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海外行動
疫情中,華人電商從業者如何實現“突圍”?
2020年10月23日20: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業線下業務造成了很大沖擊,與此同時卻也催生了線上經濟的火熱。疫情中,華人電商從業者如何實現“突圍”?近日,中新網記者採訪了兩位深耕電商行業多年的僑胞。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發展電商的經驗。

“當時選擇電商絕對是正確的”

“個人發展一定離不開時代背景。疫情中,我更加感覺到當時選擇電商絕對是正確的。”好萊塢獲獎時裝設計師王奇奇(KikiWang)已經在美國生活了20多年。從2015年涉足美國本土電商,到如今將電商平台做到“面向全球”,王奇奇坦言,做好電商一定要結合個人優勢和興趣,找准合作伙伴、選准賽道、做出特色,把消費者放在心上。

王奇奇的電商之路便緊貼自己的老本行時裝設計。鑒於為許多好萊塢明星設計禮服的經歷,她在2015年開始改變傳統銷售模式,通過網站直接銷售高端禮服等。

隨著客戶源增多,王奇奇不斷拓展業務范圍。2017年,她和中國國內公司合作上線了面向大眾的電商平台“態度紅品”,“這一平台主要做以紅色為主的大眾時尚消費品,希望把好萊塢時尚帶到平民之中。”

如今,“態度紅品”電商平台輻射范圍早已不局限於中國、美國。她介紹,疫情前,其團隊也在迪拜、法國和美國開店,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將高端時尚平民化。

“今年發生的疫情對時裝行業造成了很大沖擊。”王奇奇告訴記者,疫情初期,其團隊立即對業務作出調整:業務全部轉到線上為主,引入新零售商業模式。由於反應及時,其電商業務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此外,因為疫情限制舉措,許多婚禮都無法舉辦,“態度紅品”便順勢而為,與某直播平台一起在全球范圍內舉辦了中式集體雲婚禮,為參與的新人們准備了傳統中式禮服,吸引了全球300萬觀眾線上參與,成為疫情中電商平台服務消費者的一大有益嘗試。

“疫情讓我感覺到,做電商真是自己的正確選擇。”王奇奇表示,做事情一定要符合趨勢,而電商就是一大趨勢,“如果幾年前沒有及時轉型,今年肯定會受到很大沖擊。”

“客觀來說,全球范圍內的疫情也讓電商發展看到了契機。”王奇奇介紹,疫情對美國電商的“刺激性”很大。之前美國當地人採購食品、日用商品等很少光顧電商平台。但疫情中,大家已經逐漸養成了線上採購習慣﹔之前以線下業務為主的許多大型超市也都開始關注網站內容運營等,大力發展電商。

“社會一直朝著為大家提供方便的方向發展,而電商是非常符合未來需求的消費形態。”王奇奇坦言,未來一段時間將把業務重點放在中國,深度參與中國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跨境物流是跨境電商命脈

“快遞時效決定客戶體驗,跨境電商的命脈所在就是跨境物流。”在西班牙生活23年、跨境電商領域從業4年多,西班牙華僑華人協會副主席南俊通過投資物流公司、拓寬銷售渠道等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快捷穩定的跨境物流服務。在多年努力之下,從西班牙至中國的物流時效已經大幅縮短,從近一個月縮短到兩周。

作為浙江僑胞,南俊2005年起一直從事浙江義烏到西班牙的傳統貿易。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發生后,他深入思考了傳統行業發展的瓶頸,拓展了新思路,轉型從事以西班牙優質產品為主的跨境貿易。

2016年恰逢中國自貿區呈井噴式發展,南俊的公司便乘勢成為鄭州、杭州、廣州等地自貿片區內的企業合作商,致力於將西班牙的紅酒、母嬰保健品等優質產品引進中國,逐步轉型跨境電商業務。

“做電商要利用好區域信息差。”南俊表示,他本人便發揮多年深耕西班牙優質商品的優勢,致力於將進口優質商品分享給中國廣大同胞。

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形式嚴峻,各行各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南俊在風險中敏銳捕捉到客戶對保健品、母嬰用品等的巨大需求,第一時間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業務重心,在宏觀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其公司實現了逆增長,已突破去年同期銷售額。

從業跨境電商過程中,南俊嘗試過多種銷售渠道,更結合近年來移動端電商的發展經驗,聚焦微信小程序,結合自身跨境銷售的業務特性通過保稅區郵寄和海外直郵兩種方式服務於不同客戶群體。

為提高物流時效、增強客戶體驗,南俊以投資物流公司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更為穩定的服務。

“疫情不隻有困難,更有機遇”。南俊表示,今年世界范圍內的疫情促使歐洲人消費方式發生改變,開始習慣線上購物。

交談中,南俊表示,其核心業務定位西班牙本地電商平台。20多年的傳統貿易從業經驗使他更了解傳統貿易的痛點,至今仍有很大比例的僑胞依舊以線下銷售為主要經營方式,“嚴峻的疫情造成了大量庫存積壓,經營舉步維艱。一個本地化的電商平台既能服務自身,也能帶動在西僑胞一同轉型,促進整個行業發展。”

在南俊看來,做電商與做傳統貿易有區別,也有相似性。“雖然方式、需求不同,但本質不變。”他說,因此更要秉承誠信經營原則,保障產品質量同時勇於創新,擁抱新的技術和趨勢。

(責編:閆楓、邱王紫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