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僑聯動態
江蘇省僑聯組織退休老干部開展“過重陽 話家風”網上交流活動
2020年10月26日13:34  

為更好地讓退休干部職工過一個快樂、祥和又有意義的重陽節,體現組織溫暖,10月23日,江蘇省僑聯組織退休老干部開展“過重陽 話家風”網上交流活動。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周建農在群裡為老同志送去節日的慰問與祝福。

周建農表示,在僑聯工作的三年中,她充分感受到各位老同志對僑聯工作的關心幫助支持,她認為一個單位的風氣亦如家風一樣,需要建設傳承發揚光大。僑聯事業的進步與也是與一代代僑聯工作者創造完善優良作風,並持續傳承分不開的。她感謝大家曾經為僑聯工作所做出的努力。

家風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是給家中后人樹立的價值准則。
家風,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對家族的傳承,民族的發展都起到重要影響。

活動中,大家圍繞“家風”展開熱烈的討論。遠在美國的省僑聯原主席彭釗安夜裡堅持參加本次交流活動,省僑聯原主席郁美蘭、原副巡視員藍曉霜、原副主席鎮翔、原辦公室主任李正新、文化聯絡部部長李方泉等退休干部職工積極踴躍發言。

江蘇省僑聯原主席彭釗安

我是馬來西亞50年代歸國華僑。馬來西亞是我的第一故鄉,我的親人全在馬來西亞。但馬來西並不是我的國家。我的國家在中國。我父親老一輩華僑的家風,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勤儉愛國。他們以身遵循並孜孜不倦地教誨我們子女做人一定要努力“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

江蘇省僑聯原主席郁美蘭

郁家一門兩忠烈,我的大伯父郁華(字曼陀)烈士和父親郁達夫烈士,郁華時任江蘇省高等法院第二分庭刑庭庭長,他利用所處的特殊地位,積極幫助、營救進步人士,保護愛國人士,嚴懲民族敗類,堅拒敵偽之威逼利誘,剛正不阿,於1939年11月,遭日本特工暗殺。父親郁達夫也因抗戰被日本憲兵暗殺於印尼的叢林中。我的祖母,因抗拒為入侵家鄉的日軍服苦役,凍餓死於鸛山洞中!國仇家恨,鑄就了郁家愛憎分明、不畏強暴、剛正不阿、為人坦蕩的愛國主義精神。我雖未和父親一起生活過,但從小在僑胞們對父親的抗戰精神、樂善好施的為人、為國寧死不屈的大無畏精神無比崇敬的氛圍中長大,這是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定將代代傳承和發揚光大!

江蘇省僑聯原副主席鎮翔

我們家的家風的形成和我們家族的歷史有關。

據家族歷記載,我的祖先叫哈魯,是元朝忽必烈手下的一位將軍,隨忽必烈南下來到中原,駐守浙江鎮海,國家平定后為當地駐軍統領。為了方便長常期統治地方,忽必烈賜姓“鎮”。蒙元王朝被推翻后,一部分蒙古族人都逃回了草原,一部分蒙古族人隱名改姓,改做漢族人。像我們這支保留蒙古族民族成份並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后裔就不得不十分小心的夾起尾巴做人,待人和氣謙讓,遇事不爭斗、不計較,樂於助人,包容就逐步成為傳統。
隨著不斷地與漢族通婚,融和中華文化,我們家族把“溫良恭儉讓”作為家教主題,進而逐步形成了“溫和、善良、恭敬、勤儉、謙讓、助人”的家風。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家風,一個蒙古家族在中原平安生活了幾百年。過去的歷史細節我們己經無從知曉,但在文革那段經歷我記憶猶新。
文革中像我這樣家庭出身,有這麼復雜的社會關系是很難過的。我父親是右派,姑媽在海外,兩個姑夫是黃浦軍校畢業(國民黨)的,在那個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基本上是沒出頭之日的。但由於良好的家教家風,我在學校裡一直是深同學們尊重的,我從記事起從來沒有和人打過架(甚至吵架),任何時侯都是做好自己的事,能謙讓就,能幫人則幫人。學校的評語幾乎都優點,缺點永遠就是一條:老好人主義。正應為如此,高中時我被以“可教育好子女”的典型身份可格入團。

“溫良恭儉讓”是中華傳統美德的一部分,作為家風的主要內容我們將繼續發揚光大下去。但是並不能說這個家風就十全十美,無可挑剔。它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必然就有歷史的局限性。我也看到我們家風中的缺陷,比如,過於中庸,原則性、斗爭性不夠。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家風也要不斷發展,不斷完善。

江蘇省僑聯原調研員朱小竹

今天上午在北京召開的隆重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會我全程收看了。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都是用心聆聽。我心中也十分激動和感慨。我的父母當年都赴朝參戰。我父親已經離逝多年,母親尚健在,已經96歲高齡。上午,她老人家單位領導來我家慰問,並送上抗美援朝紀念章。我們全家都十分高興和感動。國家還沒有忘記他們。他們當年義無反顧赴朝作戰全憑著堅定的信仰。他們不僅自己這樣做,而且對我們姐妹也是諄諄教誨。所以,我在這兒也談談我家的家風:為人要正直,對人要誠懇,待人接物要謙遜有禮,腳踏實地做人,盡心盡力做事。

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家風,讓濃濃的愛國情報國情、誠實守信謙虛謹慎、忠誠盡職等很多優秀的品質與良好的家風,躍然於屏幕之上,退休干部職工在熱烈祥和的網絡氛圍中,感受到濃濃的敬老情,他們表示,不一樣的重陽,讓他們倍感溫馨有意義!

來源:江蘇省僑聯公眾號

(責編: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