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華文媒體紛紛轉型探新路(僑胞說·我在海外這麼渡難關③)
本報記者  高  喬
2020年08月24日09: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歐華聯合時報編寫的《2020疫情下的世界溫州人》圖書封面。
  (由受訪者供圖)

美國環球新聞網“主流熱點”欄目截屏。
  (由受訪者供圖)

本期看點:新冠肺炎疫情對海外華文媒體生存經營帶來巨大壓力,也帶來新的轉型契機。疫情期間,海外華文媒體傳遞祖(籍)國抗疫資訊,分享中國抗疫方法與經驗,及時反映當地疫情形勢和防疫相關動態,通過持續報道,獲得更多關注和認可。華文媒體經歷了傳統媒體集體蕭條的挫折,更專注於向新媒體轉型,也嘗試向其他領域拓展,探索多元經營之道。

在艱難經營的過程中,華文媒體搭建起海內外抗疫信息交流的橋梁,讓海外華僑華人更安心,也讓中國抗疫故事傳得更遠,聲量更大。

書寫僑胞抗疫故事

奮戰在西班牙抗疫一線的華人醫生,幫助華人處理疫情帶來的商務問題的當地律師,駁斥污名化中國言論的旅意僑胞……疫情期間,意大利歐華聯合時報推出許多關注歐洲華僑華人抗疫故事的報道。

作為一份意大利華文周報,歐華聯合時報影響力范圍覆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荷蘭等歐洲國家,在重大活動期間除了中文報道外,還推出英文、意大利文等語種報道。意大利受疫情影響嚴重,疫情期間,歐華聯合時報成為連接中意信息的獨特橋梁。

1月25日,從意大利起運的第一批物資運往中國,歐華聯合時報對此進行了專訪報道。“旅意僑胞第一時間在意大利購買防疫物資,想盡辦法以最快的速度運往中國,其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我們作為華文媒體,也是懷著激動和感動,對這些故事進行了全面報道。”歐華聯合時報社長吳敏告訴本報記者。

隨著疫情在意大利的蔓延,歐華聯合時報不得不減少紙質版印發次數。“報紙印刷的成本高,疫情嚴重時企業停產停工,報紙的廣告收入驟減,當地民眾不願意接觸郵遞員派送的報紙,看報的讀者少了,紙質版報紙遇到困難。”吳敏說,盡管紙質版停印,報社的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台發揮起更大的作用,報社的報道工作始終在繼續。

“我們不單是做媒體,也起到為僑服務的橋梁作用。”吳敏介紹,疫情初期,歐華聯合時報引導當地華僑華人積極捐助中國抗疫,鼓勵當地僑領“爭做領捐人”。疫情期間,吳敏起草報告,向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提出希望中國派專機到意大利接送旅意僑胞和留學生回國的建議。

最近,吳敏和他的同事忙著編寫一本記錄旅意僑胞助力抗疫的書籍——《2020疫情下的世界溫州人》。這本書即將在中國出版,吳敏還希望,未來能將它翻譯成意大利語。“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我們原本計劃了幾場紀念中意建交和‘一帶一路’中國品牌世界行走進歐洲等大型活動,因為疫情不得不擱置。”吳敏說,“期待疫情早日過去,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

提升媒體品牌知名度

阿根廷華文媒體阿根廷華人在線是拉美地區創辦時間最長的華文媒體之一,影響輻射范圍覆蓋拉美多國。

疫情發生后,由於物流系統停工,訂閱報紙的企業用戶歇業,阿根廷華人在線與《南美僑報》合作的《阿根廷周刊》暫停發行。廣告驟減,往年定期舉辦的活動擱置,媒體旗下的定制商務平台也基本停工。但阿根廷華人在線網站和旗下的阿根廷中文資訊等微信公眾號、今日拉美客戶端等新媒體平台的報道量大大增加。

