既是在進行頂層設計,又堅持了問計於民﹔既體現了政府的宏觀調控,又發揮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所以,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優越性的集中體現。

(作者系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術顧問)

以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國家創新發展

□ 汪克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提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新高度、從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必然要求。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要大力加強基礎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作為一個有14億人口的大國,我們必須把創新發展建立在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石上。既要通過提升我國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實現科技自身的自立自強,更要依靠科技自立自強來支撐和保障我國產業和經濟、國家和民族的自立自強。

人類現代化發展的歷史表明,基礎研究是創新之源。基礎研究薄弱,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科技自立自強就隻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過去5年,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實力穩步提升。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國的科技創新實力與“科技自立自強”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目前制約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最大瓶頸,就是基礎研究薄弱、原創能力較為缺乏。面向未來,我們必須把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作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路徑,持續加大投入,優化投入結構,健全多元化支持機制。還要看到,基礎研究具有不確定性,對此要區分科學與技術,不能把發展技術的思路、管理技術創新的方式直接搬過來用於組織開展基礎研究,需創造良好環境,提供精准且穩定的支持,鼓勵優秀人才挑戰科學難題、潛心基礎研究。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關鍵是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目前我國創新體系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創新體系各單元的功能定位不清、協同效能不高。一些科研院所、大學及企業對自身功能定位認識模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造成低水平重復、同質化競爭、碎片化發展﹔一些地方政府在熱點領域盲目跟風加大科技投入,造成無序發展和資源浪費。對此,需在頂層設計上合理界定各類創新主體的功能定位,引導各創新單元聚焦主責主業,構建主體多元、定位明晰、有序合作、協同高效的國家創新體系。

還要看到,沒有強大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就難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要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事關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著力建設一批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優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在具體工作中,要遵循科學規律,注重依托現有優勢創新單元,持續支持,久久為功﹔要堅持以人為本,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高標准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要持續優化制度和政策環境,建立健全現代科研院所治理體系,加強科研作風和學風建設,營造風清氣正、潛心致研的良好環境。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核心是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實現良性循環。

要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強化重大創新領域戰略布局。立足科技需求,科學選擇創新方向和重點,構建自主可靠、安全可控、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鏈和產業鏈。在科技布局上,要兼顧前瞻和務實、當前和長遠、重點與全局,瞄准重要前沿和重大戰略性領域,前瞻性地部署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

要面向重大戰略性產業發展,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系統梳理的基礎上,明確主攻方向,加強資源整合和協同創新,既要聚焦痛點、堵點,著力解決“燃眉之急”,也要圍繞難點、要點,從根本上解決“卡脖子”問題。

要增強科研產出的適配性,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我國科技創新既存在高質量科技供給不足的問題,也存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暢的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項目設計與應用脫節,“科技之花”難以結出“產業之果”。對此,要強化科研項目與需求端和產業鏈的精准對接,產出一批成果,通過知識產權保護和產業配套等,提升轉移轉化的效率和效益。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秘書長,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做大分好“蛋糕” 促進共同富裕

□ 汪同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遠景目標提出來。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既要進一步把“蛋糕”做大,也要進一步把“蛋糕”分好。《建議》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從做好初次分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機制、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等方面明確了落實“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重大舉措。

分配是形成國民經濟循環的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四個環節中的重要環節。生產創造的價值財富必須經過分配環節才能進入消費使用,分配結構直接決定消費環節的內容,而且分配對生產結構和發展,以及交換的機制等都產生重要影響。總的來看,收入分配問題主要表現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

從宏觀層面上看,主要是要處理好國內生產總值的收入分配結構問題。居民收入與公共收入的結構關系是收入分配環節中的關鍵內容。收入分配結構對於我國宏觀經濟運行而言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不同階段、不同條件下,其表現形式不一樣。在改革開放之前,表現為積累率的問題﹔現在則表現為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之間的比例關系。這個比例關系處理好了,才更有利於經濟的均衡穩定發展。處理好這個比例關系,至少要把握好兩點:其一,要按照《建議》“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的精神,有利於盡快形成和擴大穩定的中等收入群體﹔其二,要堅持實事求是、符合發展規律,兼顧需要和可能,有利於國家短期與長期利益兼顧,實現均衡可持續發展。

從微觀層面看,主要是要縮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縮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有很多,處理居民收入差距問題實際上是如何平衡效率和公平、如何平衡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問題,這是個長期的問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共享”理念,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培育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作為收入分配工作的一個重點。這次《建議》又提出了幾條具體的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這些充分顯示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的堅定性和一貫性。未來,我們要把這些政策舉措落到實處,從而從微觀上切實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歷史新時期,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我們一定要在“十四五”時期努力奮斗,保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最終實現。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術顧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劉 俏:

以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和路徑。面向未來,我們要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進一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提升研發強度,改善研發結構,增加對基礎科學和底層技術的研發投入。

二是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發展多元金融業態,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利用市場機制實現勞動力在城鄉間、地區間以及產業間更有效的配置﹔等等。

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主要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組成。未來一段時間,需在增加人們的財產性收入等方面切實發力。

四是堅定不移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伴隨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經濟增長動能的變化,未來有高增長潛力的行業包括新興工業、新消費產業、互聯網產業和健康產業等。需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逐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的產業結構。

五是切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我國一些中心城市產業功能過於集中,尚未形成和周邊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未來,需通過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等,實現中心城市與周邊城鎮的差異互補發展,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李義平:

構建完整內需體系意義重大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於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保持我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模式往往由其資源稟賦所決定。大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有條件建立起相對健全的產業鏈,因而大國經濟的優勢就是內部可循環,可以把內需拉動作為經濟發展的基點。當然,我們強調內部可循環,強調擴大內需,並不是不要外循環。選擇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基點,與對外開放和發展對外貿易並不矛盾。

我國具備構建完整內需體系的條件。今天的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擁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完全有條件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構建完整內需體系可以更好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使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眾的需要是動態的、發展的、上升的,正是不斷滿足這種動態需要的努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內生動力。

構建完整內需體系有利於對沖世界經濟下行的壓力。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出現嚴重衰退並可能持續低迷。我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生產生活秩序得到有效恢復,保持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為擴大內需提供了基本條件。加快構建完整內需體系,必將把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充分激發出來,進而為世界經濟恢復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前線雜志社社長 丁 力:

深刻認識新形勢新階段新格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需要深刻認識我國所面臨的新發展形勢、所進入的新發展階段、所構建的新發展格局。

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面對國際國內發展新形勢,我們要辯証認識和把握國內外大勢,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要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循環,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滿足國內需求,又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 唐立軍:

推動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刻召開的重要會議。對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說,要深入理解和准確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任務和要求,不斷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切實肩負起推動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重任。

一要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使命感與責任感,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切實提升專業研究能力,結合自身研究專長,深入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過程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二要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將“建成文化強國”列為2035年遠景目標之一。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文化自信,堅守意識形態陣地,履行好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光榮職責﹔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要集中優勢力量,挖掘優質資源,搭建高水平研究平台,圍繞文化強國建設的重點任務和重點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研究。

三要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貢獻力量。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責任重大。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等部署和要求,深刻認識和把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要弘揚優良學風,加強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責編: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