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僑聯動態
匯聚天下僑 共建自貿港 ——海外華文媒體考察調研海南自貿港綜述
2020年10月11日17:53  

由中國僑聯指導、海南省僑聯主辦的“追夢中華·走進自貿港”海外華文媒體海南採風行活動日前在三亞落幕,在為期8天的採風中,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10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以及5名中央媒體代表分別走進海口、文昌、瓊海、萬寧、洋浦、三亞等地,了解海南自貿港最新政策,講述海南僑鄉故事。

活動總結后採風團一行合影 海南省僑聯供圖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印發,數月來,海南自貿港建設如火如荼,引發全世界廣泛關注。如何及時向海外宣介自貿港最新政策,講好海南故事,成為擺在海內外華文媒體面前的共同議題。“追夢中華·走進自貿港”海外華文媒體海南採風行活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圍繞自貿港建設、僑鄉歷史、農產品加工、旅游業發展、鄉村振興等主題,採風團通過政策解讀、重點產業園區考察、項目推介、座談交流、實地體驗、採訪記述等方式,深入了解了海南自貿港建設最新進展,回顧了海南僑鄉的歷史往事,領略了海南鄉村的小康生活。

各園區協力推動自貿港建設

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范圍囊括海南全島,其中又以島內11個園區為主要發力點。採風期間,採風團先后走訪海口江東新區、瓊海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洋浦經濟開發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三亞中央商務區5個園區,對各園區建設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

江東新區地理位置 賈月洋/攝

江東新區位於海口東海岸區域,於2018年6月啟動建設,區域內擁有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環島高鐵美蘭站等重大基礎設施,交通優勢獨特。圍繞“服務經濟+臨空經濟+生態經濟”,利用自貿港“零關稅、低稅率、減稅制”優惠政策,江東新區重點打造臨空經濟區、CBD、國際綜合服務組團、國際文化交往組團、國際離岸創新船業組團、國際高教科研組團6個重點片區,現已與中國石化等多家重點企業簽約落地,今后將重點聚焦航空維修、保稅航油、航空物流、金融租賃、商貿服務等產業開展精准招商。

記者採訪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招商處(宣傳部)副部長王晉 海南省僑聯供圖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位於瓊海市萬泉河畔,於2013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依托國務院批復的九條優惠政策,試點發展特許醫療、健康管理、照護康復、醫美抗衰等國際醫療旅游相關產業,並實施市場化、專業化運作管理。先行區目前已有16個項目開工建設,其中9家醫療機構已開業運營,未來將依托自貿港優惠政策,建設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尖端醫學研發和轉化基地和國家級新醫療機構集聚地。

在洋浦,採風團一行考察海南煉化 海南省僑聯供圖

洋浦經濟開發區位於海南西北部洋浦半島,於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依托港口優良條件,洋浦重點發展新型石化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園區內現有海南煉化、金海漿紙等重點企業,今后將著重引進精細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國際航運、物流倉儲等相關產業。

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局長助理謝岳崢介紹“4+2”產業體系 賈月洋/攝

三亞中央商務區和崖州灣科技城分別位於三亞市中心和西部,前者著力建設總部商務、大型綜合消費和郵輪游艇產業,后者重點發展農業科技、深海科技和大學城,採用研究生院+研究院方式,與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重點高校開展合作,吸引研究型人才入駐。

此外,各園區共享自貿港“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優惠政策,同時多採用“法定機構+平台公司”管理體制,縮短辦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多產業布局促進僑鄉發展

海南有390多萬海外華僑和130多萬歸僑僑眷,其中,文昌、瓊海、萬寧三地更是著名僑鄉,合佔全省華僑總數50%以上。採風期間,採風團先后走進文昌孔廟、宋氏祖居、海南傳味文昌雞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春光椰子王國、蔡家宅、興隆華僑農場展覽館、興隆華僑農場咖啡廠等地,感悟僑鄉歷史,領略僑鄉新貌。

採風團一行攝於興隆華僑農場 海南省僑聯供圖

文昌宋氏祖居乃宋耀如少年生活之地,瓊海蔡家宅為印尼著名僑領蔡家森兄弟投資興建,興隆華僑農場是新中國為安置歸國華僑而設,三者都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在採風過程中,採風團接觸到大量歷史圖片與文物,加深了對海外華僑華人群體心系祖國的赤子之心的理解,同時也對華僑華人在中國近現代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經過改革開放40余年,特別是海南建省以來30余年的發展,如今的僑鄉,早已具備了嶄新的業態。在文昌,以“文昌雞”“文昌椰子”為代表的食品加工行業方興未艾﹔在瓊海,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和沙美村為代表的特色旅游業蓬勃發展﹔在萬寧,興隆華僑農場業已衍生出興隆華僑農場咖啡廠、興隆熱帶花園、興隆國家森林公園咖啡谷等相關產業。

多產業布局,讓老僑鄉展現出新面貌。

旅游業繁榮助力鄉村振興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期間留下了這句深情囑托,同時指出,海南要加快形成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服務業產業體系,把中央支持海南發展旅游業的政策用足用好。

這一囑托,至今矗立在海南三亞博后村中心湖畔。

賈月洋 /攝

博后村位於三亞市吉陽區,緊鄰亞龍灣,旅游區位優勢明顯,但長期受困於土地鹽鹼化,未能得到發展。2017年,博后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先后完成電網建設、污水處理、道路硬化等一系列工程,同時利用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民宿業,並成立民宿協會,在衛生、安全、培訓等方面,統一協調管理,避免惡意競爭。

“我們通過黨建引領,成立了民宿協會黨支部,發揮黨員先進性,帶動博后村民宿業發展”,博后村黨支部書記蘇少洪如是說。

記者採訪博后村黨支部書記蘇少洪 海南省僑聯供圖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來此考察時,博后村人均收入僅有7000多元。經過6年的發展,至2019年,博后村已建成44家風格各異的民宿,人均收入達24520元,以實際行動,銘記著習近平總書記“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深情囑托。

與博后村相似,瓊海沙美村同樣聚焦於鄉村旅游發展。沙美村位於瓊海博鰲鎮南,背靠金牛山嶺,面朝沙美內海,環境優美。自2017年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以來,沙美村先后完成“五網”貫通、污水集中處理、退塘還林還濕等重點項目建設,並依托自身集“山水林田湖海”於一體的優勢,以“農戶+合作社+公司”的模式進行統一經營管理,發展熱帶高效農業、休閑漁業、民宿、農家餐飲、電商等農村特色產業,現已建成15處不同業態,將之前的“空心村”“軟弱渙散村”打造成了備受游客青睞的明星村庄。

旅游業的繁榮,正助力越來越多的鄉村,走向振興。

採風團一行攝於博后村 海南省僑聯供圖

據海南省僑聯統計,截止9月27日,採風團累計發稿610余篇,閱讀量約973萬人次,在海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

“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裡真吾鄉”,近一千年前,貶謫海南的蘇軾留下了這樣的詩句。彼時海南作為南荒徼土,偏居一隅,在中原王朝的輿圖之中,難稱重要。經過改革開放40余年,特別是建省以來30余年的發展,如今的海南,早已不再是當年的煙瘴之地,而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前沿。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海南,正在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道路上,高速前行。(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賈月洋)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責編: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