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正逢柳城華僑農場成立60周年之際,“親情中華·文藝輕騎兵”來到柳州為歸僑僑眷帶去精彩的文藝演出,同時,“親情中華”藝術團團長、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還走進農場歸僑家中,送上親切的慰問。
60年前,國家為了安置東南亞歸來的僑胞,成立了華僑農場。歸僑僑眷在這裡扎根落戶、艱苦創業。如今,60年過去了,漫山遍野的桔子碩果累累,居民小區已是整潔、現代化的模樣。
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僑聯副主席廖志剛(右二)、中共柳城縣委書記李建華(左二)來到柳城華僑農場居民小區
慰問人員一行來到居民小區,82歲的越南歸僑阮如豐老人已經等候在樓下。看著遠方的客人來了,他激動不已,緊緊握住劉奇的手,一直走到家裡坐下來,還沒有鬆開。“感謝中國僑聯,感謝國家!”老人激動地說。
阮如豐介紹說,自己是1978年落戶柳城農場的,在這裡,他和夫人生活了40多年,五個孩子在此成家立業,生活得很幸福。
阮如豐老人(右二)與老伴(左二)對中國僑聯的慰問表達感謝
阮如豐老人始終握著劉奇的手,他說自己在農場養育了五個孩子
劉奇親切地向老人詢問了生活情況,祝福老人身體安康、生活幸福。
聽說中國僑聯的親人要來,印尼歸僑王秀敏早早將自己家種植的蜜桔擺在茶幾上,等著客人品嘗。一行人與她聊著家常,聽她講述當年1歲多的她在父母懷中從印尼歸國的事情。在國家的安置下,他們一家落戶在柳城農場,農場也見証了她在祖國懷抱中的健康成長。如今,她已經退休在家,成為農場文娛活動的骨干。
印尼歸僑王秀敏(中)介紹自己的幸福生活
“一切都好起來啦!現在的生活真是好!”王秀敏對中國僑聯的慰問表示感謝。
接到慰問金,邱宜杰老人由衷地表達著對中國僑聯的感謝
73歲的邱宜杰是上世紀60年代初從印尼歸來的,兄弟姐妹13人中,有的得以回國,有的留在了印尼。他說,剛剛來到柳城華僑農場時,生活比較困難。需要海外的親人接濟,如今國內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富裕了,他再去印尼探親,發現自己的生活已經遠遠好過國外的親人。
劉奇說,僑聯組織始終關心華僑農場的歸僑僑眷,僑聯永遠是僑胞的家,今天帶著“親情中華”藝術團來到華僑農場,就是與農場的歸僑僑眷一起,慶祝建場60周年。歡迎農場的歸僑去北京時到中國僑聯坐坐,看看僑胞之家。
慰問結束后,當車輛穿過桔園間的公路,漫山遍野都是金燦燦的豐收景象。
廣西壯族自治區僑聯副主席廖志剛、中共柳城縣委書記李建華等陪同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