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為了進一步將全館黨員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學習不斷引向深入,進一步加深對習總書記在本卷第一頁中所提出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理解,進一步堅定全館黨員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黨支部書記臧杰斌同志在博物館三層報告廳作了題為“堅定理想信念,永葆朴素初心——欣賞毛主席詩詞,體會黨的性質宗旨”的專題報告。副館長賈德成和博物館全體干部與首華物業職工參加。
臧杰斌同志在黨課中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天,我就從欣賞毛主席的4首詞入手,與大家一起體會作為黨的領袖,毛主席是如何堅守初心和使命的,從而進一步體會和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
臧杰斌在講述毛主席多次落選、撤職、挨整的經歷后說,毛澤東詩詞是滿腔熱忱為人民抒情抒懷的光輝典范,是中華民族追尋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麗畫卷,是弘揚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的不竭動力,是促進正己修身提升人生境界的鮮活教材。從1935年2月寫成的《憶秦娥·婁山關》中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可以體會到偉人那不畏艱難、不懼挫折、堅忍不拔、失敗時不改初心的胸襟和氣勢。1933年夏天寫成的《菩薩蠻·大柏地》寫道:“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該詩通過對大柏地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川風景描繪,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氣概和失意時堅守初心的頑強意志。從這首詩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毛主席不因失意而失志,並沒有糾結於個人恩怨,沒有怨天尤人、躺倒不干,甚至對革命的前途失去信心,而是以鋼鐵般的意志接受實踐的檢驗,繼續全力地為黨和人民工作。1961年毛主席創作的《卜算子·詠梅》中寫道“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彼時的中國正處在遭受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原蘇聯領導人挑起中蘇論戰,對中國施加政治上的、經濟上的、軍事上的壓力,內憂外困,共和國受到了嚴峻的考驗。作為黨的領袖的毛澤東,寫這首詞的目的是托梅寄志。“懸崖百丈冰”,表明環境和形勢險惡﹔“猶有花枝俏”,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失望時牢記初心的決心和勇氣,困難面前絕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戰,直到取得最后勝利。1963年1月毛主席在《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中寫道“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警醒世人在順意時依舊要不忘初心,時刻保持緊迫感,隨時准備面對危機與挑戰。
臧杰斌說到,重溫毛澤東的詩詞,受到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熏陶,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和人生觀教育,這對於我們永葆鮮活的初心,以更加旺盛的斗志,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崇高事業進行到底,把為僑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的要求落到實處,是大有裨益的。可以這麼講,能不能做到失敗時不改初心、失意時堅守初心、失望時牢記初心、順意時不忘初心,是對一名共產黨員的嚴峻考驗,也是一道永恆的人生課題。
本次富有創新的黨課,在博物館全體同志特別是年輕人的心中引起了廣泛共鳴。大家認為,通過深度鑒賞毛主席的詩詞,加深了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思考與理解,對初心和使命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有了更深的領悟,情操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升華,意志得到淬煉,強化了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與危機感。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的新形勢下,這堂黨課有助於堅定全體僑博人的理想信念,恪守共產黨人的朴素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