“我們的新媒體每天都在大量翻譯和報道中國疫情情況、阿根廷當地疫情形勢和全球抗疫活動,幾乎24小時不停地在各個新媒體平台不間斷推送。這些報道的閱讀量都遠大於平常。”阿根廷華人在線副總編萬學棟介紹,阿根廷華人在線擁有一批較為穩定的華僑華人讀者。盡管疫情期間,阿根廷華人在線的廣告數量驟降,但閱讀量的大幅提高,也是媒體影響力提高的一大表現,能通過疫情相關報道,進一步提高阿根廷華人在線的品牌知名度,是阿根廷華人在線疫情期間的一大進步。

此外,疫情發生后,阿根廷華人在線不斷推出西班牙文報道,講述中國抗疫故事,分享中國抗疫經驗,反駁污名化中國的謠言,傳播科學防疫知識。阿根廷當地關心中國發展的讀者,對疫情期間的報道尤其關注。

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期,萬學棟頻頻接到阿根廷當地讀者的電話。“最開始有當地讀者問我,怎樣幫助中國抗疫,他們能提供什麼力所能及的幫助。”萬學棟告訴他,中國需要口罩,而這位朋友正好與生產口罩的廠商有商業合作,在市場上口罩已幾乎售罄的情況下,這位朋友向阿根廷華人在線提供了1萬隻口罩,萬學棟通過當地僑團的渠道將口罩全部運回中國。“當地讀者對中國的關切和真誠的幫助讓人感動。”萬學棟說,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當地讀者又打電話來咨詢中國抗疫的具體經驗。

如今,阿根廷華人在線周刊正嘗試恢復印刷,盡管目前每期隻印刷幾百份,但萬學棟對紙媒仍然有信心。“經過疫情的考驗,阿根廷華人在線的權威性提高了,影響力增強了。隨著社會逐漸恢復正常秩序,我相信,紙質版的發行量會比之前更大。”

加速媒體轉型步伐

“我網站的經營狀況還可以維持。”美國環球新聞網總編輯王繪灃告訴本報記者,美國環球新聞網主要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和海外社交平台發布新聞。受疫情影響,美國經濟下滑嚴重,大量中小企業停工停產,華商產業也受到嚴重沖擊。作為華文媒體,美國環球新聞網的廣告收入也因此大幅下降。

“疫情促使我們打開了另一扇傳播的窗戶。我們通過英文報道,能夠影響到更多當地民眾,也增強自己對主流媒體的影響力。”王繪灃說,疫情期間,原本專注於中文報道的美國環球新聞網開始嘗試中英文雙語報道。針對疫情,美國環球新聞網推出中英雙語的“主流熱點”“鄰裡播報”等專欄,及時報道疫情相關動態,實時跟蹤美國感染病例數據。

在“主流熱點”專欄中,網站通過轉載、編譯美國主流媒體對疫情較為客觀中立的報道,幫助華僑華人了解疫情真實形勢,平復華僑華人緊張焦慮的情緒。此外,網站還對中國抗疫行動進行報道和轉載,更新中國防疫進程,傳播科學防疫經驗,讓海外華僑華人及時了解祖(籍)國家鄉的情況,增強防疫意識。

“疫情期間,海外華僑華人比平時更需要了解新聞動態,對疫情相關消息關注更多,美國環球新聞網許多報道的瀏覽量上升明顯,影響力逐漸加大。”王繪灃說。

與此同時,王繪灃和同事們“危中求機”,在艱難經營中尋求轉型。“疫情逼著我們轉型,我們想沿著移動互聯網化、科技化的轉型思路走下去。”此前一直有接觸軟件開發項目的王繪灃,准備開發一款滿足美國第一代少數族裔群體需求的多語種即時通訊客戶端,為旅美華僑華人、越南裔美國人提供更加定制化的網絡社交和新聞推送服務。如今客戶端已完成開發,進入測試階段。

“疫情加速了我們的轉型步伐。疫情期間,我們加派更多技術人才進行軟件開發。目前,整個項目還在不斷投入資金,但我們願意為科技化轉型作出嘗試。”王繪灃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自己開發的即時通訊軟件功能與美國環球新聞網的新聞報道深度融合,讓科技助推網絡媒體進一步發展。“網絡傳媒加科技開發,那時候的華文媒體會更有活力,更接地氣,更有影響力和效益。”王繪灃說。

(責編:閆楓、徐玉涵)
X