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追夢中華·僑與脫貧攻堅丨南昌僑聯駐村工作隊扶貧手記
2020年10月13日15:02  

做一顆夜空中最亮的星

——南昌市僑聯駐村工作隊扶貧手記

南昌市安義縣長均鄉把口村是“十三五”省級貧困村,基礎差,底子薄,曾經無集體經濟,無集體資源,無發展大戶和帶頭人。2015年起,由南昌市委統戰部和南昌市僑聯結對幫扶把口村,南昌市僑聯先后派出一位駐村第一書記和一位駐村小分隊聯絡員駐村幫扶。

深入一線,帶著感情扑下身子

對於駐村工作隊而言,幫扶既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感情﹔既是一次歷練,更是一次收獲。幫扶是一項暖人心的事業,沒有感情是做不好幫扶工作的。必須牢記職責使命,勇於擔當,帶著感情融入群眾,把群眾當親人。精准扶貧,要求我們必須獲得第一手資料,了解真實情況,深入調查研究。為了全面了解把口村的情況,駐村干部經常是“一身塵土兩腳泥”,挨家挨戶上門走訪,與貧困戶促膝長談,全面掌握了19戶44人的致貧原因,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困難。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拉近與貧困戶的感情和距離,駐村工作隊開展了與貧困戶“同吃同勞動”活動,工作隊成員每周利用一天時間到一戶貧困戶家中,自帶米、肉和菜,與貧困戶同干農家活,同吃一鍋飯,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全面宣講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了解貧困戶急需解決的困難和難題,對於合理的訴求,我們都有針對性的及時解決。

給受洪災的貧困戶送上新鮮蔬菜

凝聚合力,因地制宜探索路子

路是走出來的,成功是干出來的,脫貧攻堅也是如此。“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致貧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殘以及文化水平較低,其中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的又佔大部分。因此,幫扶工作要提高針對性,堅持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分類幫扶,提高幫扶的精准度。

充分發揮僑界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資源豐富優勢,引導歸僑僑眷、海外僑胞及僑資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幫助把口村發展生態、綠色、效益農業和特色養殖業、特色加工業,組織農林、畜牧、水產等各方面的技術能手深入把口村,幫助貧困群眾掌握技術要領,提高生產能力。

我們立足把口村實際,發展立體種養產業實現“水下養魚,水上養鴨,路邊有花”的產業格局。利用扶貧資金,促成村合作社與南昌美康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共建花卉基地協議,預計5年內可為村集體帶來近90萬元的收益。2019年實現收益11萬元,除去農田流轉資金,村集體淨收入9萬余元。推進馬家柚的種植培植,邀請並咨詢市縣林業部門專家的意見建議,將現有挂果全部摘掉,為今后挂果做准備。2019年村集體全年飼養特色大紅袍鴨子近3000隻,養魚3000尾,並幫助做好了銷售工作,實現淨利潤7萬余元。2020年養殖1200多隻白鹜鴨,全部銷售一空,淨利潤6.8萬元。發展光伏產業扶貧,建設村站1個,戶站3個,年收入1.6萬余元,其中村集體收益0.7萬余元,有關人員定期上門進行日常管理維護。利用好村集體扶貧資金,實現村資產收益4萬余元。合作社安排了5名貧困戶人員(扶貧車間)和3名其他群眾常年就業,在用工高峰期間,解決了40余名村民在花卉基地就業。

上門與貧困戶同吃同勞動拉家常

經過五年不懈奮戰,把口村的面貌發生了令人可喜的變化:過去道路顛簸、交通不便,現在瀝青路一片坦途,兩旁綠意蔥籠﹔過去內澇外洪,現在水利設施日趨完善﹔過去環境臟亂差,現在拆圍讓路、拆違透綠、拆危立規,五位一體、新戶型示范村和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過去夜黑隻聞虫叫蛙鳴,現在太陽能路燈照亮全村﹔過去群眾文化生活單調乏味,現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蓬勃開展﹔過去村集體經濟一無所有,現在水下有魚、水上有鴨、水邊有花的扶貧產業初顯成效,村集體經濟年創收20萬元以上……我們順利通過了中央和省市脫貧攻堅各項考核,2018年,貧困村摘帽退出﹔2019年,全村剩余貧困戶全部穩定脫貧。

感恩奮進,勇毅篤行邁開步子

“窮村要變富,關鍵在支部”“雁群飛得快,全靠頭雁帶”,脫貧的關鍵在於激發和釋放村“兩委”班子和貧困戶自身的潛力和能量。貧困戶熊華海現年53歲,身患鼻咽癌長期需要治療,夫妻兩人育有兩個兒子,當時孩子還在讀書,家庭深陷困境,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工作隊對熊華海在內的把口村貧困戶們的生活保障情況高度重視,結合他們的家庭實際情況想法設法幫助脫貧。起初通過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礎上,著重從就醫、上學兩方面加強幫扶,隨著村立體種養專業合作社的成立,通過入股把他納入合作社股東,每年享有產業分紅,到后來熊華海病情得到了有效緩解,就介紹夫妻兩人在縣城附近加油站從事輕微體力勞動增加務工收入,兩個兒子現已成年均有穩定工作,大兒子在深圳科技公司工作,小兒子在北京創業,開了鋁合金門店。其一家年人均收入從7171元增長到38000元。熊華海不僅成功實現了脫貧摘帽,2019年還被評為全縣“最美貧困戶”和全村“三講一評”的“自強榜樣”。

從過去家境窘迫甚至健康都朝不保夕到現在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熊華海總會激動的說道:“這都是黨的政策好,有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有幫扶單位的幫助,所以面臨困難,我的精神沒有垮!”他經常教育自己的兒子:“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我們現在生活好起來了,一定要懂得感恩,感恩黨,報效祖國,回報社會!”受熊華海的教育,其大兒子熊誦譜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已向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

堅守在防汛第一線巡察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決戰決勝之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發揮把口村的本地特色,因地制宜,擴增立體種養產業,實施“夢想田園”計劃,在探索做大做強農業生態產業基礎上,持續發力,持續鞏固脫貧成效,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目標。我們將做一顆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貧困戶前行。正如雨果所說,“沒有什麼比信念更能產生夢想,沒有什麼比夢想更能孕育未來。今天的烏托邦,明天的肉與骨”。

來源:南昌市僑聯

(責編:徐玉涵、邱王紫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