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新一波疫情凶猛 西班牙華僑華人:同胞守望緩解無助感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電 題:新一波疫情凶猛 西班牙華僑華人:同胞守望緩解無助感
中新社記者 吳侃
自從西班牙暴發了第二波疫情,巴塞羅那青田同鄉會會長周建虹經營的“大海自助餐廳”已經快一個月沒開張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開門,隻能等待政府的解禁法令。”談起餐館的經營情況,周建虹很無奈,“原本經過一個夏天餐館的生意已有起色,結果10月中旬疫情突然加重,加泰羅尼亞大區要求餐飲業全部停業。”
疫情的反復也使西班牙華人經濟再次受到沉重的打擊,周建虹告訴記者,目前有80%的中餐館關門,隻有少數外賣店被允許營業,從事超市、美發等行業的華人也紛紛叫苦,更有不少人永久關閉了店面。
近期西班牙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反彈,截至當地時間11月9日,累計確診病例超138萬例。日前全國將緊急狀態延長至明年5月,各大區實施了宵禁、邊界封鎖等措施。
“第二波疫情來得太凶猛了,華僑華人的感染情況比較嚴重。”周建虹說,與第一波疫情相比,此次華人感染者中無症狀的多,聚集性感染的案例也頻繁出現,前不久巴塞羅那就有一家華人制衣工廠出現群體感染。
周建虹告訴記者,兩天前青田同鄉會收到一位同胞求助,他們一家六口人全部確診,包括兩個不滿五歲的孩子,都在家中隔離,他們很害怕,也很恐慌。
“類似這樣的求助我們每天都能收到,在西班牙,輕症患者無法入院治療,也沒藥可吃。”周建虹說,接到求助后,他們就會開車把連花清瘟膠囊送到生病同胞的家門口,“其實送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緩解無助感。”
為何這波疫情華僑華人感染者這麼多?在西班牙華僑華人協會主席陳建新看來,這和民眾防疫心態鬆懈有一定關系。
“疫情持續太久,許多人對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產生‘疲態’,再加上做餐飲、酒吧、美甲、理發、百元店等傳統服務業的華人很多,這些服務性行業接觸的人多,感染風險也很大。”陳建新說。
他說,很多華人出現症狀后完全不知所措,怎麼檢測就醫?去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語言不通怎麼辦?“於是我們組織了一個志願服務小組,隨時為大家提供遠程的幫助和指導。”
志願服務小組由十幾位成員組成,都是年輕的僑二代、僑三代,華裔姑娘吳蓓蓓就是其中一員。
“我們不僅為確診同胞提供就醫指導,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我們也是能幫就幫。”吳蓓蓓談到幫助過一個病情較重的華人小孩,“他一個人住在醫院很害怕,我幫他的父母寫証明、辦通行証、向醫院申請探視,最后他們終於能在病房外看看孩子”。
吳蓓蓓告訴記者,志願小組裡還有幾名華人中醫師和西醫師,專門為在家中隔離的輕症患者做網上問診和康復指導。“我們還把中國的防疫手冊翻譯成西語,不僅提供給僑胞,還會送到當地的醫院和政府,供他們參考。”
“上周我們收到了浙江僑務部門寄來的5000份新冠肺炎治療中藥,最近正在忙著分發、郵寄到西班牙各地的僑團,再由他們發給確診的華僑華人。”吳蓓蓓說。
吳蓓蓓表示,第二波疫情以來,已經收到了很多漂洋過海而來的連花清瘟膠囊、健康食品包和防疫愛心包。“這些來自家鄉的關心安撫了僑胞們恐慌的情緒,也讓大家樹立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